比亚迪的护城河到底在哪里?(1)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回复:16喜欢:12


个人备忘,不作为投资建议。

在上海呆了一个月,经常使用滴滴打车。叫来的车十之五六都是比亚迪秦,间或也能遇上荣威550。可见从成本考虑,选择混动是理性选择,因为长期来看电比油省。到杭州更是看到比亚迪满街跑,不仅有出租,更有公交。由此就奇怪,为什么上海市区就没看到电动公交呢?路上都是又排气排热又噪声大的燃油公交?是没心思没钱更换?

比亚迪是个比较有趣的企业,是新能源车的龙头企业。看起来有核心能力,比如电池,比如电动公交,可以算得上国内number1。但看起来却又没什么护城河。电池吧,能生产电池的企业多了。技术再先进成本再低,这是个红海,再说能替代铁锂和三元的方案总是会被挖掘出来的吧。新能源车吧,不仅国内有虎视眈眈的厂家,国外的特斯拉也不比他差,随时可以蚕食其市场份额。而且原有汽车厂家也不是吃素的,要革它们的命它们还不拼死挣扎?市场是一场混斗肯定不可避免。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里这个小市场里暂时称王可以,但在运输行业里称老大会被鄙视的。这也是为什么谨慎的基金经理不肯追这只股票的主要原因,对长期不看好呗。谁知道三年后比亚迪还是不是市场老大!至于比亚迪的太阳能,储能,更是处在一地鸡毛的竞争领域,要出现异军突起的状况概率更低。


比亚迪的护城河到底在哪里?(2)
当然要批评一个企业很容易,隔壁两岁阿毛也会伸出指头说:“臭啊”。我要想比阿毛高明,就需要更深入的思考比亚迪会不会变得有护城河?电池,新能源车,只能说他抢占了先机,不能说别人就赶不上来了。单轨交通倒是又抢了先机,看起来门槛也比较高,但跟中车中铁比起来是不是有优势呢?目前它们市值大概中车2500亿中铁1700亿。

城市发展道路资源紧张,路面拥堵就需要向地下和空中发展。地下有地铁,修建成本高,运营成本更高。如果按照30年折旧车辆报废计算,运营费用可以达到2~6倍的建设费用。具体费用还和运营的是地上线还是地下线、照明、车型等有关。按照一条线路20公里、建设费用200亿元计算,30年运营费用最少约为400亿元。地方政府苦不堪言。 网页链接

而比亚迪说它的单轨交通建设费用只需地铁的六分之一,可能跟只需支起高架就能跑电动车有关,省去了很多安装成本。我估计它的运营费用会更低,因为可以利用原有的公交公司体系来运营而不需地铁运营。这样会对各地政府有很大吸引力。我想比亚迪可能也估计到了市场需求,所以在宁波另辟基地也预先进行单轨生产了。这部分可带来的产值有多少我暂时估算不清,10公里算20亿吧,一个市50公里100亿,一年安装十个市,1000亿的产值可期。但这块有什么护城河呢?中铁中车也能造啊,树几根柱子架两条梁跑跑电池车,对他们来说没技术难度,可能造的质量还更好呢。

那能不能造出中铁中车也无法跟随的标准呢?比如空中单轨电车开过就白白空在那里了?应该安装太阳能储能设备利用起空间和节能啊,白天路灯面板搜集光电储存到电池中,晚上电池被替换下来运回电车总站装上车。如果拆电池嫌麻烦,晚上放电到停在单轨下方的电动汽车里也行。总之推动政府在建空中单轨时要求加上太阳能、储能标准,这几项我想都是比亚迪的强项吧。这才是护城河啊。多申请几个专利,给其他企业设立进入门槛。然后输出建设标准体系进行合作,中铁说不定干脆就跟随比亚迪一起干了。

这块新业务刚刚是萌芽,3倍PB吧,1000*3=3000亿。加上现有业务营收1000亿,对应市值1500亿。总合看起来再涨个3倍还是可以做到的。

未来期望:

BYD建单轨的速度还是太慢,试验段三四月勘测,五月到九月才能建4公里多。如果像远大建世博楼那样几天就装好,发展速度会快很多。这事应该会很快改进的。单轨运行的车辆应该能做到无人驾驶,或者就像无人机控制一样远程操控启停,这样车辆的科技含量就又上去了,运营费用又降下来了。

以后比亚迪也可以开放单轨给自己的改装公交,改装公交也能在单轨上跑,利用匝道上下单轨或绕过站点,带动城市全换BYD公交。如果比亚迪能生产单轨托盘,上载钩住固定的BYD车,将车送至指定站点,很容易就实现高架自动驾驶了,对BYD乘用车也是促进。

看未来世界里的城市,车流在空中穿梭。我期望比亚迪也能造出彩虹般的轨道网在高楼大厦间逶迤而过,给城市夜色增添一道光彩。立柱和轨道外挂BYD的标识闪闪发光,轨道上方悬浮的巨型显示屏里一位美女轻启朱唇:”欢迎来到未来世界!“。很魔幻有没有? :D

全部讨论

2016-09-10 21:59

赚钱才是硬道理。听说巴菲特想杀死莱特兄弟。因为发明了飞机但航空公司总体不赚钱的。
行业都很大赚钱是关键。

护城河就是电池,轻轨不用电线用电池,$中国中铁(SH601390)$ 就切不进这个市场

2016-09-09 11:38

讨论已被 禾稻 删除

2016-09-09 10:59

你在是基于比亚迪创作科幻小说吗? “BYD建单轨的速度还是太慢,试验段三四月勘测,五月到九月才能建4公里多。如果像远大建世博楼那样几天就装好,发展速度会快很多。” - 这你都嫌慢,远大的预制式建筑能拿来类比吗?比亚迪的单轨公共交通项目目前到了什么阶段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