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亿的海天味业,5000亿灰飞烟灭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1

下跌2.7%、下跌2.1%、下跌2.9%。

最近几天,食品行业超级巨无霸海天味业,又陷入到持续阴跌中。

连跌三年,泡沫彻底破灭

最近的连续下跌,让海天味业今年股价在年线上再度收阴,下跌约4%。

2021年-2023年,海天味业分别下跌31%、16%、42%。如果再没改观,这将是海天味业连续4年下跌。

食品饮料行业是过去的牛股辈出之地,海天味业自从2014年上市以来就持续表现强劲。尤其是2017年开始,靠着在调味品行业的“一哥”地位,成为公募基金竞相追捧的对象,股价开始加速起飞。

2017-2020年,海天味业分别上涨113%、33%、62%、130%。

股价的暴涨,让海天味业登上神坛,成为人们口中的“酱油茅”,市值一度超过7000亿元,排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第11名。

当时,海天味业的市盈率突破了100倍,堪比2015年大牛市时候创业板的“市梦率”水平。

一个做调味品的公司,为何有如此高的估值?一是连续多年业绩高增长,二是基金经理集体抱团,把股价炒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当然,更重要的是第二点。

基金无脑抱团、高位抱团海天味业的理由是:公司业绩每年百分之几十的高增长。

但是,调味品行业过于传统,除非人口能持续爆发式增长,否则每年双位数的高增速断然不可能持续。这是基于常识和逻辑就能得出的结论。

但基金经理们似乎不相信常识,除了无脑吹票,就是无脑追高。

营收首次下滑,净利润连续下滑

随着基金抱团的瓦解,以及海天味业自身增速的下行,从2021年开始,其股价就由长期上涨变为长期下跌,连续跌了3年多。

在过去的三年中,如果说海天味业2021年股价暴跌31%,更多的原因来自基金抱团股的整体崩溃,那么2023年在上证指数全年小跌3.7%的大背景下,其股价还暴跌42%,则完全是自身原因所致。

2023年,海天味业营收245.59亿元,同比下降4.1%;净利润56.27亿元,同比下降9.21%。

海天味业自从2014年上市以来,从来都没有营收下滑过,2023年是第一次下滑,净利润则是连续第二年下滑。

2023年,海天的酱油、调味酱、蚝油三大产品毛利率分别是42.6%、35.5%、29%,只有酱油的毛利率同比微微增长,调味酱和蚝油的毛利率全都下滑。

海天的最主要产品无疑是酱油,酱油在2023年销售下滑超过8%,成为下滑最严重的大品类,这也直接导致公司酱油的库存提高了152.54%。

酱油不是白酒,是有保质期的,压货越严重,越是要降价促销。降价就会进一步侵蚀毛利率和净利润。

况且,海天味业在2022年“十一”期间引发了添加剂的巨大风波之后,笔者相信公司也绝不敢降低质量换取利润,以免再度成为舆论抨击的靶子。

2024年一季度,海天味业营收为76.94亿元,同比增长10.21%;净利润19.19亿元,同比增长11.85%。

海天味业老板庞康直言:“2023年公司的经营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但这激发了公司更加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加快了企业内部的改革。”

老板说的改革效果,体现在一季度就是重现两位数增长。然而公司股价在这份季报出来之后并没有什么起色,原因可能跟公司去年业绩的低基数有关。

低基数之后的增长,不会对市场有太多的振奋作用。因为主导海天股价的公募基金力量,正在变得越来越弱。

基金大撤退,被对手狠狠冲击

目前,海天味业的前十大股东里,只有一家公募基金,是排在第10名的中国工商银行-上证50ETF基金,持股比例为0.5%。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持有海天味业的基金家数只有47家,持仓股数6681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仅为1.2%。

而2023年底,这一比例还为2.24%。

也就是说,今年一季度,海天味业仅剩的为数不多的基金持仓量,又减少了近一半。

海天味业尽管从7000亿的市值一路跌到现在的2000亿,但无论如何也是大盘股,目前排在所有A股公司总市值的第48位。

这样的体量是私募、大户拉不起来的。而主导海天味业过去涨势的公募基金,则是一路撤退。

尽管海天的业绩又恢复增长,但已经提不起基金的多大兴趣了。

2022年9月、10月,海天味业“科技与狠活”的添加剂事件曝光后,公司灾难般的危机公关水平让多年建立起来的口碑、品牌美誉度大幅下滑,主打“零添加”的老对手千禾味业则是趁机收获无数粉丝,销量和股价也一度大涨。

2022年,千禾味业股价上涨4%,2023年下跌22%,这要远远好于海天味业同期下跌16%、下跌42%的表现。

海天味业以前可以不把千禾味业太当回事,但人家千禾酱油在添加剂事件之后口碑一度爆棚,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海天酱油。

这在财报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2023年,千禾味业营收32.07亿元,同比增长31.62%;净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54.22%。

再加上李锦记、厨邦、金龙鱼、老才臣等酱油品牌的虎视眈眈,海天味业的市场份额在那场灾难般的危机公关之后,正在面临着愈发强烈的流失。

海天味业的营收遥遥领先于同行,最主要的是其庞大的经销商队伍给公司开疆拓土,然而在过去两年,其经销商数量在持续减少。

2021年,海天的经销商有7430家,2023年则减少至6591家。

按理说,经销商少了,收入就会减少。不过海天老板庞康却说“经销商数量与营收之间不存在正向比例关系,经销商数量的减少一方面是公司的主动优化,另一方面是在存量经济下,一部分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的小规模经销商被市场所淘汰。”

说实话,老板把“存量经济”这个词说出来了,那看重增量市场空间的基金们就更要撤退了。

海天味业,已经跌去了5000亿市值,想要恢复往日荣光,已经越来越遥不可及。

全部讨论

看看,这就是底部劝你割肉的各种作文。如果对某个公司没有深入研究的话,就会被这种媒体文章带节奏,做出错误的决定。

白酒内部依然有分化,怕个股风险又想不踏空,一键买食品饮料ETF还是最合适的

海克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