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雷的“蓝领梦”:优蓝国际,港股未竟的事业要在美国圆梦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早有英文教师马云一手绘就阿里巴巴“万亿帝国”,现有中学语文教师支起一个蓝领服务IPO。

虽然,两者眼下不可同日而语,但在教师界两者确实都是为数不多的典范。

5月20日,优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优蓝国际”)与美国SPAC公司Distoken Acquisition Corporation(DIST.US)签订合并协议,拟通过借壳SPAC在美挂牌上市。

合并后的借壳公司将被命名为优蓝集团(Youlife Group Inc.),并将继续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YOUL”,预计最快将于2024年11月完成交易。

图源:优蓝国际控股官网

事实上,早在2022年12月13日,优蓝国际就曾向港交所递表过IPO申请书。

据当时的招股说明书,优蓝国际最早可追溯至2008年,由于其创始人王云雷为教师出身,并拥有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经验,因此优蓝国际自成立之初就始终专攻于职业教育服务领域,服务人群主要是学生、蓝领人才以及企业客户。

资料显示,任教8年后,2002年王云雷首次“走下”教师讲台上,开启了他职业经理人之路。两年后进入世界500强青山控股,不到4年,就从国企基层员工晋升为人力资源总监,并且为其接下来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基础。

2008年王云雷再次辞职开始创业,创办了优蓝控股的前身温州云雷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正式进军人力资源服务业,并率先在行业内开创“职业教育+人力资源+人才后市场”蓝领人才全产业链服务模式。2009年5月,成立温州天坤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隔年更名为天坤国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随后,基于日益蓬勃的互联网经济,王云雷于2014年开始转型互联网人力资源平台,并创办了中国蓝领服务平台——优蓝网,优蓝国际由此正式得名成立。

而这一平台也适时地顺应了这新一趋势,将传统蓝领工作与新兴的互联网教育平台相结合,在为传统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的传统蓝领工人提供了服务的同时,更将服务范围扩展至依托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分化而出的"新蓝领"群体上,如外卖员、整理收纳师、陪诊师、高级管家、茶艺师等依托于互联网、新消费服务等衍生出的新就业形态工作者。

得益于此,近年来其营收规模也持续扩大。据2022年其公开的招股书,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H1,优蓝国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65亿、6.36亿、7.38亿和3.04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雇员管理业务营收占比持续下滑,但仍是其核心收入来源,2022H1营收占比达67.8%。

而眼下,这一增长或仍旧未停止,优蓝国际依旧能凭借其全链条服务模式获得更多的增长。据年内由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当前蓝领群体规模达4亿,占到全国就业人数一半以上,达54.1%。

同时,随着薪资待遇的提升、劳动者权益保护制度持续完善、以及新一代年轻人就业观念的转变,目前包括“新蓝领”在内的职业也愈发被00后等年轻群体所接纳。

据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人才市场热点快报》,今年一季度蓝领岗位表现亮眼,招聘规模和招聘薪酬双双上涨。其中,据其统计,有近一半以上的95后、00后青年就业者认可从事蓝领职业。

图源:衡阳市总工会公众号、智联招聘

可以预见,虽然当前偏见依旧存在,但趋势上,依托数字技术和平台组织,“新蓝领”群体在城市服务业的活跃将持续释放更多的“鲜活力量”,既是对蓝领市场本身,也是对整个经济复苏。

此时包括优蓝国际等服务于蓝领群体的就业平台,仍将成为这股活力“点燃”的载体之一。

2022年的招股资料显示,据灼识咨询资料,按2021年蓝领终身服务产生的收入计,优蓝国际在蓝领终身服务平台中位列第一。其主要提供雇员管理、职业教育、人才招聘、以及市场服务等服务。

具体来看,一方面,优蓝国际通过教育服务网络,如职业教育委托管理服务、自营学校、专业共建项目及技能培训等项目为企业培养所需的职业人才。

另一方面则主要通过在线招聘平台及线下服务交付点组成的OMO招聘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多渠道的蓝领人才招聘服务。公司根据招聘的蓝领人才数量向企业客户收取服务费,而不会就招聘服务向蓝领人才收取费用。

官网平台显示,截至目前,优蓝国际已拥有200个全资分公司,年服务雇员100余万人,投资管理50余所职业院校,在校生近10万余人。其专业的蓝领招聘平台优蓝网,日均招聘报到量超过1000人。

图源:优蓝国际控股官网

相对不足的是,优蓝国际过去多年盈利能力波动很大,且大多处于亏损状态。2019-2022年其净利润以及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92亿,-1.60亿;-0.12亿,-808.1万;-2.21亿,-1,737.7万;-1.18亿元,417.0万元。趋势上有所好转,但最新数据尚未公开。

不过,若此次赴美上市成功,无疑将为优蓝国际带来更多的资金和品牌曝光机会,有助于其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提升服务质量。然而,能否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持续创新并巩固市场地位,仍是一个开放的问题。

同时,随着"新蓝领"群体的崛起和就业观念的转变,优蓝国际是否能够适应这一趋势,满足新一代劳动者的需求,也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