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站在“创新峡谷”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苹果正在进一步“放下身段”。

近日,天猫苹果旗舰店推出限时优惠,5月20日晚8点至5月28日,iPhone 15系列实行降价促销,其中,最新款iPhone 15 ProMax可优惠超2000元。除了手机,iPad、MacBook、Apple Watch、AirPods、Apple Pencil等产品也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下调。

据悉,苹果从未在中国市场进行过如此大力度的官方降价,这可以称得上是其一次较大的“自我突破”。

而联系到公司此前发布的财报,苹果也确实走到了“以价换量”的关口。财报显示,2024财年第二财季(即2024自然年一季度),苹果的营收和净利润皆出现下滑。

对于苹果的业绩表现,高盛在最新报告中写道,苹果、特斯拉已经远远掉队于美股市场“七巨头”中的其他几家公司(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phabet、Meta英伟达微软)。

显而易见,苹果正在直面更趋严格的市场审视,那么,其又将如何增强市场信心?

iPhone基本盘动摇

其实,2024财年第二财季,苹果的业绩表现是超出市场预期的。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苹果实现营收907.5亿美元,同比下滑4.31%,超出市场预期的903.3亿美元;净利润236.36亿美元,同比下滑2%,超出市场预期的231.7亿美元。

不过,营收利润双下滑的态势,也难免引起市场担忧。

具体分业务来看,iPhone是影响苹果整体业绩表现的最大因素。据财报,本财季该板块营收达到459.6亿美元,同比下滑10%。

其他硬件产品的表现也较为不佳,如iPad营收同比下滑16.7%至55.6亿美元;其他产品(包括Apple Watch、AirPods)收入同比下降10%至79亿美元;Mac营收虽由去年同期的71.68亿美元增长至74.51亿美元,但对整体业绩提升难以形成较大推动力。

另外,根据Canalys发布的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时隔两年首次回暖,出货量达6770万台。按出货量统计,华为、OPPO、荣耀、vivo、苹果分别占据市场前五,其中,苹果出货量跌幅最大,同比下降25%。

可以看出,苹果当前的发展阻力一定程度来自于市场竞争。

聚焦国内手机市场可以发现,品牌“冲高”趋势显著,为了持续打开市场规模,国内的华为、小米、OPPO、vivo等企业,正不断从产品外观、软硬件性能、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升级,以塑造高端品牌形象。

其中,华为已能与苹果在国内高端手机市场正面抗衡。根据BCI发布的智能手机市场报告,2023年第四季度,华为在国内万元以上智能手机销量占比达到了40%。这种情况下,iPhone的市场地位显然会受到一定影响。

而再回归产品本身,可以发现,iPhone当前的增长乏力,也与产品创新力相关。比如,对于苹果新发布的iPhone 15,有业内人士直言其为“挤牙膏式的升级”,相比此前产品,Type-C接口或是最大不同。

虽然由于市场饱和度高、消费者需求趋同、技术研发难度大等,现阶段整个手机市场的企业均面临难以取得实质性技术突破的问题,但考虑到苹果的创新基因、品牌影响力,市场仍然会对iPhone能否依靠新技术引领新一轮变革怀有期待。而当前iPhone的产品表现显然还是会让部分消费者形成一定心理落差,这也反馈至品牌销量上。

这种情况下,为了提振产品销量,苹果放弃部分产品溢价,也具备一定合理性。据悉,除了针对iPhone 15有一定优惠政策,在后续产品中,苹果或有“加量不加价”的动作。LeaksApplePro爆料称,苹果iPhone 16 Pro起步存储为256GB,且售价可能维持999美元(国内起售价为7999 元)不变。

短期来看,增强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对于销量提升有一定推动作用。但长期来看,其实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品牌高端形象,而且在主打性价比方面,国产品牌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显然更大。那么,要想实现持续且稳定的增长,苹果最应该抓住的是什么?

押注AI成关键

对于未来的业绩表现,苹果CEO库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第三财季整体总营收预计将可实现“较低的个位数增长”。这一目标背后,除了手机降价动作之外,苹果或将从现有产品生态中进一步挖掘增长空间。

对此,5月初苹果举行的新品发布会有所印证,据悉,在此次发布会上,苹果推出了全新iPad Pro、iPad Air以及配套的Apple Pencil手写笔和妙控键盘。细化到平板市场来看,业务发展前景还是较为显著的。

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重新恢复增长,同比小幅增长1%,达到3370万台;苹果以1200万台出货量,居于首位,占据36%的全球市场份额。

另外,DSCC(Counterpoint研究公司旗下子公司)总裁Ross Young称,2024年,OLED平板电脑市场将保持增长,其中苹果将以其产品质量和功能引领市场。

由此来看,苹果未来仍可探寻到不小的增量。不过,尽管苹果在2024新品发布会推出了一系列还不错的品类,但是考虑到苹果的核心基本盘仍在于手机而非其他产品,加之消费电子创新周期拉长,投资者还是希望苹果能展现出更多可能性。

目前来看,AI其实是一个苹果亟需把握的机遇。近年来,“AI是风口”频频被市场提及,而随着大模型产品的不断发布,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也的确愈发广阔。瑞银集团的报告显示,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各经济体的广泛应用将使其成为一个规模达2250亿美元的市场,而2022年该市场规模仅达到22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亦在报告中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预计新的电池技术、硅片和边缘设备将在2024年(及以后)出现,并给一些科技企业的生态和软硬件业务带来革命性变化。

这样的趋势下,手机厂商也将AI视作了关键的发展引擎。

比如,今年年初,荣耀发布了加持魔法大模型的全场景操作系统MagicOS 8.0,以平台级AI为内核、为底座,为用户提供智慧服务。

据IDC中国区副总裁王吉平介绍,得益于AI功能的增加,以及影像、屏幕等全方位的升级,全新旗舰Magic6系列2024年首销第一季度出货量超过上一代首销前二季度出货量之和。

除此之外,华为、vivo、OPPO等国产厂商皆有押注AI的动作。而在各大企业争相逐浪AI之际,苹果也开始不再低调。

据彭博社消息,“苹果计划将包括M系列芯片在内的高端芯片置入云计算服务器中,用于处理复杂的AI任务,而相对简单的AI相关功能则直接在iPhone、iPad和Mac等终端设备进行本地处理”。

另外,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苹果收购了32家AI初创公司,远超谷歌的21家和Meta的18家。

对于AI布局,库克也信心十足,其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预测“苹果在AI领域将超越竞争对手”。

当然,这样的信心也并非凭空而来。其实,回顾苹果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iPhone再到 Vision Pro,苹果的发展始终是技术在驱动,而到如今的AI时代,随着研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苹果的技术价值也有了更大的展现空间。加之品牌势能仍然较为强劲,其的确有望再度创造辉煌。

正如华映资本海外合伙人邱谆指出,“苹果的优势在于:它可能是唯一拥有算力层、中间层、模型层、应用层等全栈式能力的科技公司,在自有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算法和数据的多层技术因素叠加下,模型系统优化效果将会非常显著”。

基于此,市场也有些积极的声音。比如,今年年初,美国银行曾发布研究报告指出,预测苹果公司在未来几年内将迎来iPhone的“强劲”更新周期。

如此看来,业绩压力之中也往往蕴藏着新的“生机”。

作者:蜡笔大新

@今日话题 $苹果(AA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