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医药:重申我们为什么推荐康美药业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4回复:44喜欢:20
对于近期雪球各位朋友质疑$康美药业(SH600518)$一事,申万医药最新发了报告来回应,大家不妨都来看看回应得如何。以下为报告的正文:

此前质疑文章:
康美药业大股东涉嫌掏空上市公司资产 网页链接
对康美药业质疑的再解释 网页链接

申万研究文章:
(来自网页链接

康美药业是一家充满市场争议的企业,过去十年医药板块上涨超过10倍的股票只有三支,分别是恒瑞医药、云南白药和康美药业,康美药业位列第三。今天我们想和市场分享我们康美药业的推荐历程,文章有点长,看起来可能有点累,但你将看到我们对一家公司给予评级、到战略性看好是非常审慎的,历史上我们对云南白药(做牙膏、东盛入主)、东阿阿胶(股权之争、提价)的推荐也经历了很多争议,但最后证明我们对企业发展大方向判断是对的,两家公司股价上涨了很多。即使是大家最认同的企业,如果要做前瞻性判断,其背后的推荐也需要付出无数努力,而新标的树立更是艰辛。短期上涨并不代表什么,长期表现才是真正的价值,我们始终认为一个标的最终朝着的推荐方向走,一定是来自研究者对产业的深刻理解、公司的深入研究,进而产生的信心。

和马兴田、许冬瑾夫妇认识是在2006年6月,那年是康美2001年IPO后的首次融资,正好在深圳出差,很多客户打电话来问是否能参与康美增发,我去普宁看了下,很惊奇,饮片能够这么漂亮、干净吗?从前我吃到的饮片都是很脏、很多灰尘的,一个同仁堂退休的老技工在指导饮片工艺。饮片是有技术含量的,炮制工艺决定了其药效,因为是同仁堂的老技工,我多了许多亲切,当时很多事情都请教同仁堂的张生瑜(他是我喜欢的人,可惜英年早逝),和老技工聊了许久,同仁堂对药材的鉴定都是靠这些老技工,越老越值钱,就如老中医,听工人们说老板娘许冬瑾亲自参与摸索每道饮片生产工序,从一开始就对质量严格要求。

看完后,我对饮片行业前景做了些案头研究,并调研了康美的化学药业务,这块业务当时占公司盈利比重较高,我调研了公司销售大区和部分经销商,发现公司在销售方面做得真还行,连上海这个最难的市场都做得不错,因此建议客户参与了公开增发,增发项目是饮片扩产,客户参与增发都赚钱了。

但我们暂时没有推荐公司股票,因为想多点时间观察,这一等就到了2008年12月,从2006年6月接触康美到2008年12月,期间康美股价从2.5元最高涨到了6元(除权),同时康美在2007年增发、2008年发行可分离债,融资19亿,饮片销售上升不错,我们一直在看着公司发展。金融危机股票大跌给市场带来了机会,那年6月中期策略我们给的观点是《注重防御,向一线股集中》,重点推荐的一线股票都没跌,很好规避了风险,但接下来就是要找超跌的有价值的股票,经过比较,把康美药业又重新拎出来,当时公司有个权证要行权,但老板马兴田不愿接待我了,他认为我一直不给公司评级,其实是看不上公司,费了些周折,2009年1月成行了,我们带了20多个人调研,调研的人想着如何抓住权证行权机会套利,但调研之后所有人都改变了观点,公司比大家想象的好很多,饮片已经在成都建厂,并要扩张到北京,大家都很兴奋,这是一家可以看长的公司,调研结束后我们给予公司股票首次评级“增持”,观点是康美从黑马变成了灰马,能否变成白马?需要观察,我们愿意跟着公司一起成长。

随后我们看到公司更加快速发展,09-11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长率52%,净利润复合增长率51%,但股票从灰马变成白马,一路却是如此艰难。2009年3月公司收购了吉林新开河药业,“新开河”是中国最著名的人参消费品品牌,同时收购北京隆盛堂,介入北京饮片市场;2010年4月公司开始介入中药材市场,相继收购了亳州、安国、普宁和陇西中药材市场;中药材饮片方面先后收购四川阆中、上海金象;中药材方面收购了吉林大地药业,从事人参种植;公司介入药材产地,中药材贸易业务是带动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主力。09-11年公司共募得资金68亿(扣除大股东资金参与,向市场融资54.8亿),而公司通过这些资金,收购兼并迅速布局了中药材全产业链,股价大幅上涨。一家企业在如此短的时间布局了如此巨大的产业链,真可谓气势如虹,基于公司业务发展已非过去可同日而语,企业战略性地位基本确立,我们在2011年8月就中药材行业和康美药业进行了深度分析,战略性推荐公司股票,把评级从“增持”上调到“买入”,我们认为这家公司能够长得很大,但在熊市里公司股票认同度却一落千丈。

今年我们一直在思考,康美是我们经过长期跟踪和审慎选择挑出来的公司,我们和市场的分歧在哪里?难道是我们错了?我们看错了这家公司。我们想,和市场的根本分歧在于我们过于前瞻地去看待公司产业布局(就如今年我们过于前瞻地去看行业,承受了一季度股价下跌的巨大压力),去看公司未来,而市场只愿看现在,看中药材贸易业务占比多大,看只要药材价格下跌公司盈利就会受到影响,此外公司持续融资也被市场广泛质疑,今天我们想总结我们和市场的分歧以及市场的疑惑所在:

1、  分歧一:中药材价格上涨。2010年康美股价上涨除了中药材市场收购有促进,根本的原因还是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而这恰恰是我们不以为然的原因,因为市场看的只是表面原因——中药材价格涨了,康美肯定受益,没有去看其后的深层次原因,康美购买“三七”时,可是2009年初中药材价格低迷时,公司并不知道后来的干旱会导致减产,购入核心原因是“三七”价格太低了,而下游需求很广泛,当时云南白药也大量购进了“三七”为其生产所用。如果说康美储存“三七”导致市场供给有所减少,后来“三七”又减产导致供给进一步减少,“三七”价格上涨还和康美有些关系的话,那么其他所有药材价格上涨和公司没有丝毫关系。当然很多人会说中药饮片受益中药材价格上涨,这个不能否认,只是公司受制于产能,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2、  分歧二:中药材贸易。2010年前康美中药材贸易是以储存为主,由于收购了四个中药材市场,2011年中药材贸易进行了转型,定位于生产流通商。公司从中药材种植源头开始,进行初加工,以保障中药材品质,并卖给最终用户,减少了中间环节,改变了传统中药材多环节流通模式,转型后该业务周转率非常快,但看惯了药品流通企业很慢的周转率的投资者又开始担心了;2011年8月中药材价格开始下跌,市场分歧进一步加大。事实是,在中药材价格大跌后,康美盈利继续高速增长,没有出现投资者所担心的问题,背后的核心是公司盈利模式已经转变。2011年盈利增长比预期略低,只是公司主动调整业务所致,并不是药材价格受到影响,2012年1季报高速增长就反映了这一点。

3、 疑惑一:大幅融资。从IPO到2011年发债,公司融资七次,共融得资金94亿(扣除股东参与,从市场融得81亿),06到11年每年都融资,且融资数额巨大,任何一个正常的投资者都会觉得这家公司有问题。其实我和大家一样,都经历了质疑过程,但看看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短短时间的全产业布局,2011年8月我们战略性推荐公司股票时,公司账上有80亿现金(截至12年1季度末还有60亿现金),刨除融资录得的资金,公司把历史上融的钱全部赚回来了,且公司还在投入期,在高速成长,投资项目还远远没有收获,产业发展的空间公司才占很小一点,我觉得这是一家在干事的公司,市场既然把钱给了公司,那么就多点时间去看它。

4、  疑惑二:净资产收益率偏低,部分投资项目进展慢且最终投资金额超预算。这也是我们过去的疑惑所在,对此我们做了认真研究。预计2012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4%,其中原因确实是很多项目还在建设期,尚未产生回报,而部分项目进度慢是和zf审批有关,需要提的只有两个项目,中医院项目投资从最初的3亿元上升到7-8亿元,是因为病床规划从300张上升为900张(普宁有200万人口),加上各种医疗设备,7-8亿投资比较正常,预计 12年10月1日开业,我们在今年6月底调研时考察了具体情况;普宁中药材物流项目投资10亿元,该项目是07年募投项目,已经转固,土地投资3.3亿、基建投资3.87亿、设备投资1.2亿,土地700亩(建设已用500亩,还有200亩未来和普宁新市场配套)从普宁马棚村民惟愿会购买,因为公司建物流项目之初就是剑指普宁中药材市场,因此选用了和新市场紧邻的商业地块,基建和设备之所以投资比一般物流中心大,是其中有部分用于各种特殊中药材储备,需要特定温度、特定湿度、防霉、防虫,公司常年储备贵稀药材,少1克都是大价钱,防虫方面又不可能像一些药商用硫磺等熏,试想想今年公司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销售规模可能达到近百亿(含税),毛利率近20%,未来规模还将继续上升,需要相应的物流仓储配套也是应该的,未来我们将看到物流项目会和普宁新中药材市场对接,起到更大作用。

我们喜欢的公司:好的战略、好的策略(产品和营销)和好的团队,显然康美都基本具备

好的战略:第一,从药材源头布局,手抓中药材资源;第二,依托中药材市场和康美中药材网,中药材业务成为医药流通企业、中成药企业的供应商;第三,中药饮片逐步渗透至全国医院和大型连锁零售药房;第四,中药材消费品打造品牌,进入消费者手中;第五,建设“康美人生”、“新开河红参”专营店和专柜,进行品牌长期建设。所有业务运行会有协同效应。

好的策略:2009-2011年公司通过融得资金大举收购兼并,完成了产业布局,目前账上仍有60亿元的充裕资金;今明两年公司将进行销售网络全方位布局,和中国人保合资还仅仅是开始;完成网络布局后,将全力提升管理。公司发展潜力正在释放的初期,中药材贸易只是公司业务发展的中间阶段,如果没有中药材贸易、没有中药物流项目,就没有今天的四个中药材交易市场,也不可能有今天和人保合作。

好的团队:我们要说的很简单,有思路的老板和对团队成员很好的老板,让团队100多位主管紧紧凝聚在公司内部。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康美97年从零起步,15年成长到300多亿市值,短短时间就积累了大量资源和优势,换了一家企业能够做到吗?也许能、但也许不能,民企做事后面得付出多少努力和多少成本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完美的公司,关键管理层是否在脚踏实地做事,企业身后有巨大发展空间。通过和潮汕人接触,发现潮汕人是非常讲信用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公司有今天产业地位,其后绝不是通过关系、通过不规范才能做到的,而是对产业有深厚理解。康美今天所做的事情,在带动行业规范,带动行业进步,只有站在规范的行业里,康美这个龙头才可能长得更大。企业越大会越规范,我们始终是一句话“日久见人心”,时间将说明一切。

@chris9207 @michaelzhai  @汉尼拔 @呼噜 @雪山 @杰晟JasonZheng @舒华东 @卢山林

全部讨论

2012-12-16 14:52

文章中有很多质疑都没有得到解释,结果就只往好的地方想。一旦与想的不一样,那就欧了。公司太复杂,研究也没什么意思

2012-08-21 17:06

怎么可能,过去十年翻10倍的医药股多了去了,怎么可能只有三家!比如双鹭药业,不到10年翻了67倍!

2012-07-17 16:04

不是申万的报名,至于是不是发给机构的邮件就不知道了,但我从我获得的信息应该不是出自申万罗首席之手。

2012-07-17 02:07

申万2个月前内部和机构推荐医药板块,OK了,现在在7月的中旬开始和散户公开的推荐医药板块了。某申万的营业部老总亲口的话。

2012-07-16 20:55

申万答非所问的回应让人啼笑皆非,更搞笑的是缘何公司自己不回应呢?

2012-07-16 19:33

难道十年前推荐此股的人现在还在申万继续推荐此股???估计早就换职位或者跳槽了吧

2012-07-16 18:54

关注

2012-07-16 18:36

如果把上面文章的内容按照事实和观点来分类,我看到的基本上是观点,而没有看到多少有说服力的事实。
康美药业不是我的研究范围,但是我的第一个反映是350亿,可不是一个便宜的公司哟。中国医药市场上遥遥领先,年销售收入过千亿的国药控股总市值还不到400亿人民币哟。苏宁电器扣除现金后的总市值也就350亿。
假如康美的董事长100%拥有这个公司,他会愿意用他四分之一的总股本去换一个国药一致吗?我决定他可能是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