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看好反转,慎重投注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6喜欢:6

$华侨城A(SZ000069)$

很久没有写华侨城了,今天再跟球友们聊聊华侨城这只股。

疫情这三年,相对之前的突飞猛进,华侨城的状况是急转直下,一直风雨飘摇。

同样的疫情,同处文旅行业的宋城演艺股价一直相对坚挺(我曾经无数次想下手投注宋城,但总是因为太不便宜而放弃),甚至文旅行业的小弟弟中青旅表现也没有华侨城拉胯。如果跳出文旅的老本行,从地产行业关照,看看与其商业模式高度类似的地产消费股——新城控股,遭受了创始人入狱、旗下产业一度全线收缩、核心团队的动荡等多重冲击,但其整体经营状况依旧降维打击小侨,2019年新城控股归母利润126.54亿元,华侨城归母利润123.4亿,两者不相伯仲。但2022年新城控股归母利润13.94亿元,而华侨城归母利润负109.05亿元,天渊之别。

华侨城到底做错了什么?

1、这3年,华侨城的“沉沦”是内生性的

3年疫情肆虐,华侨城旗下两大产业方向地产、文旅是受创最为严重的行业。但作为一个在其旗下企业供职将近10年的从业者,我认为疫情的不利影响只是癣疥之疾,就像一场不期而至的流感,它在短期内影响了华侨城的健康,只能让小乔短暂的头晕脑胀,根本无法让它长期病卧在床。

真正让小乔倒下的是人心。

3年来,华侨城的高层是动荡不安的,先是2021年7月刘凤喜刘总接替姚军姚总任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其后2022年4月张振高张总接替段先念段总掌舵华侨城。公告中段和姚是年龄到点荣休。

但是认真分析下,姚军总供职华侨城多年,跟随任克雷任总见证了华侨城从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欢乐海岸的每一步,是华侨城文旅+地产的奠基者。而接任者刘总多年来深耕康佳,在侨城的产业光谱里相对边缘化,对小侨赖以安身立命的文旅+地产模式而言,是个“外人”。至于段总,一手将曲江文旅从无到有,做到风生水起,全国知名,到华侨城后也是高举文旅+地产的旗帜,高举高打,战功卓著。对于段总接班人,众说纷纭,很多人以为出于保持侨城产业稳定性和发展连续性的考虑,从侨城嫡系中择优任用是最妥当的方法。然而这一期盼在刘凤喜刘总上位后,概率已经很小。于是又有好事者揣测,是否会从同出侨办系统的同门兄弟中国旅游集团空降,这样一来,侨城内部接受度较高,便于最短时间接手侨城业务,未来中央及国资委如有做大做强的战略考虑,无论并或转,可相对容易实施。但最终张振高张总以保利地产总经理的身份接任,其间意味深长,坊间疑问颇多:

疑问一:62年的张总接任58年的段总,这是一种过渡还是长期安排?

疑问二:地产是张总的菜,空降到并非以地产开发见长的华侨城,在中国地产开发热潮退却的大背景下,结合之前数年侨城大局扩张,负债连年暴增的现实,最高层是未雨绸缪,让张这位行家踩刹车,降风险来了吗?

疑问三:张总的到任,是否还有一层更深含义,对之前发展模式的反思与否定?结合一直以来央企产业整合的大政策,华侨城或旗下主力产业被合并的可能性有多大?

……

不管承不承认,2位最高领导的更替,必然对华侨城自创立以来就坚守的商业模式,对一直与这一商业模式共同成长的各层级侨城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侨城的管理层,可一直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再叠加这看似“黑天鹅”的人事纠葛,导致华侨城人心乱了,队伍不好带了 ——这是侨城3年来经营“每况愈下”的根本原因。

2、情况正在转变

的确,疫情下的华侨城,可谓矛盾重重,举步维艰。但进入2023年,当最高层的换届已经尘埃落定,后疫情时代轰然而来,情况正在发生转变——

当2022年年报109.05亿的“巨亏”成为现实后,小侨终于可以浴火重生,轻装前进了;

当疫后人潮汹涌而来,世界之窗、欢乐谷、欢乐海岸等业绩急速回暖,五一、暑假迭创历史新高,当下半年旅游高峰期到来,23年侨城文旅的盘子已经稳如泰山;

在24日政治局发出经济振兴号召之时,一直在低估的地产“轻舟已过万重山”,或许无法回到15、16年之前的黄金时代,但可以确定地说,地产已经翻越了最艰难的“沼泽”,面前一片坦途。对于侨城而言,就要看以张总为首的新管理层如何长袖善舞,将负债高企的地产板块盘活,成为侨城真正的利润增长点……

对于企业尤其是央企而言,依照惯例,这么伤筋动骨的洗牌之后,必然会迎来一波业绩的爆发。而今“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东风,可能就是中报相对亮眼的业绩数据;可能是侨城下一个发展阶段的产业构想,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3、侨城的价值何许

在A股,抛开价值说股票都是隔山打牛。那么侨城的价值在哪里?它到底值多少钱?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曾经给疫情背景下的侨城估算了一个极致悲观的价值,300-350亿元,7月28日1点07分,小侨的实时股价为392.05亿元,如果没有超乎想象的“黑天鹅”事件,我认为之前给出的极限估值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概率是看不到了。

今年上半年,文旅产业回暖之势非常明显,华侨城旗下各主题乐园、酒店同比接待游客急速飙升,甚至屡创历史新高,下半年增长势头会更明显,不过考虑疫情游客消费降级的可能性,侨城文旅板块我认为至少可做到19年80%-90%的水准。

至于地产板块就比较复杂,虽然24日政治局政策出台,对地产有巨大利好,但侨城地产板块从来不是行业的佼佼者,是属于“慢工出细活”的代表,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卖项目、卖土地可能是比较现实的选择,经营收入大幅下降是大概率事件,将很难从这一轮政策救市,城市旧房改造等利好中获得超额利润,还是需要“扎硬寨、打呆仗”,老老实实将过往的土地经营好,做出好产品,在19年基础上腰斩都不会是多么意外的消息。

由于华侨城令人诟病的简洁版年报多年来从未改变,我们无法将文旅与地产收入进行精准估算和界定,再加上今年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在此基础上简单地拍脑袋算估值实在是误导观众,我只想划出我心目中期待的华侨城估值范围:450亿至480亿之间,折合股价5.5至6元之间,相对现价有13%至21%的上行空间。

以上均为个人估算,仅供参考。

精彩讨论

四海苍茫2023-07-29 00:58

回复一下,
首先,你从哪里可以看到欢乐谷的准确收入?至少我无法收集到,如果你能找到,希望能提供给我,不胜感谢!不过4月12日深圳新闻网有如下报道:记者从欢乐谷集团获悉,2023年第一季度,欢乐谷集团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69%,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75%。其中,春节黄金周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64%,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0%。可作为参考。
其次,你说的“欢乐谷集团这几年都是上亿的亏损,今年能不能止亏还不好说。”疫情对主题乐园经营业绩的打击是巨大的,疫情3年主题乐园包括欢乐谷集团整体陷入亏损并不奇怪(即便如此,几家欢乐谷里据我了解还是有盈利的)。但从我了解的今年乐园运营现状和上述深圳主流媒体对于欢乐谷人流的报道来看,回暖势头是确定的。如果今年侨城旗下文旅板块还不能盈利的话,只有两种原因,第一下半年又出现了超乎想象的“黑天鹅事件”;第二,侨城的管理层玩忽职守,损公肥私。
第三,你说疫情期间一家开元森泊酒店+乐园能做到几个亿。除了几个顶级国际连锁品牌,在中国经营酒店其实是个赔本赚吆喝的苦差事,不管是主打高端还是做网红民宿、主题亲子系列,都要拉长时间线来观察。我查了下资料,有自媒体报道,杭州开元森泊度假乐园,自2019年开业至今,4年年均营收2亿元,最高年收入2.8亿元,最高月收入6225万元,最高月均出租率95.4%,最高月平均房价2100+元,数据很亮眼,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酒店才是森泊主业,这是个高客单价低利润率的行业,杭州开元森泊房价高达2100+,但与主题乐园比较,它的利润率并不让人兴奋。因为收集到的数据有限,仅列两个数据:杭州湘湖森泊乐园开业第一年即2019年营收超2亿元,净利润仅1000万元;2021年度开元森泊整体营收6.7亿元,税后利润为8700万。与之对比,长沙世界之窗每年收入1.8亿左右,税后利润大约为6000万左右,该园收入水平在侨城主题乐园里排倒数,常年与天津欢乐谷竞争副班长,利润率在侨城主题乐园不上不下,中等偏上。
第四,你可以说华侨城的董秘很糟糕,国企的管理机制很僵化,但不要贬低华侨城在中国文旅产业运营管理的水平。侨城的旅游事业部和欢乐谷集团的创意策划、运管团队是中国最优秀的文旅专业团队之一。而且侨城的文旅板块一直在迭代,至今的欢乐海岸品牌已经是第五代产品了,你可以查下资料。
总结一下,侨城不是一个完美的企业,国企病很严重,管理层也很僵化,股东关系管理更是一团糟,A股比它优秀的企业肯定不少,但在文旅这个中国未来的朝阳产业里,它还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和适时投注的企业。

全部讨论

2023-07-28 14:32

抛开旅游收入谈游客量突破历史新高就是耍流氓。
好好去看一下欢乐谷的收入完成情况吧,游客量数据注水再厉害也改变不了主题乐园年年亏损的局面,这还是华侨城的王牌欢乐谷,其他的文旅板块更不用说了。
做过文旅的都知道,游客接待数据可以通过低价、通过注水分分钟给你涨上去,但是收入恢复得怎么样,自己心里都清楚。欢乐谷集团这几年都是上亿的亏损,今年能不能止亏还不好说。行业都在加码休闲度假市场,疫情期间一个开元森泊一年收入都能做到几个亿,华侨城拿什么竞争?现在还死抱着主打器械游乐的主题公园不放手,除了卖门票毫无突破。这几年欢乐谷更是开一个亏一个。
文旅消费市场早就变了,华侨城还在沿用一二十年前做深圳欢乐谷的思路做文旅,高不成低不就,谈什么核心竞争力?
几年以后有没有这个企业还不好说,能跑的赶紧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