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仁烁光能:85后学术新贵+协鑫老江湖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

强强联合,“学院派”+“老江湖”成为新一代创业者标配组合?

在广阔的光伏市场里,技术路线既可以是吸引投资的工具,也可以是对赌未来的筹码.

2023年末,在晶科、天合光能等一线品牌,用产销两旺的N型组件将二线品牌逼上绝路时,新一代电池技术已在路上。

钙钛矿由于超高的转换效率,暂时的成本、寿命难题显得微不足道,吸引了大量企业提前布局。

例如,协鑫光电、极电光能接连创钙钛矿单结组件效率世界纪录,分别突破18.04%、18.2%。此前,宝馨科技布局的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实验室自测效率已超30%;隆基绿能宣布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3.9%。

转换效率攀升,成本、电站寿命有了突破可能,投研机构指出未来2至3年可能将有钙钛矿GW级产线落地。在钙钛矿的商业版图逐渐清晰之时,一家由学院派和老江湖联手创立的钙钛矿企业完成了A轮融资。

2024年1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贵仁烁光能公告称,已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中科先进、国海证券、亨通集团、毅达资本、东方丰海、建宇集团、中赢基金、恒邦资本、中天汇富、常熟经开控股等机构投资。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仁烁光能第一次在资本场里抛头露面。

2022年8月26日,仁烁光能正式宣布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由三行资本领投,中科创星、苏高新创投、金浦智能、险峰长青、云启资本、中财产业基金等跟投。

在过去的融资经验中,A轮的结束往往意味着成熟产品、核心用户以及业已贯通的业务模式已经就位。连续数亿元的超额融资在业内正激起千层浪的同时,具备模糊的神秘感。

学院派与老江湖

当85后作为创一代登临商业舞台,核心技术与管理经验缺一不可。仁烁光能的两位创始人谭海仁和沈承勇分别提供了这两大要素。

沈承勇是光伏商界的老江湖。公开信息显示,沈承勇自2020年末开始担任协鑫集团执行总裁职位,一直到2022年3月离职。

目前,协鑫集团共有协鑫科技协鑫集成协鑫新能源协鑫能科四家上市公司,实现硅料到电站全环节发力。其中,协鑫科技主营产品为颗粒硅、硅片等;协鑫新能源主营业务为光伏发电;协鑫能科主营业务为清洁能源发电、热电联产及综合能源服务。

另外,沈还担任协鑫集成董事一职。协鑫集成是协鑫集团在组件环节发力的重要成员。回顾2015至2018年的时间段,协鑫集成保持着组件出货前十的头部水平。在2019年开始脱离出货量前十梯队。而协鑫集成再次发力于2023年2月,预备投入20亿元扩产在江苏阜宁经济开发区扩产12GW高效组件,该项目已全面投产。

从沈承勇的简历信息来看,他富有野心,具备投资与管理经验。

沈承勇1988 年 7 月出生,中国国籍,中共党员,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协鑫任职前曾任上海霖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保信(深 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能际(深圳)实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能际动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

根据天眼查检索显示,2022年2月17日的工商信息变更记录,沈承勇首次出现在了仁烁光能投资人列表中。

作为上市公司高管,选择跳槽的理由也许是多方面的,但谭海仁作为技术大佬提供了有力理由。谭海仁,85后学术新锐,现任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谭海仁教授团队成果连续登上Science,Nature,Nature Energy,Joule,AM,AEM等顶尖期刊发表80+篇论文。涉及领域包括高效稳定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硅/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智能光伏发电系统(柔性和建筑光伏等)

经验老到、技术领先是大多数光伏龙头的标配。例如1990年,李振国从兰州大学物理系半导体材料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HJT龙头华晟新能创始人徐晓华,在2011年开始带队从事HJT的研发,积累了相当的技术团队资源和技术实力。

从这一角度看,仁烁光能已经持有一张相当优质的入场券。

雄心

天眼查信息显示,仁烁光能(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瞪羚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28日,注册资本5108.0491万元,参保人数为24人,知识产权方面有商标信息62条,专利信息41条。

这家成立三年的企业年轻且富有雄心,从实验室技术到项目落地动作迅速。

2022年,联合创始人兼CEO沈承勇介绍,仁烁光能团队已经拥有五项叠层电池的世界纪录被收录,分别为小面积全钙钛矿叠层电池认证效率28.0%、26.4%和24.4%大面积叠层电池认证效率24.2%以及叠层组件认证效率21.7%。12月31日,仁烁光能官微发布消息称,经日本JET第三方认证,本公司研发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9.0%

同年,仁烁光能宣布,10MW钙钛矿叠层研发线建设成功;2024年1月11日,仁烁光能150MW钙钛矿光伏组件项目正式竣工并成功出片。

不过雄心是一回事,钙钛矿的不可能三角又是另一回事。效率、稳定性、寿命无法同时达成目标,始终是制约量产的最重要因素。

钙钛矿作为现有光伏技术路线转换效率巅峰,具有其他技术路线无可匹敌的优势。

根据现有技术推测,20%以上的光转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便可以为下游电站节约5%以上的成本。除此之外,钙钛矿由于自身特性,在消费场景大有可为。例如共享单车、手机充电等。

另外,钙钛矿电池产业链极短,对比晶硅电池需要加工硅料、硅片、电池、组件,过程需要至少耗时3天,但钙钛矿原料到组件仅需45分钟

不过,钙钛矿电池也具有不可接受的缺陷。

钙钛矿是一种离子晶体材料,组件寿命受到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剧烈。目前,光伏电站的晶硅电池一般寿命足以达到25年以上,而当前钙钛矿电池的寿命约为4000小时。一旦超出4000小时,光转效率便难以维持在初始效率的80%以上。

光伏的设备厂商作为产业化浪潮的先觉者,暂时没有感知到属于钙钛矿的春风。京山轻机捷佳伟创等企业目前已经向客户出售钙钛矿加工设备,只是业务规模普遍羸弱。

值得一提的是,沈承勇曾公开表示,仁烁光能将在几年内建设数条GW级别的钙钛矿电池组件生产线,批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性能优的钙钛矿电池组件,并深度绑定电动汽车、BIPV及消费电子,致力于在该领域实现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的地位。

如果在消费领域应用,钙钛矿的寿命与商业价值的换算或迎来改变。

全部讨论

01-24 12:08

走消费电子领域和BIPV领域确实是钙钛矿电池的一个新方向,这些领域对于寿命的要求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