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泰邦生物(CBPO)$

上海莱士收购风波 泰邦生物启动毒丸计划2013年06月02日 11:19  新金融观察 我有话说(4人参与)


热点栏目资金流向千股千评个股诊断最新评级模拟交易手机看股  新金融记者 陈一昀

  上海莱士(21.00,0.00,0.00%)与泰邦生物持续一周多的收购风波仍在发酵,泰邦生物已决定启动“毒丸计划”进行反击——这场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收购与反收购结果仍扑朔迷离。

  风波与传闻

  5月31日晚,泰邦生物制品集团(即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下称泰邦生物)通过公告表示,已决定启动股东权利计划即“毒丸计划”,以此反击上海莱士的收购计划。

  而此前几个小时,上海莱士一内部人员还表示,这两天没什么动静。新金融记者试图询问双方是否在协商解决此事,对方都未作答。

  尽管泰邦生物与上海莱士关于收购的立场不同,但在处理这件事上,双方不约而同地表现出谨慎的态度,不愿多言。

  新金融记者曾多次致电泰邦生物,均被告知其财务和投资者关系副总裁尹明出差在外,向其邮箱发送采访函,在截稿前也未见回复。其子公司山东泰邦一工作人员则表示,“公司有规定,不好说太多。”

  该工作人员也是在媒体报道后才得知此事,他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事不小。”

  事实上,早在5月初,此收购就已有眉目。

  新金融记者获悉,5月初,一些血液制品同行曾从上海莱士某高管处听闻此事,但当该同行想要进一步了解收购事宜时,该高管并未多谈。其中一位血液制品人员推测,“他不想说的可能性比较大,可能他们内部不让对外透露,毕竟现在还没收购成功,不会告诉我们详细内容。”

  按照上海莱士5月23日披露的公告内容,其拟通过协议方式受让自然人陈小玲持有的泰邦生物9.9%的股份。

  而上述血液制品人员认为,“收购过来,如果能增加它的浆源和市场,那还好,但9.9%的股份起不到这两个作用。”

  一定程度上而言,9.9%的股份确实不算大,但按照目前泰邦生物的股东持股情况,一旦上海莱士成功收购这9.9%的股份,将一跃成为泰邦生物第三大股东,也将顺理成章地拥有在泰邦生物的话语权。

  此前一周,泰邦生物接连通过公告回应此项收购,并在首次回应中称,上海莱士此举为“非善意股权收购”,原因或许就在于此。

  事实上,自4月2日上海莱士发布重组停牌以来,与它相关的收购传言就没有停止过。不得不承认,对于泰邦生物9.9%股份的收购是它目前所公布的唯一一项,却也是饱受争议的一项。

  此外,在行业里传得比较热的还有对郑州邦和药业的全资收购。新金融记者本欲就此事向邦和药业求证,但对方表示,“这个不方便谈。”上海莱士方面也表示暂不予透露,一切以公告为准。

  对于这则收购传闻,上述血液制品人员认为,“全资收购,还有点理由,可以增加上海莱士的浆源。”

  收购意图

  据上述血液制品人员介绍,行业内比较认可的企业排名是,华兰生物(25.88,0.88,3.52%)位列第一,上海莱士排在第三,而第二的位置,有说泰邦生物的,也有说中生集团的。

  换一个角度来看,据安邦咨询医药行业研究员夏庆介绍,按照国内血液制品主导产品——人血白蛋白的批签发量,位于首位的是泰邦生物,约占7.8%的市场份额,上海莱士则排名第五,市场份额约为3.3%;而按照小品种凝血八因子的批签发量来看,上海莱士虽排在第三位,但已是3家主要生产厂商之一。

  此外,根据上市公司年报以及血液制品规模与增长率,夏庆推算出了2012年血液制品企业相应的销售比重。其中,泰邦生物以11.6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占市场份额7.3%,上海莱士稍显逊色,销售收入6.6亿元,市场份额约为4.1%。

  就以上各种数据而言,泰邦生物均略胜一筹。即便是在上海莱士具备优势的凝血八因子领域,泰邦生物也已在去年年底开始涉足。

  近年来,我国血浆市场供应一直处于较紧张状态,血液制品企业对于市场的争夺一定程度上反应在血浆的浆站布局上。

  夏庆表示,对于血液制品企业,拥有越多合规的浆站,越有利于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权,行业已经形成资源为王的竞争格局,这也是为何近期本土企业陆续通过注资、并购等方式加码血液制品业务的原因,这也助推了行业整合速度。

  尽管在拟收购泰邦生物9.9%股份的目的说明里,上海莱士只字不提原料、血浆或浆站,但这仍成为外界对其收购目的猜测的共识。

  目前二者的浆站分布格局是,上海莱士的浆站主要分布在广西、安徽、海南等地,而泰邦生物的浆站主要分布在山东、贵州、广西等地。

  “二者在区域上交集较少,这对上海莱士的吸引力比较强。”夏庆认为,“上海莱士主要看中泰邦生物的互补性渠道资源和互补性产品,以及后者的研发实力。”

  而对于泰邦生物,上海莱士的吸引力或许相对弱些。在回应公告中,泰邦生物曾直指上海莱士有“商业炒作”嫌疑。毕竟到目前为止,“领先企业间相互参股还未在血液制品市场上出现过。”夏庆说。何况,上海莱士正处于停牌重组阶段。

  对于重组期间行业中关于上海莱士的各种收购传言,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一方面是坊间猜测;另一方面是有目的而为之,制造烟幕弹,为最终的收购重组营造气氛,或有利于企业通过较低的价格实现重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