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类资产投资年报推出,点赞有知有行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9喜欢:42

SBBI 报告终于有了中国版——《中国大类资产投资 2023 年报》。

2 月末,陈鹏、有知有行、Roger G. Ibbotson作为共同作者,发布了《中国大类资产投资 2023 年报》,我有点后知后觉,补听完《知行小酒馆》和《面基》的播客才知道。

SBBI 报告,全称是Stocks, Bonds, Bills, and Inflation,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金融实践荣誉教授Roger G. Ibbotson于 1976 年推出的一份聚焦美股和美债的年鉴,后来得到 CFA 协会的大力推广而普及,堪称是美股和美债收益问题的权威百科全书。在 CFA 协会官网还有免费的 2021 版可以下载(网页链接),200 多页极为详实。

《中国大类资产投资 2023 年报》是它的中文版,主要作者之一的陈鹏,是Roger G. Ibbotson的学生,而有知有行,EarlETF 的老读者应该不陌生,是孟岩兄创办的一家极有想法和理想的公司,定位是“致力于提升个人投资者的认知,希望借助公募基金帮助个人做好理财、安心生活”。

这份报告,可以在有知有行的官网免费下载(网页链接),一共 57 页,也算比较详实了。

这份报告的出现,我觉得很及时。

新生代的 A股或者基金投资者,大多数是“手机党”,手机虽然提供了交易和阅读的便捷,但某种程度上却牺牲了开放性。

我是 PC 时代就开始的投资者,那时候只要 PC 上有一个通达信股票软件,所有上面的股票数据,都可以导出 TXT,只要会用 Excel 就可以做很多深入的分析。

但眼下手机端的各类 APP,虽然界面一个比一个漂亮,但是就导出数据,却一般是不给的。这就意味着现代的普通投资者,很难数据驱动去真实面对 A股在过去十几年中到底经历了什么。

而《中国大类资产投资 2023 年报》无疑是一种补全。

这里就引几张最精华的图分享一下,完整版诸位可以下载细细阅读。

中国股债的长期收益

以 2005 年至 2023 年的数据,A股整体年化 9.61%,虽然跑输同期 GDP,但还是远胜于债券的。

A股年化收益矩阵

这张图相当有意思,上面的矩阵图通过横纵坐标,可以速查出任意一年入市到任意一年的年化回报,并通过热力图形式,盈亏一目了然。

至于图表的下方,则是给出了滚动不同持股年份下的年化收益分布,滚动持有十年的分布比较平均,这当然凸显了长期持有的价值。

不过我更偏爱的还是上半部分,2008 年那一列,如果在 2008 年初入市,持有迄今,也是打平而已,可见高点入市依然是亏钱捷径——另一个同样悲催的年份是 2016 年,同样是一波泡沫之后。

A股收益分布图

这张图也很有意思,列出了每一年在不同波动区间的分布。A股的长尾分布还是非常显著的。

风险溢价图

每一类资产,都承担了不同的风险。下面这张图,将不同资产的风险构成,呈现的明明白白的。

资产相关系数

我一直是股债配置的拥趸。之所以强调股债配置,核心就在于这两类资产的负相关,通过资产未配置可以起到 1+1>2的作用。

而这种负相关,下图是最直观的体现。

全部讨论

A股年化收益矩阵,触目惊心。A股市场确实是个坑人的市场。如果是在2008年以后的16个不同年份入世,持有到2023年,只有5个年份入市者年复合收益率接近或略高于6%,其余12个年份入市的年化复合收益率,还不如简单持有债券。而波动十分巨大。一定是中国股市制度出了重大问题,成为投资者的地狱。

03-08 09:31

好东西,非常感谢

03-08 07:47

👌

03-08 16:06

一图胜千言

03-08 11:05

感谢

03-08 08:48

SBBI 报告终于有了中国版——《中国大类资产投资 2023 年报》。

03-08 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