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这个大模型,助你轻松读懂英文投资论文

发布于: 雪球转发:10回复:26喜欢:201

之前在写《过去十年,A股为什么不太赚钱》时,我引用了 AQR 的年度权益市场长期估算研究报告。

有读者来问 AQR 的研报哪里下载,有的知道后又觉得英文阅读略有障碍。

这里分享一个这段日子最爱用的大模型——Kimi,堪称是读长论文神奇。

谈及大模型,大家耳熟能详的自然是 OpenAI的 GPT,当然还有国内的百度文心一言,或者阿里的通义千问之类。

不过大模型用多了,你就知道除了 GPT 特别出挑(但也不能说全方位领先),其实各有所长。就像在国内一众大模型中,深度阅读文档,我觉得还是 Kimi 最好使。

知道 Kimi,是从韭圈儿的 AI 达人卡兹克那里知道,诸位有兴趣的可以参看他写的这篇《当我把我的100篇文章喂给AI - 坏了,我成数字生命了?》。

简单说,Kimi (网页链接)是月之暗面Moonshot AI出的大模型,月之暗面的创始人杨植麟,在过去五年内的NLP领域,其学术论文在华人学者引用排名中位居前10,在40岁以下排名第一。

Kimi 的牛,主要在于超长的上下文,宣称是 20 万汉字,这个量应该是赶超GPT4 的128K 了。

这里简单介绍下,大模型这东西,是基于上下文来进行处理,你平常和大模型聊天输入的话和他回答的话,都是上下文,每次向大模型提问时,必须把这些上下文全部输入给它,基于这些内容,大模型才能顺着有问有答。有时候我们发现大模型聊多了会前言不搭后语,就在于上下文长度有限,他是真不记得之前和你聊的内容了

大模型的上下文越长,意味着你一次性可以灌输给大模型的数据越多,他对于这些数据可以做更深入的分析——比如读论文。

用 Kimi 读论文,其实挺简单的。把论文的文件拖入会话框,然后写一串提示词提出需求。我习惯用的是这段:

你是一位金融学教授,请阅读文档,写一份面向普通投资者的文献综述

然后就可以看到下面的输出了。AQR 的论文,是针对所有的资产类别都有分析,所以可以看到综述中也包含了各个类别。

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大模型一般对于输出长度都有限制,一方面大模型处理速度慢,一个字一个字的“吐”,另一方面很多商用 API 是按照输入输出长度算钱,所以你不会看到大模型滔滔不绝给你说很多。

要想了解更多,你就要不断提问。

比如我想了解 AQR 关于权益市场的预测详情,就可以这么提问:

文档中是如何测算股票市场的预期回报的,请给出更详细的综述,然后给出相关内容在 pdf 文档的详细位置

然后就有了下面的回答,总体是比较详尽了。哪怕你不懂英文,看看这个中文综述,也大体能了解大体意思了。如果想具体部分详尽阅读,也可以基于文档位置的指引来。不过可惜的是,我希望 Kimi 回答是在 PDF 的第几页,始终得不到正确信息。我估计 Kimi 是先讲 PDF 转成文本后输入,所以并不真实了解 PDF 的构成。

Kimi 是个超级有意思的工具,尤其是在资料的阅读上。最近呼吸道疾病肆虐,我就找了一些媒体文章灌进去,设定一个提示词,就可以让他检索各类的用药指南、预防指引之类。可惜 Kimi 暂时没有 API,没有应用市场,这种功能都只能自己玩。

不过仅仅是自用,都建议诸位一定要去尝试下,在阅读上,能节省很多的时间。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01-12 08:12

这个大模型的幻觉情况怎么样?

01-12 09:01

老师 还没有APP?

01-12 17:45

有鸟用

嗯嗯

01-13 04:53

好工具

01-16 21:55

01-13 09:34

感谢分享。

学习备用

01-13 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