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从大格局分析传统制造业系列(1)
美国,住房成本和还债支出一般分别占收入的40%和15%,而工资中社会安全税和医疗保险税为11%,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占15%-20%,即使美国想再次利用通涨促使银行向消费者提供贷款,从而抬高住宅和商业地产价格,意味着这种拉高生活成本会促使美国工业生产力在世界市场失去竞争力。同样传统“中国制造”正在被更低成本的国家所逐步转移。如“印度制造”等“,中国制造”和“印度制造”正展开新一轮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中国台湾的富士康8月8日在印度签约,它到印度投资设厂的计划变为现实。
富士康上周六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政府签订协议,将在未来五年投资50亿美元在该邦建设电子设备制造厂。
随着中国制造产能过剩现象加剧、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变化,一些制造企业渐渐开始将部分工厂转向印度等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中国目前产能过剩,鼓励中国企业到印度等地设厂,既可以消化过剩产能,又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在这一点上,中国、印度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事实上,中国制造的成本正逐年上升。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该报告分析了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制造成本指数是96,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可见双方的差距已经极大地缩小了。
该报告认为,中国的制造业面临很大压力。10年前,中国的制造成本低,而如今成本却水涨船高。原因有三:一是因为中国工人的薪资提高了,中国从 2004年的4.35美元时薪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涨幅达187%。二是汇率,2004年至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了35%。三是能源成本,中国的电力消耗,从2004年的7美元/千瓦时上升至2014年的11美元/千瓦时,而天然气成本则从5.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升到13.7美元,涨幅138%。
中国企业也热衷于到印度设厂,利用印度的低劳动力成本,积极开拓印度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的工厂也在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包括引入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同时不断增强研发能力。
传统行业必然会进入一个“冷时期”。那么新兴产业也必然会到达一个历史的高峰。
$七匹狼(SZ002029)$ $报喜鸟(SZ002154)$ $富安娜(SZ002327)$ $金发拉比(SZ002762)$ $九牧王(SH601566)$ 等会迎来历史性挑战。
充分演绎了涨不停与不停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