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历史回顾(大神Perse大作整理稿)

发布于: 雪球转发:103回复:79喜欢:411
@略懂哥 今天谈到要不要做空Intel这个事儿,本来想讲讲他家历史和这个公司的,但是感觉自己跟大神Perse差距太多,自己写帮助不大,就转载一篇2年钱大神的文章把。希望能有点儿帮助把。

在硅谷,有很多横向铺开的大公司, 如HP和Cisco。他们是够不专心的. 另一方面, 每一个loser都情愿说自己是那只不专心的兔子, 没有人会愿意承认自己是无能的乌龟, 虽然有时候, 乌龟才是赢家.

和Cisco, HP比起来, Intel就是这样一个专注如乌龟的公司. 这样说是偶个人意见, 很多人不同意. 事实上, Intel确实常常走在新科技发展的后端. Intel有纵深, 产业庞大, cost efficiency很重要, 所以掉头慢, 赶不上时髦是正常的. Intel还注重保密, 很少先声夺人, 当然事实上落后了, 也有够厚的脸皮死不承认. 当别人忽左忽右穷折腾赶潮流的时候, Intel却步步为营, 用最cost effective的方法把对手赶上绝路. Intel是真正硅谷的霸主. 神龟.

Intel的起源就不多说了. 硅谷真正的起源不是HP的Palo Alto, 而是Mountain view San Antonio Rd上的一个小实验室, Shockley半导体实验室. 头儿就是大名鼎鼎的半导体教父, William Shockley. Shockley非常牛, 但也非常的偏执, 经常怀疑手下人暗地跟他作对, 甚至到了动用测谎器的程度. 终于有一天, 他手下的八个researcher集体叛逃, 这八个人就是创立仙童半导体的八大锤, traitorous eight. 其中就有Robert Noyce, 和 Gordon Moore. 从仙童出来, 他们就创立了Intel, 加上Andy Grove, 这三位, 统治了intel 三十多年, 成了被神话的人物。

05年的时候, Intel曾经悬赏一万美元收购一本1965年的Electronics Magazine杂志.为什么呢? 这个杂志上登着神话时代的Intel对硅公们最伟大的贡献, moore 定律. 也就是每十八个月翻一翻的指数争长率. 据说这个定律问世的时候, 发现者Gordon Moore并不知情, 但他在caltech的同窗好友, 集成电路lambda设计开山双侠一米一糠中的米,Carver Mead看到了他的文章, 就自作主章, 把他的一段话冠以"Moore的法"的大名.Moore本人开始都有所怀疑, 但他的这个发现迅速成为二十世纪最广泛引用的文章之一,似乎他也不由的很是高兴, 从此不断的用后验的方法偷偷修正他当年的"法", 显得自己越发料事如神.

俺见识有限, Intel二十年前的科研贡献, 俺就只知道这么多了, 不过这么一狗屁定律,就象宗教一样, 如果你相信他, 就非常的powerful. 首先, 如果它成立, 就可以推出,NP=P, 拿个图灵奖不在话下. 再推广点, 也可以用来推导宇宙大爆炸, 计算宇宙末日,给个Nobel price都不惭愧. 当然最实际的应用就是他可以用来演证硅谷房价不但只升不降, 而且是每十年翻一翻. 说到这里, 让房奴偶都泪流满面.

言归正传. 简要说说 Intel二十年来在各次口水仗中的一些糗事. 糗事归糗事, 不管论战输赢, 最终intel把所有对手都打得找不到北.

第一RISC vs CISC. 如果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看报的话, 就知道有多热闹. RISC/CISC
有些高中生都能侃得头头是道. 其实这所谓的精简指令集 vs 复杂指令集, 就是硅工的
大头派和小头派之争. 可是RISC是那时候的潮流, 连国内都热的不行, Intel的x86大有
过时之势. 美国更是 Dec Alpha, Sun sparc, Motorola 68000/88000, IBM PowerPC,
ARM/MIPS, 简直是群魔乱舞. Intel似乎一时处于舆论的下风. 不过intel做好了三件事
, 第一wintel联盟, Microsoft的windows只能跑在intel的x86上, 给intel提供了巨大
的用户基础和应用软件支持. 第二设计和工艺, 系统结构再好, 设计不好也白搭. 结构
不好, 设计不好, 工艺好也可以弥补. 这时候, Intel的对外宣称, 系统结构不重要,
工艺才是关键. 第三就是钱. Intel的每一个决定都把钱/cost算的很清楚.

Intel的对手则不然, 首先爆炸的是DEC. DEC原先非常牛, VAX/VMS是利润非常高的业务
. 钱一多, 就lose focus, 各种各样业务越做越多. 但到九十年代, 它的core
business受到Sun/SGI/IBM的有力挑战, 再加上经济危机, 就如今天的HP, Cisco一样,
它先是砸锅卖铁, 再layoff, 最后终于不支, 98年终于把自己卖给了Compaq. 可是DEC
Alpha的设计组相当强大, 严重看不起Compaq, 一时间纷纷跳槽, 整组整组的叛变. 可
是这些人运气实在不好, 几乎是到哪哪儿倒霉, 掀起一场链式反应.

下一个就是Sun. Sun在九十年代乘着.com的狂潮突飞猛进. 在DEC垮掉的是时候, SUN的
规模翻了几翻. 可是钱一多, 就容易lose focus, 它的core business就... 99/00年,
真是Intel和AMD比赛时钟频律的时候, 从Mhz到Ghz, 到1.3, 1.4Ghz, 到2Ghz. 几乎一
转眼就发生了. 可是Sun突破1G大关的Millennium Project突然莫名其妙的悲剧了.
millennium过去了好几年, 也没做出来. 随即又一次经济危机到来, SUN就再也没机会
了. 本来SUN的现金储备还相当雄厚, 所以Scot McNealy还能再瞎折腾了一阵. 结局大
家去年都看到了.

2006, Apple 宣布使用了十多年的IBM/Motorola PowerPC不能再满足它的要求, 不再采
用powerPC, 正式投向Intel的怀抱.

几大对手, 不是被消灭, 就是被marginalize. 当然此后Intel也曾RISC上冒险, 结果连
连翻船. 这是后话, 事实证明,RISC是有risk的.

在RISC vs CISC的问题上, Intel把赌注下在CISC上, 但是 Pentium以后新的x86体系
采用了很多RISC的技术优点. 事实证明, 系统结构上的争论几乎都可以在CISC具体设
计中解决. 虽然在芯片面积上, CISC有劣势. 但是生产成本会通过巨大的产量降低.
Intel的CISC虽然在论战中站劣势, 但最终它的CPU性能胜出. 很多人认为Intel在这
场战争中取胜是在PC市场上沾了微软的光, 在服务器市场上沾了Linux的光. 也许恰恰
相反, 如果不是x86性能的突飞猛进, 微软也许那时候就不是苹果的对手. linux也许
到今天还是不要钱的玩具, 而我们还要花上贵十倍的钱去买SUN的workstation和server.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 Intel确实有很大的外来推动. 它来自于Intel的死对头, AMD.

AMD简直就是Intel的影子. 同样脱胎于仙童, 比intel只晚了一年. 早期的业务同样以
生产memory为主, 在七十年代又从反向设计8080开始追随intel杀入处理器市场, 和
Intel开始了一段危险而又暧昧的漫长relationship. 这种relationship可能只有在同
计算机行业一起长大的那一代nerdy boy们的眼中才是浪漫的. 当然, 这些人长大以后
多半被证明是丝毫不懂得浪漫的硅公.

说说这段孽缘的开始. Intel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授权AMD自己最宝贵的技术, 让
他得以如恶魔附体一般地和自己竞争呢?

这首先是由IBM决定的. 1982年, Intel只是众多处理器设计生产商之一, 而这时候,
IBM确定要做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PC. Big Blue早就是科技公司中的老大, 他对供应商
和今天的Apple一样残忍和苛刻. IBM与Intel之间的谈判, 和黄世仁与杨白劳之间的谈
判没什么两样. IBM很和蔼地提出, 要想PC采用8086, 除非Intel允许第二家制造商能
够生产8086以保证IBM有可靠的供应. 当然这一笔交易没有逼出个白毛女, 相反, 它
成就了Intel, 也成就了这第二家处理器供应商, AMD.

起初, Intel和AMD还处得不错, 但是事实证明, AMD和他的创始人兼CEO Jerry Sanders
一样令人讨厌. 从8086开始, AMD就开始对Intel x86作出各种"改进", 严重的影响了
Intel对AMD的看法. 四年后, Intel又一个划时代的产品386问世后, 就拒绝向AMD透露
技术细节! 可是AMD很不好打发, 它一方面重新开始自己研制386, 一方面把Intel告上
了法庭. 官司打到94年, 加州高院本着劝合不劝离的精神, 判定82协议仍然有效. 但
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Intel和AMD又在法庭上你推我搡到现在还没完.

可是这时候, AMD已经不需要Intel了. 96年AMD推出自己的K5, 和Intel展开全面竞争.
这时候的硅谷正热火朝天的蕴酿上一个大Bubble. 在bubble中, 只有Intel和AMD真刀
真枪打得不可开交. 这一架打完, 旁边围观的DEC, SUN, SGI, Compaq全都被打倒了,
Intel也被打了个鼻青脸肿, 还几次差点背过气去.

这其中你一拳我一爪的恩怨情仇和胜负赢亏实在难以尽述. 也不是本文的用意. 请其
他同学来讲一定比我讲得好. 偶还是讲一两件"小事", 来看看Intel到底是个什么样
的公司. 在Intel的失败中, 请看到乌龟的强大. 在intel今天的强大中, 请看到它是
多么的容易犯下严重的错误.

要说的第二场论战是 Cu vs Al 铜和铝. 就象使用电脑, 你的总效率常常取决于你的
网速而不是你的CPU频率一样. CPU的工作频率常常不取决逻辑电路的快慢, 而取决于
芯片上金属连线的速度, 这一点, 九十年代以来半导体工艺进入亚微米时代人们就已
经意识到. 传统的硅工艺使用的是铝作互连线. 但铝作为导体, 导电性却不是最好的.
金, 银, 铜, 导电性都比铝好. 可是直到97年之前, 没有人用铜, 金, 银作互连. 倒
不是半导体公司想省钱, 问题是这些金属都不如铝容易处理, 比如, 铜. 铜在二氧
化硅衬底上, 会向二氧化硅扩散, 破坏绝缘衬底, 使芯片完全无用. 首先解决这个问
题的不是intel, 也不是AMD, 而是IBM老大. 97年, IBM在0.18um工艺上首先使用了铜
互连技术, 奥秘很简单, 只要在铜和衬底之间再加上一衬阻挡层, 就可以防止铜扩散!
记得那时候甚至有人搞过超导互连, 就象当工艺逼近微米时就有人惊叹光刻工艺已经
到了极限, 不用电子束是绝对不行的一样. 事后人们才发现, 杀鸡不需要用牛刀. IBM
老大和Intel不同, IBM很热衷于将新技术发表, 一时间, 满天下都是IBM解决了铜工艺
的文章. 非但如此, IBM还纠集了几个公司搞了个alliance来全面发展铜工艺, 并将它
的铜工艺offer给第三方.

Intel对这件事相当低触, 大小人物轮番出动, 从各个角度试图贬低这个贡献. 有的说
铜互连的大马士革工艺不成熟, 永远也不会成熟, 必然导致低成品率, 有的说铜工艺
好处没多大, 更本不值得, 有的说, 铜工艺也就是权宜之计, 过两年你还得乖乖回到
铝工艺. 最牛的一位甚至上溯到铝工艺乃是三十年前intel的开山祖师Robert Noyce
发明的, 我们对它有信心. 刚开始人们还很敬畏Intel的权威意见. 但当IBM和Motorola
合作用铜工艺生产PowerPC之后, 稍微有点专业知识的人都知道intel在bullshit,
而且是totally BS. Intel在这件事上足足厚着脸皮BS了四年.

AMD在这件事上和Intel的反应截然不同. 听到这个消息, Jerry Sanders立刻开始千方
百计的获取铜技术. 他先是试图通过IBM生产铜互连的K6. 另一方面又和Motorola签定
更广泛的技术合作协议. 终于在98年通过这个协议获得了IBM的铜工艺, 随后马上取消
了同IBM的生产订单.

2000年四月, AMD生产了铜互连的Athlon T-bird达到1Ghz大关.

2000年大概同时, Intel竟然抢先发布了他自己的"铜工艺"的Pentium 3. 原来百无聊
赖的Intel把一款铝工艺的Pentium III 命名为"铜矿 -- coppermine投放市场.

这一段时间是AMD/Intel频率赛跑最激烈的一段时间. 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1Ghz大关.
理论上, 假铜打不过真铜是相当明显的. 铜互连不但减少延迟, 可以提高频率, 或者
降低功耗, 而且有更好的抗电迁移能力. T-bird不但可以稳定的运行在1Ghz, 还可以
轻易超频到更高, 也许那个时候的DIY enthusiasts会有领教.

可是intel又一次证明所有人都不应当低估他. 在这个时候, Intel发布了一款
1.13Ghz的Coppermine!

可是不幸的事发生了.  这款Coppermine在被Tom's hardware测试的过称中发现根本不
能稳定的运行在1.13Ghz! 更让人们惊讶的是, 当Coppermine运行在1.13Ghz的时候, 性
能还不如1Ghz的Athlon. 这可能是intel历史上到目前为止最耻辱的一次recall. Intel
再release 1.13Ghz version已经是半年之后了.

这件事以后, 流行开了一句话, "clock frequency is not everything". 当然Intel对这
句话总是有自己独到的运用.

Intel在新工艺开发上的落后远不止这一次. 但是intel总是能有开导自己的方法.

Intel一心一意要维护自己在硅工艺技术上的领先形象, 可是由于它强烈
的risk aversion, 实际上常常是走在技术研发的后端.(除了铜工艺, strained
silicon, SOI, finfet都是由别人先发表出来.) 在这种时候, intel总是顾左右而
言它, 而私底下一定是拼命追赶, 到2001年, intel终于在0.13um工艺上使用了铜互连.
落后IBM四年多, 落后Jerry Sanders的AMD一年多.

当时Intel的一位fellow说, "工艺不是最重要的, 体系结构更能决定芯片性能". 于是就
在这时候, intel在体系结构上也栽了大跟头. 其辉煌程度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说
在铜工艺上的落后是一个disaster, 那么intel在体系结构上的错误会被证明是一个
catastrophe. 很难想象, 换了是另一个公司会能够度过如此昂贵的灾难.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次论战: 64位对64位, IA-64 vs x86-64.

到90年代后期, 很明显32位系统的4G内存限制已经满足不了高端计算的需要, 发展64位
系统是势在必行的. 而intel早在1994年就开始着手这件事. intel和当时服务器业的巨
头之一HP, 开始共同研发, 并且他们说服DEC和Compaq放弃开发自己的系统的计划而准备
采用intel和HP将要开发的新体系. 这一次, intel一改一贯谨小慎微的作风, 采取了革
命性的策略. 它抛弃了自己传统的x86体系, 而根据HP的PA-RISC体系提出一个全新的
VLIW based的64位体系IA-64, Intel Architecture 64-bit.

解释一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最热的几个词. 一个是superscalar 超标量计算.
就是在一个时钟周期执行多个指令. 和现在的多核多线程的概念不 . 超标量计算是
指令级的并行, 多个指令使用一个CPU的不同资源, 同时运行. 很明显, 这种结构,
并行程度其实是比较低的, 而且指令的调度非常难. 另一个是VLIW, 超长指令字.
一个指令中包含有多个操作代码. 这些操作同时使用系统不同资源. 而资源调度
的问题则由编译器解决. 编译器分析指令间的依赖关系, 决定指令的执行顺序, 可以
实现更高程度的并行, 而又不需要复杂的调度逻辑.

Superscalar, VLIW, 听上去都是挺美好的事情. 可是在上一次Bubble之前, 已经有
很多公司尝试而遭到失败, 比如八十年代的cydrome, multiflow, 后来还有赫赫有
名的transmeta. 为什么intel还要往墙上扔鸡蛋呢? 也许intel以为以前搞VLIW的
都是小公司, 都是鸡蛋. 而intel在自己心目中不是乌龟, 而是坦克或者火车, 完全可
以轻易克服一切技术和资源的壁垒, 把这堵小土墙碾碎.

1994年, HP和Intel宣布开发基于HP VLIW的64位系统. 97年, 他们给这种新体系取了
个有诗意的名字, 叫做EPIC.  同时宣布, 在98年将发布第一款采用EPIC结构的服务器,
Merced.

这一次, intel一反常态的十分高调. 在各种学术会议, 期刊上史无前例地发表了大量
文章宣传这种新的体系结构的优越性.  甚至在电路设计, 工艺考虑, Intel都先后破天
荒的发表了无数文章. 声势是造得很大, 但Merced却迟迟没有发布.

在99年的intel developer forum上, Intel很郑重地宣布第一款IA-64/EPIC based
处理器, 将叫做Itanium. 而这时候, Intel和HP以外的人们已经对Itanium是否有
Intel说的那么好相当怀疑.

再经过两年的拖延, 直到2001年, intel才release 第一款 itanium. 这时候原本打算
用Itanium的DEC已经消失, SGI也风光不再.  而这千呼万唤始出来的Itanium, 表现相当
令人失望. 

Itanium不但不能和当时的IBM Power, Sun UltraSpac在高端竞争, 他733/800M的频率
甚至不能让他在低端和普通x86竞争!

更令人震惊的是, Itanium上运行原先的32位程序, 奇慢! Itanium和原来的x86系统不
兼容, 运行以前的32位应用程序要靠仿真(emulation). 但是在itanium release之前,
由于intel的宣传, 人们普遍认为这不是问题.包括学术界一些人都认为itanium运行
32位程序应该比同时钟的32位机要快. 实验证明, itanium的32位performance, 甚至
不如100Mhz的Pentium! 大概可以和486匹敌!

Merced 第一季度只卖了不到500台, 第一年据说卖了几千台. 那时候Merced的target
还包括高端的desktop computing. 如果你当年有幸抢到一台, 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拿
出来当老爷车展览.

Itanium turned out to be an "itanic" failure, 很多人如是说.

其实他们错了. 如果一辆火车撞了一座山, 一瞬间灰飞烟灭, 那是一个"titanic"
failure; 象itanium这样的波澜壮阔地搞了十七年的这种, 叫做EPIC failure.

从Itanium 2001年release, 到现在十年, 没有一年, 人们不重新调低itanium的销售预
期, 而又没有一次不再次失望.

1999年IDC预测itanium的销量在2002年能达到25billion一年. 
2000年IDC预期itanium的销量在2003年能达到25billion一年. 
2001年六月IDC预期itanium的销量在2004年能达到15billion一年
2001年十月IDC预期itanium的销量在2004年能达到12billion一年
2002年三月IDC预期itanium的销量在2004年能达到5billion一年

2001年, 分析师估计2002年一年,itanium能够卖出40万片. 后来据统计从2001到2007,
itanium一共卖出了不到20万片. 

进入2003年, 问题已经没有了悬念,因为AMD发布了基于x86-64体系的64位处理器
opteron! 

AMD设计的x86-64仍然采用cisc架构,对以前的32位应用程序完全兼容,不许要仿真,
没有runtime penalty. Opteron + linux 一下子风靡企业级服务器,真是横扫千军
如卷席.不独itanium远远不是对手, SUN/IBM的服务器也受到巨大冲击. 事实上,真正
首先在服务器上打败sun sparc系统的不是intel的cisc - x86, 也不是intel的risc -
itanium, 而是amd opteron.

而且opteron还有一个重大改进, 和以前的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SMP)不同,
采用了non-uniform memory access结构, **改进了并行处理时的内存的带宽. SMP也是
上一次bubble时的有名的buzz word.相当多的软件公司栽在上头.因为支持SMP的多
CPU系统大多价格高昂,不是多数用户能够拥有,而performance的改进又受到诸多限制.
直到有了opteron这样低廉而又高效的系统上, 多线程计算的巨大优点才显露出来,
随着后来多核系统的发布,今天多线程计算已经从上一个bubble时的昂贵的梦想变成了
软件业的残酷(?)现实.  

话说回来, 这个时候的intel, 在desktop和enterprise server两面同时腹背受敌, 
真的是差点三魂出窍, 七魄生烟了.

那时候, 可能是intel历史上最难堪的时期之一. 如果说先进的工艺技术, 和优越的体
系结构是intel在赛跑中甩开对手的两条腿, PC市场和enterprise server是intel
获取巨额利润的两只手, 2003-2004的英特可以算是双腿一软, 两手一松, 甩了个四脚
朝天. 可是和一只真正的乌龟不同, 不管外人猜测intel内部应当是怎样的手忙脚乱.
Intel此时看起来仍然一如既往, 毫不慌张. 他所作的就是不断的强调自己技术的优越
性, 不管是铝vs铜, 还是itanium vs opteron, 并且宣布, 不会生产基于AMD
x86-64的处理器. 一时不但让外行人是非莫辨, 内行人也信心动摇.

事实是, 以此同时, intel在oregon有一个秘密小组正在加紧研制类似AMD
x86-64的系统, project的代号"yamhill". 早在2002年, 这个项目就被披露出来.
并有消息称这个和x86兼容的芯片名称是"*T". 整个2002年, Intel的高层包括未来的
CEO Paul Otellini在内都在不停的"驳斥"这个谣言, 否认地瓜山的存在, 他们一再
表示, 除了Itanium以外, 不会开发生产基于其他X86-64架构的芯片. 2003年十二月底,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报道Intel承认了这一个芯片prototype的存在. 随
后Intel矢口否认这一消息的真实性. 两个月后, 在Intel Developer Forum 上
Craig Barret才承认原来intel一直在撒谎, 而以前的"rumor"都是真的. Intel
很快就会有类似Athlon的向下兼容的新X86-64体系!

所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intel把这种新64位体系叫作IA-32e,
以显示它不过是旧的32位体系的扩展, 和革命性的IA-64位相对应, 彰显后者的优越性.
当然和很多其他电子产品一样, 并不是型号数字越高的产品越好使. 这一点是显然的.
很快连Intel管理层也觉得没有必要做这样的无用功, 干脆把这个Athlon的克隆叫作的
Intel 64.

Intel64一出, intel又回到了猛追AMD的跑道上, multicore发展也是很自然的事.
然而intel xeon服务器processor的性能始终没有能够超过AMD. 真正追上
Operton, 大该要到2006年. Intel推出了woodcrest, 它基于Intel64,
采用了Intel Israel team设计的新的Core Microarchitecure, 性能显著改善,
在各种benchmark中大败opteron. 更要命的是woodcrest比AMD先采用65nm工艺,
不但性能飞跃, 而且功耗显著降低. Intel终于显示了它在体系和工艺两方面的强大力
量, 扬眉吐气, 一举恢复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也许有人会问, 当乌龟奋力追赶的时候, AMD这只兔子在干什么? 难道从03-06年这段
时间它睡着了? 三四年时间, 在硅谷足够一个技术落后行动缓慢的公司死个十七八次了
.
AMD为什么没能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把Intel彻底解决掉? 可惜intel这只乌龟虽然没
有九条命但是很有阴谋和手腕. 03-06, AMD虽然技术上风光, 在战略上却陷入了intel
设下的泥淖. 直到06年底, 尽管AMD报道了record breaking的翻倍营业额, 可是在
Market share上AMD的扩张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在PC市场上, 不管怎样统计, AMD的市场
分额最高也没有超过25% (当然现在可能15%都不到了).

Intel可能把自己的这次"复兴"归功于自己技术上的卧薪尝胆, 或者Yamhill成功的
瞒天过海, 实际上intel的成功的应当归于它很阴毒的给AMD来了个釜底抽薪, --
收买PC和服务器销售商. 虽然Coppermine和Itanium在性能上被AMD甩得老远, 可是
intel的庞大生产线仍然有着AMD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 只要产量足够大, intel就能
把芯片成本压到足够低. 这样intel芯片仍然能够凭借价格优势生存. 不过, intel这
样的霸主当然不会去干把intel inside降价抛售, 和AMD公开打价格战这么没面子的事.
Intel的绝招是给销售商rebate -- 巨额的rebate. Dell, HP, IBM几个最大PC,
服务器销售商都从Intel得到rebate. HP和Intel是拴在同一条绳上的蚂蚱, 自然不
用多说. 光是Dell, 不但收到按销售额比例的rebate, 而且还有巨额的lump-sum
payment. 据报道, 从02到07年初五年, Intel一共给了Dell 6 billion. 甚至有
几个季度, Intel给Dell的rebate超过了Dell的净收入. 基本上, 一个亏损的季度,
凭Intel的回扣就可以变成一个赢利的好季度. 这样的事情, AMD当然没法作到. 2006,
AMD的revenue比2005年增张了近一倍, 也只有区区7.5 billion, 而2005年只有3.9
billion.

AMD一定对蚍蜉撼树的挫折感深有体会. 当他终于意识到哥利亚不是那么容易被几块小
石子给砸死的时候, 在05年再次起诉intel. 2009年底, AMD和Intel settle
lawsuit, 签定cross license agreement.AMD得到1.25billion的赔偿, 但有
可能永远失去了再次和intel争雄的机会. 

在这些年里, 老狐狸Jerry Sanders早已退休, 连2003-2006的英雄Hector
Ruiz也已经离职. 在今年八月新任CEO上任之前, AMD已经7个月没有CEO了. 05年,
AMD spinoff 了传统的Flash memory business. 更要命的是09年, spinoff
了全部的manufacturing operation. AMD已经不是经典的设计生产一体的芯片公司
了, 而只是硅谷众多Fabless design house中并不值得特别一提的一员. 

而intel不仅仅是硅谷传统工业模式的最后一位中流砥柱,还重新牢牢盘居着
processors市场的霸主地位. 直到mobile computing的兴起...

说到mobile  computing,先回头说说二十世纪的三大信息技术,无线电,计算机,
和互联网。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和硅谷的关系尽人皆知的。而无线电技术对硅谷的转变
和崛起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硅谷的第一个电子公司,正是一个无线电公司。

  二十世纪初,震动湾区的是两场地震。其一是1906年的三藩大地震。而另一场地震就是
1901年轰动世界的Marconi的跨大西洋无线电实验。这第二场地震的意义,远比第一场
重大。 通过无线电,远程传递信息的美好前景,就象互联网,HTML, 浏览器的发明一
样,一下子激动了大洋两岸无数年轻WSN的心。

  碰巧当时的stanford就有一位Andreessen, Page & Brin, 或者是Zuckerberg
式的人物, Cyril Elwell。 Elwell当时是stanford的学生, 也是个无线电迷。
他看到Stanford被震塌了一半的图书馆正废弃着, 就擅自爬上图书馆的圆顶架设他的
无线电发射塔。没想到被一位校董撞个正着, 勒令他立马把这怪物似的设备搬走。 在
美国捣蛋的学生才能得到教授的赏识。报括校长Jordan在内的几位教授对Elwell大
力支持,甚至让出他们的马厩来让Elwell继续作他的无线电实验。1906年,Elwell成
功地从Palo Alto的家里和Los Altos野地里捧着线圈和电瓶的助手通话, 这就是硅
谷的第一次“mobile” phone call.

  1909年,Stanford的教授们集资,由Elwell自任president和chief engineer
成立了硅谷的第一个电子公司,Poulsen Wireless Telephone & Telegraph
Company, aka Federal Telegraph Company. 这大概也是硅谷历史上的第一次
"high tech start-up"和第一次风险投资, 据说校长Jordan投资了$500.

  Elwell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非常有组织能力。 他先旅行到丹麦,买断了泡森弧发
生器在美国的专利, 并从当时有名的发明家Valdemar Poulsen的实验室里带回了几
位年轻的技术员, 帮他继续发展基于泡森弧发生器的发射系统。Federal Telegraph
Company虽然现在似乎已经在历史里湮没无闻,但在当时是非常成功的一个公司,在三
藩,Stockton都设立了无线电站。Elwell成功地从美国海军拿到了订单,开始建立第一
个全球性的无线通讯系统。 Federal Telegraph Company 存在了相当久的时间。
在三四十年代的大萧条中,才被另一个公司合并。 此后,他还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存
在,直到被迁到美东,并被再次合并到今天的ITT。

  FTC的重要性还不仅于此。 它作为美国无线电的先驱,就象后来的仙童半导体一样,
陪养了一大批人才,在美国西部衍生出一代新兴的电子工业公司,比如Magnavox, 比如
Litton Industries(也许有人还记得特别的“Litton” logo)。甚至TI的创立者
Cecil Green也是FTC的Alumni之一。当然其他还有无数的FTC工程师,对从陀螺仪,
到粒子加速器,都有这样那样的影响。其中还有一位传奇人物,对硅谷的今天有卓越的
贡献,
不可不提。

  这个人就是Lee De Forest。他的最伟大的发明,真空三极管改变了整个世界,开创
了电子时代,当然也包括计算机时代, 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硅工也好,码工也好,我
们都受惠于他。 De Forest是个多产的发明家,也是个colorful的家伙。他一生创立
过二十多个公司,可是少有成功过。他一生打过无数次官司,可是也少有打胜过。1910
年,将近四十的他,穷困潦倒,逃债到三藩, 竟然又被控欺诈,不幸下狱。幸好,
Elwell对他的才能早有耳闻,据说得不花了两万刀替他还债,才把他从监狱里保了出来。
大概三年时间,De Forest在Palo Alt硅谷的第一个electronic research lab工
作,在这里他发现了真空管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放大器。放大器对电子业的影响,可
以说不亚于三极管本身。同样,做模拟的也好,做数字的也好,软工也好,硬工也好,
都得益于他。当然这一次,De Forest也发了, 因为放大器的一个直接应用就是括音器。
若干年之后,美国人终于因此认识了Lee De Forest-- 有声电影之父。

  据说De Forest关于真空管有句名言,“I didn't know why it worked. It
just did.” 很有发明家的“风范”。

  我以前常在Palo Alto downton 附近逡巡。有一次在Channing和Emerson的
路口上看到一块石碑。上面这样写着:

ELECTRONICS RESEARCH LABORATORY

ORIGINAL SITE OF THE LABORATORY AND FACTORY OF FEDERAL
TELEGRAPH COMPANY, FOUNDED IN 1909 BY CYRIL F. ELWELL.
HERE, WITH TWO ASSISTANTS, DR. LEE DE FOREST, INVENTOR
OF THE THREE-ELEMENT RADIO VACUUM TUBE, DEVISED IN 1911-13
THE FIRST VACUUM TUBE AMPLIFIER AND OSCILLATOR. WORLD-WIDE
DEVELOPMENTS BASED ON THIS RESEARCH LED TO MODERN RADIO
COMMUNICATION, TELEVISION AND THE ELECTRONICS AGE.

CALIFORNIA REGISTERED HISTORICAL LANDMARK NO. 836

全部讨论

2015-02-03 10:20

做码农这么久,居然不知道这段源远。太惭愧了。
记得05-06年时,CPU大幅降价,原来是这个原因。后来看新闻欧盟罚intel好多钱,不过什么也挽回不了了。
真可惜,赢了技术,却输了市场。AMD

2014-05-02 13:36

太长了,先留着,以后再看

2014-01-25 00:35

In+e丨

2014-01-23 08:28

这段历史讲的比《浪潮之巅》丰富详细。

2014-01-22 12:30

2014-01-21 08:56

必须mark学习,感谢作者精彩的文章

2014-01-21 08:43

2014-01-20 2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