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级利好,效果如何?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被媒体称作是史诗级利好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出台,周五地产股票批量涨停。政策的具体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一点:激励银行向政府选定的地方国有企业发放贷款。

也就是说这项政策真正受益的是有国资背景的地产企业。总共带动银行贷款是5,000亿,按照每套房子100万的价格来计算,也就是能够收购大概50万套住房。

我个人并不是特别认同这项政策。政府直接下场买房,也不知道谁出的骚主意。直接买地盖房不更便宜吗?地产市场不调整,经营效率差的企业不出清,这算哪门子市场经济?到最后只剩下和政府关系好,臃肿糜烂的企业。

上层总是担心地产市场调整,甚至企业直接降价促销,政府都会出手阻拦。大家想过没有,买涨不买跌,是天性,是本质,是投资的要义所在。总是抱怨地产市场低迷,可是看不到地产升值的空间,买它来做什么呢?

对于投资的管控,上层走了两个极端,地产市场不能跌,资本市场不能涨,成了政策制定的要义所在。一个根本的问题,生育率下降,地产市场20年几十倍的价格涨幅,已经透支了上涨的空间。解决问题无非两条出路:一、大量增发货币,将地产之外的产品价格数倍数十倍的提升,使地产价格变向下跌;二、地产价格进行深幅调整,等到从底部回升的时候,成交量自然会上来,自然会有人去买。

从政策的取向来看,应该是在走第一条路。地产同其他产业的市场都是一样的,有波峰就会有波谷,有朝阳就应该有落日。产业调整本身就是一个去粗取精,优胜劣汰的过程。人为的托市,只能拉长产业调整的时间,让本应出清的、经营效率低下的企业存活下来。

而从人生活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是从祖辈继承房产,靠自己的收入多少年能够买得起一套房,这样的价格是否匹配现在的工资收入水平?经济发展的本质是要让人生活得更好,更自由,而不是想尽各种手段去困人的一生。赶上地产价格起飞的人,当然赚得盆满钵满。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不能从祖辈继承衣钵,就活该被地产困守一辈子吗?

回到这次政策,对相关地产企业的影响。应该重点关注两个方向:一、历史业绩优良,有国资背景,尤其是地方国资背景的企业。二、盘子小,股性活,最好能叠加多种概念,有题材炒作价值的公司。

对于股票市场不必过于执着,风来随风倒,风去万事消。对于政策的制定没有话语权,可是对于政策的影响有选择权,散户利用好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