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柏瑞柳军最新分享 | 科创板ETF,参与科创板投资的最好方式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2

科创板ETF已是当前市场的当红炸子“基”。

9月17日,华泰柏瑞直播间有幸邀请到了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科创板ETF拟任基金经理柳军先生,对科创板投资价值进行深度解读。

柳军是现任市场上ETF管理时间最长的一位基金经理,有“行走的ETF宝典”之称。作为华泰柏瑞指数投资团队的核心人物,他曾带领团队4获“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管理的产品也7度获得金牛奖(颁奖机构:中证报,2010-2020);他现管理的产品包括市场规模最大的跨市场ETF、Smart Beta ETF,ETF管理规模超过470亿元(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截至2020/9/18)。

以下整理了他在直播中的精彩观点,分享给诸位——[笑][笑]

01

指数基金的投资价值取决于标的指数的发展前景。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科创板的推出有其历史必然性。科创板的意义,一方面在于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强国战略,另一方面在于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

02

投资最重要的是抓住主要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哪里,我们最大的投资机会就在哪里。经历贸易和地产的周期后,我觉得未来科技股可能是最大的时代红利,目前仅仅是起步的初期阶段。站在当下时点,无论市场上出现一些小波动也好,还是一些偏负面因素也好,我们投资还是要抓住时代的主旋律。

03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买科创板ETF就是买赛道。科创板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重点扶持6大战略新兴行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只有这6大领域的科技创新的企业,才可以在科创板上市,这也从行业的角度提升了整个科创板的科技含量。

04

中国上市资产与美国上市资产,市值分布差距最大的行业是信息技术与医疗保健,这进一步支持了代表当前时代发展主旋律的科创50指数具备长期向上的空间。

05

从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来看,科创板50指数成分股目前在营收、净利润和研发支出方面占比高于市值覆盖率水平。从成长性的角度来看,科创50指数成分股在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研发投入增速以及研发营收占比几个指标方面也高于科创板股票的平均水平。它是在科创板中“优中选优”的投资标的。

06

科创板的“贵”不仅仅体现在价格高,还可以理解为“珍贵”。纳斯达克早期也经历过估值泡沫,随着逐渐培育出众多伟大的科技企业,整体估值才逐渐下移。目前,科创板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若是科创板也培育出伟大公司,估值也会有所下降。

07

横向比较,创业板50指数也超过70倍,与科创板均处于同一分位;纵向与海外市场比较,纳斯达克100指数剔除纳斯达克头部30家公司后剩余的股票的估值也近80倍。科技创新型的公司估值偏高放眼全球似乎是常态,若是这些公司都不能获得更高的估值,那如何吸引资本参与科创企业的发展。

08

传统静态估值的方式更适用于衡量稳定增长型的企业,并不完全适用于科创企业。科创企业更多的是靠业绩爆发式的增长,而业绩爆发是很难通过传统PE业绩外推方法得到它合理的估值。投资科创板其实是基于未来的投资。短期的盈利和估值并不是投资科技股的主要矛盾,我们更看重的是科技股的成长性和未来空间。

09

科技领域的竞争是残酷的,技术迭代很快,最终能够胜出的只是少数。纳斯达克市场上有成百上千的上市公司,但最终你能想到的伟大科技企业可能不超过20个。同时,科创板个股的技术门槛高、估值难度大,无论对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挑选难度都很大。通过个股投资科创板的方式胜率相对较低。

10

指数化投资的好处在于,它通过一篮子股票,一定程度分散了个股风险;同时,通过自带的“优胜劣汰”机制,将优质的科技创新企业推向资本市场顶峰,让投资者既能降低参与科创板的风险,也能享受到科创企业成果的市场回报,提高科技股投资的胜率。

11

目前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股票需要满足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超过50万元和2年投资经验的条件。科创板ETF的推出,大幅降低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投资的门槛,丰富了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的投资工具。

12

ETF的特点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宜长、宜短、宜快、宜慢。所谓“宜长”是指投资者可以把它作为资产配置的底仓长期持有;“宜短”是指ETF的费率,包括持有环节的费率以及交易环节的费率都比较低,可以进行短期交易的择时操作;“宜快宜慢”是指ETF的交易速度比传统的股票型基金交易速度会更快。

投科创板,「指」投科创板ETF

9月22日 发售1天[大笑][心心]

 #欧美股市集体重挫#    #投科创板就投科创板ETF#   

 $科创50(SH000688)$    $晶丰明源(SH688368)$    $金山办公(SH688111)$   

风险提示: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详情请参阅相关法律文件。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全部讨论

2020-09-22 20:44

比例配售没有配上的资金,什么时间能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