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电动车提4倍关税,回旋镖也许最终会打到特斯拉身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月14日,靴子落地,美国宣布对18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就包括了最近关注度非常高的电动汽车和锂电池。

在美国这次行动之前,美国进口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仅为25%,这次调整之后提升为100%。与此同时,所有进口到美国的汽车还将征收2.5%的额外关税。

这个动作相当大,那么将会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什么影响呢?

电动汽车,是目前中美两国竞争的重点领域。中国、美国、欧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三大重镇。过去10年时间里,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前两名就是来自中国的比亚迪和来自美国的特斯拉,其它国家很难与中美竞争。

美国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原始开始的目很简单,那就是提高中国电动汽车在美国的售价,削弱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力,为美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赢得时间。特斯拉CEO马斯克早就说过,除了贸易壁垒,没有什么能挡得住中国电动汽车。

因此美国一次性把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变为原来的四倍,可以说是来势汹汹。站在美国的角度来说,这无可厚非,关税的确是打击中国电动汽车的一种武器。

但问题是,这是一次典型的虚空打靶,因为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少得可怜。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新能源乘用车仅为1.9万辆,占出口总量仅1%,2024年第一季度这个比例又下滑到了0.7%。

不仅如此,比亚迪等中国新能源厂商早就声明放弃美国市场。有华为的前车之鉴,国产厂商已经不太愿意直接跟美国打交道了。到目前为止,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电动汽车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比亚迪的那些电动大巴,但这对比亚迪的影响微乎其微。

中国电动汽车并不怎么向美国出口电动汽车,美国却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惊人的关税,这是美国的一种滑稽的政治游戏。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不靠美国市场,照样在全球其它市场做得风生水起,美国那边搞出什么动作,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并不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美国的这个政策,受影响最大的,其实并不是中国厂商,而是特斯拉

因为加征关税无法影响到原本就放弃美国市场的中国厂商,这一点美国也是知道的;但这次的加税政策不单单是针对电动汽车,还针对动力电池。根据美国官方的声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动力电池关税也从7.5%提升到了25%。

然而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动力电池也非常少。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厂商,但它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占比仅为个位数。从理论上来说,动力电池领域美国也是虚空打靶。

不过,如果美国接下来出台进一步的政策,例如禁止搭载了中国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在美国市场销售,就会给特斯拉带来不小的麻烦。宁德时代是特斯拉主要的电池供应商,双方的合作从2020年就已经开始了,关系一直都比较稳定。如果宁德时代的电池被禁,将会给特斯拉带来很大的困扰。

现在的特斯拉,正处于泥潭之中。2024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累计交付量仅为38.6万辆,同比下跌8.5%,跌回了2022年下半年的水平;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特斯拉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仅为7.5%,已经不及吉利汽车

与此同时,特斯拉在全球的生产体系也遇到了很大的困扰。在美国的超级工厂进展不及预期,在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也是麻烦不断,前段时间又遭遇了上千当地环保人士的抗议,马斯克被迫从中国进口零部件,运到柏林工厂进行组装。事实证明,“中国行,我也行”是一种幻觉,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达不到中国的生产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最需要的就是稳定的供应链,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如果美国接下来针对中国电池出台更严厉的制裁措施,特斯拉将会受到严重冲击。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汽车消费大国。按理说,这样的市场,不会被积极进取的中国厂商放弃。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在进军美国市场这个问题上,中国厂商很早就直接宣布“躺平”。比亚迪已经是连续两年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但它在美国市场的存在感几乎为零。实际上,中国厂商已经基本做好了放弃美国市场的准备,与其像华为一样被突然袭击,还不如直接放弃。

也就是说,这对中国厂商并不能造成什么重大损失,没有美国市场,它们也活得很好。中国主流厂商都有一套自己的核心技术,同时还有完整的本土产业链,并不害怕美国搞出来的那些小动作。倒是特斯拉,它应该想想,如何应对美国的疯狂政策。中国占了全球60%的新能源市场份额、超过60%的动力电池份额、超过半的激光雷达份额,这种优势将会长期持续。美国虚空打靶,只会让自己变成新能源时代的孤岛,错过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