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酒还是良药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12月19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受让12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格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约2.71亿股股份(占格力钛总股本的24.54%)的方式增持格力钛,交易作价约10.15亿元,对格力钛全部股权的估值约为41.36亿元。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控制格力钛总股本72.47%的表决权,其中直接持有格力钛55.01%的股份,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安排拥有董明珠持有的格力钛约1.93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占格力钛总股本的17.46%)。
受此消息影响,12月20日开盘后,格力电器股价就不断下跌,截至当天收盘时格力电器下跌7.09%,一天之内市值缩水133亿。
为什么外界对于此次格力电器增持格力钛这么敏感?主要原因是质疑格力钛盈利前景不明朗,普遍认为格力钛并非是一块优质资产,这一点从过往几年格力钛即原珠海银隆增长乏力,持续亏损折射出来。不是优质资产却非要收购,现在还要增持,未来还会继续增持,显然是不把格力电器广大投资者利益当回事,就是为某些人错误决策买单。
除此以外,外界也认为格力电器想通过格力钛实现多元化是一条错误的路径,就如同当年做手机一样。但同时认为多元化是格力必须要走的路,这一点不容置疑,问题在于,格力电器多元化的路径选择有大问题,几乎所有布局的非家电业务都不成功,这一点格力必须深刻反思,否则还会一错再错。
那格力电器为什么在外界如此不看好的情况下,坚持增持格力钛的股份呢?难道真的如外界所言,仅仅是为了满足董明珠的造车梦吗?原因确实没有那么简单。
原因之一:增持格力钛是延长格力产业链的战略举措。
在今年6月举办的格力电器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董明珠表示:“如果没有格力钛的技术,那我们的光储空也是没法实现的。而且格力钛为我们在汽车领域的市场开拓了一个通道,例如汽车空调、压缩机、电控、电容等等。过去我们和很多汽车行业的客户打交道,发现想把我们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卖出去难上加难。但有了格力钛这个平台,我们就能对汽车空调等产品的适应能力进行检验,从而打通新的空间,将我们的产业链拉长了很多”。
原因之二:增持格力钛是基于对新能源行业的长期信心,坚定推进实施新能源战略。
经过多年发展,格力的新能源业务正在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不断扩大版图,逐步成为格力多元化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依托于在空调领域的技术深耕,格力开创性研发出光伏(储)空调系统,在“光储直柔”一体化的零碳能源新生态中,格力钛的储能及电池产品无疑扮演关键角色;在储能领域,格力钛的家用储能系统、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柜式储能系统、光伏并离网储能系统等多种储能产品为工业调峰、电网调频、通信基站、数据中心、轨道交通、风光消纳、商业综合体等储能领域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其中将与格力电器的光伏逆变、新能源控制器、电子器件芯片等产品形成优势互补与深度协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格力钛已布局新能源商用车、专用车,以及涵盖锂电池材料、锂电池、模组/PACK、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产品链与格力电器的车用电机、电机控制器、车用空调及电子器件也将优势互补。
作为布局新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格力电器增持格力钛股份,使格力钛的战略重要性与持股比例更加匹配。
原因之三:增持格力钛是对格力钛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021年10月,格力钛成为格力电器控股子公司后,经营情况持续好转。2022年度,格力钛实现营业收入25.87亿元、毛利润4.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69%、230.20%。2023年1—6月,格力钛实现营业收入14.40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3.31%。在净利润层面,格力钛2022年度净亏损19.05亿元,2023年1—6月净亏损1.71亿元。同时截至2023年6月30日,格力钛资产总额为243.11亿元,负债总额为242.45亿元,净资产为0.66亿元。此外,格力三季报显示,格力钛仍涉及一项与阳光保险的诉讼案件,由于2015年的“业绩对赌”未达标,阳光保险诉求补偿共11.5亿余元,该案仍处于等待仲裁庭调查取证及裁决阶段,格力钛需要承担的诉讼金额尚无法估计。
尽管格力钛还存在诸多风险,但格力电器认为:格力钛的经营情况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业务规模、毛利情况都出现了较大提升,增持后有助于公司加强对格力钛的管理与控制,降低内部管理成本。
此次增持格力钛事件,短期内被市场解读成了利空,认为是格力电器喝下的一杯毒酒,会影响自身的主营业务。
但从长期看,如果格力电器实现其在新能源的战略布局,格力钛能提供核心的技术支持,那这次的增持也有可能成为一剂良药,实现格力多年未成功的多元化之路,到那时,格力电器极有可能焕发第二春,又一次引领新一代空调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