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当下困局的揣测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自10月以来,国内CPI已连续出现负增长,且负增长的速度还在加大,11月达到了-0.5%。
CPI的数据,意味事实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也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在减少。尽管从表面上看,国家的信贷政策看是放松的,但M1与M2的剪刀差始终比较大,说明名义上的货币供应量并没有向物价水平反映的那样减少,但实际进入流通环节的货币总量在减少,这表明企业的借贷意愿和需求下降,居民的消费意愿下降。如果任由物价持续负增长,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进入了通货紧缩,对经济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因此,当下的中国经济不是防止通货膨胀,而是要避免通货紧缩。CPI的连续负增长,也会让中国人民银行重新审视货币政策的精准度。
当前的情形,企业端可能是因为借贷的成本下降不多,用借贷的资金扩大经营,盈利的确定性不高,另外则是产品的需求量上升不明显,投入资金扩大生产的需求不大,盲目借贷扩大生产,不符合市场规律,实现盈利目标的难度极大。居民端,因为收入增长前景不明,不敢多花钱,宁愿将钱留着过冬,以降低未来的家庭风险,这也是国内居民存款大幅增加的原因,更是房地产政策持续放松,房子依然难卖的主要原因。这似乎已成为了一个死结,由于国人消费意愿不强,内需不足,导致企业开工不足,从而使国人的收入无法增加,又更加不敢消费。
如何打破这一现状,从当前的情况看,可能有以下几条途径。一是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带头花钱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让一部分企业发展起来,让一部人增加收入,促进资金流动起来;二是继续降低企业的借贷成本,让企业通过低成本资金来发展,从而增强就业,提升老百姓的收入,拉动消费;三是继续实施减税让利。让利于企业、个人,减轻企业、个体经营者的经营负担,鼓励更多的人创业,从而提振经济,增强信心。四是增大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这就需要央行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而且应实施全面降准,而不是定向降准。如此一来,才能让银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放贷。
作为万业之母的银行如果无法实现盈利,无法将资金有效投放到市场,那对经济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对于银行而言,要解决当下因净息差减小而引发的盈利下降,就只有通过扩大营收这条路了,而资金作为银行的生产原料,其多寡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营收的大小。如果央行实施降准,那释放出来的存款准备金就会转化为银行的生产原料,这部分资金量有多大,那就取决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幅度。就当前的CPI数据,如果央行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估计不会小于50个基点。
至于央行何时会实施降准,就当下的时点来看,年底前大概率不会。要实施降准,极大的概率会在2024年第一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