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选择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是选择成长股好,还是价值股好。
关于这一问题,《股市长线法宝》的作者西格尔教授认为:股息是投资者收益的关键驱动因素,如果将收到的股息用于再投资,获得的高股息股票的数量将远远大于低股息股票的数量,相对而言,高股息股票的市盈率都会低于低股息率股票,这就导致其净收益率大大高于低股息股票的净收益率。显然,西格尔教授认为选择价值股(高股息率股票)会比选择成长股(低股息率股票)取得更高的收益。
在A股中,价值股与成长股的情况同样如此。长期而言,价值股的股息率高、市盈率低,比如银行、保险股。而成长股的市盈率高、股息率低,比如科技、医药股。
同样的投资金额用于买入两种风格的股票,最终的结果可能会与大多数人想像的结果不一样。尽管价值股增长有限,但由于其市盈率低、股息高,一般在购入时不用支付过高的价格,价值往往会高于价格,如果再将每年的股息用于再投资,长期累积,那拥有的股票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价格。价值回归是投资市场不变的规律,所以股票的价值与价格总会出现统一的时候,这时,投资者就会获得巨大的投资收益。相反,当投资者购入成长股时,由于市盈率高、股息低,支付的价格往往会高于价值。而由于后续收入的股息少,即使用于再投入,所购股票的数量也不多。长期累积下来,投资者拥有的股票价格可能会远远高于价值。由于价值回归,当价格向价值靠拢时,其实际的投资收益往往会大大低于投资高股息股票的收益。
那为什么价值型股票表现优于成长性股票呢?希格尔教授认为,原因之一就在于用来概括一支股票风险的贝塔值可能过于片面。在一个动态的经济中,由于实际利率的变化是投资者面临的机会也会变化,而股票价格就会因为人们对实际利率变化做出的反应而发生变化。另外,当人们在面对盈利迅速增长的公司股票时,往往会过度兴奋,从而会将股价哄抬过高,最终偏离股票价值,也就是行为的不理性会导致成长股出现泡沫,而当成长股的泡沫增长速度下降时,投资者也会做出过度反应,股价又会被压的很低。
如果将中国想象成一家公司,过去的40年,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成长型公司,但中国的投资者的表现乏善可陈,A股的市值尽管有了一定的增长,但却始终在3000点附近徘徊,其根本原因就在于A股的总体价格过高。因此,一味购买成长型股票的投资者往往很难取得好的投资收益,相反,那些人耐得住寂寞,购买价值型股票的投资者则赚得盆满钵满,笑到了最后。
而在分辨一只股票是价值型还是成长型时,投资者必须明白:决定股票属性的关键在于该股票相对于企业价值的某些基本面指标(如盈利和股息等)的市场价值。因此,成长型股票与价值型股票是相对而言的,不会一成不变。比如,人们往往会认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具有高速成长的潜力,就会将其归为成长型公司,但到该公司所在的行业失去投资者的宠爱时,比如2000年科技股泡沫后,即便是优质的科技公司也会以低于其基本面的价格出售,该股票就会变成价值型股票。
历史数据表明,价值型股票在除了超级牛市的阶段,其他时间都会表现得比成长型股票更好,而A股是一个牛短熊长的市场,这就意味着价值型股票会有80%以上的时间会表现得更优秀,而投资做的就是大概率的事,所以,选择投资价值型股票应该就是投资者的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