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视角下的生物多样性成为全球共同挑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摘要:生物多样性作为ESG框架的核心实践,缓解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共同挑战。我国在此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各类国际行动,携手各国共同推动目标达成。

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框架中的核心实践,是社会责任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鉴于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当前这一任务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在此过程中,我国担任了重要的角色,积极携手世界各国政体,共同推动目标的达成。

SDGs生物多样性保护

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生物多样性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和目标本身的一部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对于所有17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都直接或间接地有所贡献,涉及到的目标包括13气候行动、14水下生物和15陆地生物;特别是目标15陆地生物强调了促进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被明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目标15专门针对生物多样性和陆地生命,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如终止砍伐森林、恢复退化的森林和土地、保护山地生态系统等。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

COP15,即《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2022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是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会议,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合理利用资源,COP15由中国担任主席、加拿大主办。COP15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一主题强调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该大会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于2021年在中国昆明成功举行,第二阶段则在2022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成功举办。中国作为大会主席国,引领和推动了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最重要的预期成果“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GBF)。

GBF旨在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恢复生态系统、保护原住民权利。GBF由四项保护自然的全球首要目标组成(“昆明-蒙特利尔2050年全球目标”),包括:在2050年内停止人为导致的濒危物种灭绝,并将所有物种的灭绝速度降低十倍;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生物多样性,以确保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得到重视、维持和加强;公平分享利用遗传资源及其数字序列信息的惠益;让所有缔约方,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都具备实施GBF的适当手段。

GBF还制定了到2030年要实现的23个目标,包括:规划和管理所有领域以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恢复30%的退化生态系统;确保到2030年至少30%的陆地和内陆水域以及海洋和沿海地区,特别是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特别重要的地区,得到有效保护和基于区域的保护措施;将外来入侵物种的引入减少50%并尽量减少其影响;将污染减少到不损害生物多样性的水平;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各级决策;每年从各种来源筹集2,000亿美元用于生物多样性,其中包括通过国际融资筹集300亿美元等。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已经在国内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国建立了全面而健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机制,确保各项保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同时,我国还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政策体系,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2011年,我国正式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指导“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发布并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及22个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近十年来,我国已经颁布并修订了包括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种子法、湿地法、长江保护法和生物安全法在内的20多部相关法律法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2020年发布《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6%,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湿地保护率提高到60%,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18%以上,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等目标。

此外,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行动,在主持完COP15大会之后,于2024年1月,正式出台了备受关注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这是我国对2022年12月于COP15正式通过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及时且全面的回应。其中,明确了2030年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部署、四大优先领域以及多项优先行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1+N”政策体系雏形初现;“1”便是此次出台的这份重要文件,“N”则包括资源、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以及具体行业的生物多样性治理方案。

此外,在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领域,我国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实绩,其中以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尤为突出。长江大保护战略实施8年多以来,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生态保护修复系统得到了全面推进。通过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加强对长江岸线、非法码头和非法采砂的治理,开展小水电清理工作,以及实施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和河湖湿地保护等修复工程,长江流域已经重现了“水清岸绿、鱼跃鸟飞”的美丽景象。自全面禁渔实施以来,长江鱼类资源量和生物多样性已展现出积极的恢复态势。然而,长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水平仍相对较低。

展望未来,我国将坚定不移地遵循大保护战略及“1+N”政策体系,持续不断地推进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工作,以确保这一重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决心和实力,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