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转型高处不胜寒? BBA豪华车三强利润增长均遇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郭有信 3月22日,德国豪华车制造商宝马集团发布了2016年度财报,这是豪华车三强(德国戴姆勒、宝马集团、奥迪)中最后一家发布财务报表的企业。在它之前,戴姆勒集团和奥迪发布了2016年年报。尽管在2016年,宝马失去了“豪华车全球销量第一”这个雄踞多年的宝座,但从利润率来看,宝马的业绩表现依然可观,在盈利能力等方面依旧领先于对手。

2016年,宝马集团全球汽车销量达到2367603辆,同比增长5.3%(2015年:2247485辆),创下了历史新纪录。2016年,宝马集团收入再创纪录,达到941.63亿欧元,同比增长2.2%(2015年:921.75亿欧元),这个数字是宝马在2005年(466.56亿欧元)时候的两倍。

作为对比,取代宝马成为豪华车第一的戴姆勒集团在2016年的业绩表现是,首次达到约300万辆,同比增长5%,营业额增长3%,达1533亿欧元(2015年1495亿欧元)。而奥迪相对于这两个实力对手,业绩不太乐观——受到中国市场放缓和排放门事件影响,奥迪的业绩相对而言不太好看,其2016年全球营收59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4500亿元),这一数字比2015年同期仅微增了1.5%,但是奥迪的营收依然达到了历史新高。

从数字上来看,除了奥迪,似乎戴姆勒和宝马集团都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首先来说,应该强调的是,奥迪这个财务年表现并不弱。其次,奔驰尽管登顶,但是其盈利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第三,宝马靓丽财务报表背后有阴影,其未来的盈利可能会受到较大挑战。而综合来看,这三大豪华车整体盈利能力在减弱,行业景气度或者说收入来源需要改变,进行多元化改革。

奥迪在2016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销售回报率为8.2%,比2015年的8.8%下滑0.6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8%-10%的目标利润区间。其中,非经常性损益为18亿欧元,涉及的项目为大众柴油“排放门”事件和高田“气囊门”事件。而奥迪自身的财务能力一如既往地健康。目前,奥迪集团净现金流为2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0亿元),净流动资金提升到17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80亿元)。

其次,宝马并不是完全“闷声发大财”。宝马在今年的业绩通稿中,刻意隐藏了息税前利润变化——这个此前作为宝马衡量企业发展重要指标,表现不佳,其在2016年度息税前利润为93.86亿欧元,下降2.2%。而在2015年和2014年,宝马集团息税前利润(EBIT)分别增长了5.2%和14.3%,这三年宝马的息税前利润变化幅度可以说是直线下降来形容。

另外,从2013年集团营收负增长之后,2014年-2016年这三年中,宝马的息税前利润率基本维持在10%左右,但息税前利润增长速度一直在降低,这三年该数字分别为10.8%,5.2%,4.8%,降幅也比较明显。所以从整体来看,尽管宝马的盈利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其盈利能力实际上是在下滑的,而且趋势很明显。可以看出,宝马这几年同构改善业务结构,提升金融服务等板块对业绩有很大作用,但转型的压力依然很大。

另外,戴姆勒集团还没有真正成为意义上的“王者”。在宝马领先戴姆勒占据世界第一豪华车的时代,宝马基本上做到了在销量和经营业绩上的双重领先,而戴姆勒如今还没能做到。戴姆勒2016年息税前利润保持上年水平,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才约为9.26%,这比2015年有近一个百分点的下降。而其乘用车业务(奔驰)尽管息税前利润达历史最高水平,但息税前利润率为8.8%,和奥迪基本在一个水平线。

从财务数据来看,奔驰宝马奥迪三家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盈利在下降,即便是对去年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的奔驰来说也是一样,传统豪华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制造能力有所下滑。豪华车是汽车市场最先感知到行业变化的高峰细分市场,三大豪华车制造商在经营业绩上的变化,可能预示着全球汽车制造商在未来都将面临着转型压力和业绩多元化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