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国谈推动药品“降价不降质” 负责任药企亦是贡献者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2024年,以仿制药集中带量采购、创新药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为突破口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第6年。在行业内,上述两大改革举措被称为集采、国谈,过去5年时间,集采国谈让我国的用药结构“腾笼换鸟”。

长期以来,我国处方药品市场的结构呈现“二八分化”,作为仿制药大国,我国仿制药用量占比80%,金额占比亦高达80%;创新专利药用量占比不足5%,金额占比不到10%。业内专家直言,这样的用药结构让绝大部分费用花费在仿制药甚至未过评药品上,既没有让患者吃上高质量药品和最新的好药,又没有费用空间切实支持医药企业创新。

2018年新设的国家医疗保障局,以集采国谈为突破口,综合运用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推动我国用药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扭转。一方面,国采仿制药“费降量增”,前八批集采药品的采购总金额从2019年的3486.6亿元降至2023年的1862.2亿元。与此同时,通过国谈进入医保的药品采购总金额,则从2019年的494亿元升至2023年的1389亿元。

如今,集采国谈改革让老百姓用药“降价不降质”,创新药品可及、可负担的目标也正逐步实现,在此过程中,众多积极拥抱改革,以高质量药品满足医疗用药需求的负责任药企,亦是助力改革成功的一份子。

2022年12月,在广东省的药品带量采购中,科伦药业旗下的一款化疗常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给出了每盒114.8元的最低价,较780元的最高有效申报价格降低85.28%。有业内人士测算,该药品以2017年的5728元每盒(进口药)单价计算,年治疗费用将达到27.50万元,而以本次科伦药业报价的114.8元每盒计算,年治疗费用仅为5510元。

这款化疗用药的惊人降价,以及为众多患者减轻的经济负担,不仅是集采国谈改革效果的缩影,亦是秉持“科学求真、伦理求善”宗旨的科伦药业践行责任药企理念的缩影。

集采国谈实施5年,科伦药业共计47个品种、69个品规中选全国药品带量采购项目,产品领域涉及抗感染、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类风关、精神、麻醉镇痛、骨质疏松、营养等多个慢病及重大疾病治疗领域,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高于国家带量采购平均水平。科伦首仿上市的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葡萄糖注射液上市后,积极投标成功中选第八批国家集采,成为首个中选国家集采的即配型粉液双室袋产品,进一步提升了新型制剂的临床可及性。

这些产品的成功准入,不仅让科伦药业做实了国内仿制药研发龙头企业和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头部供应商的地位,也使科伦成为为健康中国长久助力的重要一份子。

截至2023年末,科伦药业共有308个产品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化药293个,中成药15个;按甲乙分类,甲类125个,乙类183个。在2022、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中,共有18个创新品种新增至国家医保谈判(竞价)目录。其中DPP-4i类口服降糖药氢溴酸替格列汀片降价幅度高达75%。

科伦集团旗下共有三家上市公司,除了主供大容量注射剂和高质量仿制药的科伦药业外,聚焦全球领先水平创新药的科伦博泰生物,以及主攻抗生素中间体,不断扩展合成生物版图的川宁生物,在实现用药可及、可负担方面亦作出了各自的成绩。

科伦博泰生物一直致力于肿瘤学、免疫学等领域创新药物的研发,其中包括两款核心产品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即将率先上市的核心产品SKB264(MK-2870,商品名:佳泰莱)用于治疗相关乳腺癌(TNBC),则有望成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TROP2-ADC。

川宁生物则是中国乃至全球抗生素产业链中少数几家中间体生产企业,利用新疆伊犁地区的地理、资源及区位优势,川宁生物得以从多维度降低抗生素中间体的生产成本,进而使整个抗生素产业链降价提质成为可能。

事实上,在国家推进集采国谈之初,决策层就提出“合理的药价”在世界各国往往含有兼顾价格、质量的含义,在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居民买得起、企业有利润、医保可承受”是各国药品博弈定价的通用法则。但在实践中,常常发生因制药企业因利润低不愿生产,或是因工艺质量要求高无法生产,而出现药品短缺的情况。

近期,负责拟订药品质量标准和指南的NGO美国药典委员会(USP)发布年度药品短缺报告(《USP Annual Drug Shortages Report:Economic factors underpin 2023 shortages》)。据报告,十年来,药品短缺数量增加,2023年达到125种,其中34种是新出现的短缺,约占三分之一,只有4种在年内得到解决。

该报告指出,价格低廉、制造复杂性、地理集中度、由监管机构检查或企业召回暴露出的质量问题等四个因素,最有可能会导致药品更容易出现短缺。

在国内,近年来低价、急抢救、妇儿专科相关领域用药短缺的新闻也常常见诸报端,如抗早产类药物硫酸镁注射液,一再出现在多省市短缺药榜首位置,也使得药价一度飙升。2023年科伦药业旗下硫酸镁注射液、葡萄糖酸钙等临床急抢救药品的降幅超90%,妥善化解了部分急抢救药品涨价、供应紧张的局面。

正如科伦药业在2023年度ESG报告中所谈到,将致力于提升医疗可及性,推动普惠医疗发展,通过持续创新和优化产品结构,确保高质量的药品能更广泛地惠及广大患者群体。

全部讨论

创新药动不动8-10年研发周期还可能失败,宁可这合成生物周期较短推升业绩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