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成长“几个节点”的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王国平/文孩子成长有许多节点,包括六岁之前的一些敏感期,也包括后来的独立表现期和青春期等,这些都是有能见度的存在。然而,也有一些很难确定时间点的“节点”,是需要家长特别关注的,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何时知道童话“不真”的?

我曾开玩笑说,每个儿童都是“不太讲理”的文科生,也都是幻想家。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的思维很发散,缺少理性认知的基础。

于是,童话和神话故事便成了儿童的最爱,这是因为他们不懂“眼见为实”。所以,听着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看着熊大熊二这俩动物和光头强说着人话时,儿童根本不去质疑,只是接纳了童话带来的美好和快乐,继续着自己的幻想。

儿童究竟是何时知道童话和神话故事不是真事的,没有定论。但是,即便儿童“懂事”了,也不等于不喜欢听童话和神话故事,甚至长大成人,依然喜欢,喜欢的理由依旧,故事里有美好。

所以,在儿童那里,童话没有戛然而止的节点,只有伴随成长的延续期。

二、何时学会说谎的?

儿童是纯真的,没有成人的一些“歪歪心思”,也不像成人那样会说假话和常说假话。尤其是低幼儿时期,若环境没有“人文污染”,父母之间以真诚相待,亲子之间“不哄骗”孩子,则孩子们的纯真会保鲜得更久一些。

至于父母对孩子那些善意的欺骗,对儿童的效果也未必是善意。所以,儿童何时学会了说谎,主要由父母决定,没有固定的时间界定。

三、成人始于何时?

古人标志成人的礼数称作冠笄礼,男性以18岁为冠礼,女性15岁为笄礼。现代不然,男女平等了,都以18岁为成人礼。

然而,这些都是概念之下的意义,许多情况下个体成人的时间点很难确定。比如,常说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就是经验之谈,说得更直白一点,在生存艰难的情形下,儿童担当和懂事早,懂事早就是成人早。

相比之下,当孩子不愁吃穿、生活富足的时候,孩子的成人时间点就不好说了,如果不小心被父母娇惯成“妈宝”,那就说不清何时才能懂事、才能“成人”。

四、童年止于何时?

似乎这个问题与“成人始于何时”是节点对接,其实不是,是两回事,是立场不同。

此处定义的童年以天真快乐、无忧无虑为界定,如此下来,许多中国儿童到了小学后,背上作业和考试啦,以及校外培训班这三座大山之后,还有快乐和无忧无虑可谈吗?甚至,有些家长们为了制造神童,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名义,以“做人上人”为目的,及早把孩子送进了“内卷战场”。

于是乎,童年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