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科技终止8.9亿天然香料建设项目 一季度净利同比下滑335.15%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经观能源

编辑/樊昭

5月13日,兄弟科技(002562)发布公告,正式宣布终止年产30000吨天然香料建设项目。据悉,该项目于2022年4月已实际停止实施,但在项目推进停止两年后,兄弟科技才正式发布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兄弟科技成立于1991年,业务覆盖医药食品及特种化学品领域,其中医药食品主要包括维生素、香精香料、医药等相关产品,特种化学品主要包括皮革化学品、铬盐等相关产品。

项目停止两年后发布终止公告

2020年4月,兄弟科技公布了一项定向增发计划,计划筹集12亿元人民币。这笔资金中,8.9亿元计划用于建设一个年产3万吨的天然香料生产项目,8000万元将被用于兄弟科技研究院的建设项目。另外,还有2.32亿元计划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根据规划,该项目的建设周期为三年,一旦全面投入运营,预计在第一年就能实现15.31亿元的年销售收入和2.06亿元的净利润,税后总投资收益率达到23.2%,投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预计为5.4年。

2021年,兄弟科技完成的定向增发实际募集到了5.43亿元,发行对象包括兴证基金、国泰君安(601211)、财通基金等机构,但这个数额低于最初的预期,这笔资金也全部投入到前文提到的香料生产项目中。按照兄弟科技此前规划,此次定增资金投向公司主营业务,将有助于扩大收入规模、提高持续盈利能力。

然而,2022年4月,在离项目竣工仅剩一年时间时,兄弟科技却宣布对该募集资金的用途进行调整,将其用于“年产2万吨苯二酚和3.11万吨苯二酚衍生物建设项目的第二期工程”,原募投项目中止实施。

对于此次调整变化,兄弟科技解释称,天然香料项目计划使用的核心原材料“脂松节油”的市场价格持续上涨,预计会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显著影响。考虑到长期战略规划及资金的使用效率,决定进行上述调整。

但根据和讯网报道,脂松节油原料价格于2017年已呈现明显上涨趋势,远早于兄弟科技天然香料项目启动日期。此外,该项目所预计每年“脂松节油”需求量约 3万吨,而江西当地就具备约2万吨的供应能力。

兄弟科技多次表示脂松节油价格上涨是项目终止的重要原因,说明其在定增时并未充分考虑原材料价格变动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多元化经营未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2月,兄弟科技在上述定增项目尚未完工之时,再次调整经营重心并发布定增公告,计划募资不超过8亿元,其中5.6亿元用于年产1150吨碘造影剂原料药建设项目,2.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由于报告期内,兄弟科技经营业绩发生大幅下滑,此次定增报告发布后,深交所对其进行了两轮问询,募投项目合理性再度遭到质疑。

此外,在医疗健康领域,兄弟科技在海宁筹划三年拟投资25亿的医药产业基地,也于今年1月宣告终止。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兄弟科技与海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拟由兄弟科技全资子公司浙江兄弟药业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计划总投资25亿元建成医药产业基地。

但在2024年1月31日,兄弟科技发布公告称,根据海宁市对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最新定位及产业政策的调整,原《投资协议》客观上无法继续履行,经友好协商双方拟终止原《投资协议》。

经营业绩波动剧烈 债务规模已突破16亿

兄弟科技于2011年3月登陆深交所,主营业务主要由维生素、香精香料、铬盐、皮革化学品构成。

自2018年开始,兄弟科技的经营业绩开始进入显著波动阶段。

具体来看,兄弟科技2018年营收14.15亿元,但净利润仅为0.22亿元,同比暴跌94.59%。

2019年,营收继续下滑至12.58亿元,但净利润又提高到0.44亿元,同比激增100.88%。

2020年,营收19.19亿元,但净利润仅为0.28亿元,同比下跌36.04%。

2021年,营收显著增长至27.33亿元,但净利润仍保持在0.28亿元,与去年保持不变。

2022年,营收34.11亿元,净利润大幅上升至3.06亿元,同比增加978.35%。

2023年,营收大幅下降至28.21亿元,同比下降17.30%,净利润由盈转亏至-1.75亿元,同比下降157.43%;扣非净利润为-2.33亿元,同比下降179.84%。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0亿元,同比增长21.31%,但净利润亏损0.25亿元,依旧延续2023年以来的亏损趋势,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35.15%。

从过往经营情况来看,兄弟科技多个年度的营收变动与净利润变动趋势相背离。增收不增利的情况频繁出现,这也让市场对其长期盈利能力产生质疑。

此外,兄弟科技在经历2023年亏损后,财务压力显著增加,截止2023年报告期末,债务规模已超过16亿元。

结语

兄弟科技近年来业绩波动剧烈、募投项目频遭问询、重大项目多次终止,说明了其在多元化产业布局过程中,出现了“多”而不“强”的问题。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时,多元化布局未能发挥应有的风险化解作用。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未来需要更加注重企业风险控制,提升盈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