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报告:2023年中国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43% 不良贷款率降至1.29%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5月14日,安永发布《中国上市银行2023年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分析了中国58家上市银行的2023年度经营业绩、资产质量、业务发展、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变化。

报告显示,2023年上市银行的经营发展面临挑战:上市银行的净息差已连续四年下降,2023年平均净息差1.69%,较2022年下降了25个基点,利息净收入较2022年下降2.98%,自2017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8.05%。受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的影响,上市银行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8,699.05亿元,同比下降0.98%。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首席合伙人忻怡表示:“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国内上市银行坚持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通过提升运营管理效能、审慎经营、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目标。”

报告指出,虽然2023年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但通过降本增效、加强风险防控降低信贷成本,仍实现了净利润的正增长。净利润合计人民币21,690.47亿元,同比增长1.43%;营业费用同比增长2.17%,增速较上年下降2.22个百分点;信贷成本同比下降8个基点至0.76%,利润表中计提的减值损失同比下降8.82%。其中,不同类型银行的经营业绩分化明显,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受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更大,需要进一步夯实发展根基,增强韧性。

2023年末,上市银行总资产合计人民币2,939,093.62亿元,同比增长11.14%,其中,贷款余额(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值)同比增长10.91%;上市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71%。与此同时,持续减费让利主动压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23年度上市银行贷款收益率较2022年下降0.26个百分点。

此外,在总资产规模上万亿元的上市银行中,2023年有22家银行披露了零售业务AUM(Assetunder management, 资产管理规模)数据,合计AUM余额人民币117.42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0.06万亿元。同时,上市银行不断完善个人养老金服务、丰富养老金产品种类和数量,满足居民养老财富需求;积极践行金融新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

2023年末,49家上市银行披露了绿色贷款情况,绿色贷款余额合计人民币228,931亿元,同比增长40.29%;51家上市银行披露了普惠型贷款情况,贷款余额合计人民币181,880亿元,同比增长28.40%。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高增长市场主管合伙人许旭明表示,上市银行积极践行ESG理念,随着ESG相关法规和标准的逐步完善,对上市银行的ESG治理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报告指出,2023年,上市银行坚持审慎经营,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提升智能化风控水平,资产质量保持稳定。2023年末,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人民币21,600.4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490.95亿元,加权平均不良贷款率从2022年末的1.33%下降至1.29%,其中对公房地产行业贷款加权平均不良率同比上升0.26个百分点至3.80%;加权平均拨备覆盖率为240.10%,较2022年末上升2.39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5.80%,与上年持平。

“尽管房地产行业贷款的风险持续暴露,但上市银行通过持续推进不良资产处置,总体不良贷款率实现稳中有降。同时,上市银行积极通过内外部渠道补充资本,资本充足水平保持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不良贷款与已减值贷款仍存在较大偏离,资产质量仍面临较大压力。”许旭明说。

随着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上市银行的科技投入逐步进入平稳增长期,更加注重科技与业务融合及转型带来的更高质效。2023年,25家上市银行披露了科技投入金额,合计人民币1,970.12亿元;27家上市银行披露了金融科技/信息科技人员数量,相关科技人员合计超14.42万人。根据最近三年均披露了金融科技人员数量的25家上市银行数据计算,科技人员数量占比持续上升,从2021年的5.04%上升至2023年的5.98%。

安永华北区金融服务审计主管合伙人姜长征表示,数智化能力已成为上市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尽管大模型在银行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数据隐私和安全、模型的可解释性、预测的准确性以及伦理法律保护等问题。

忻怡认为,2024年上市银行将面临更多机遇,但不确定性和挑战犹存,上市银行需要稳妥处理好功能性与营利性、规模与效益、防风险与促发展之间关系,统筹兼顾长短期经营目标,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