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书客·牧月拾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云也退/文No.10

《隔离: 防疫安全线的历史与未来》

(美)杰夫·马纳夫/(美)妮古拉·特莉/著涂玮瑛/萧永群/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年3月月

这本书一定会有争议,因为作者的走访调查的记录和分析,看上去不太好支持他们的乐观结论:“不确定性可能意味着机遇,也可能意味着威胁”,“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几乎肯定会更加依赖隔离,而不是逐步解封。”美国人总是批评美国的,两位作者对美国缺乏医疗保健这方面态度很严厉,作为对比,他们充分肯定了中国的防疫站的功效,不过他们不会探讨中国人“惜命”的文化。谈历史的部分增加了很多新知,例如宇航员登月回来后的隔离,以及古早年代的隔离是一种宗教行为,等等。

No.9

《德语犹太流亡者笔下的中国故事》

綦甲福/徐冠群/主编商务印书馆 2024年1月

犹太人的特殊性在于他们天生的多重身份:他们既是犹太人,又是德国人、奥地利人、美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伊拉克人……等等,其中很多人,尤其是德语世界的犹太人,主要来自德国人和奥地利,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犹太人。但在1930年代希特勒上台发动系统性的反犹运动之后,他们不得不作为“犹太人”踏上流亡异地之路。

一部分人来到了当时几乎无政府的上海。一般来说,他们心里都抵触犹太身份,不想把自己看做背井离乡的人,可是从登岸以来,人数清点、住房分配、金钱资助之类的事务,又给他们牢牢贴上了“犹太”“难民”“流亡者”的标记,影响着他们对周围环境的看法和态度。

这本书中收录的犹太流亡者写的文章都很短小,但能反映他们的矛盾心理,他们把注意力投向生活里的小细节,转移内心的焦虑不安。每个人都在竭力寻找有尊严地活下来的方法,但是不同的人的来历和境遇不一,对这座远东城市的认同也大不一样。集子中收录的一组马克斯·莫尔的家信特别有看头,这位有着作家才华的犹太医生,向妻子许诺说一旦在上海立业,就把她和女儿都接过来,可惜他因早逝而未能如愿。

No.8

《人命如何定价: 美国社会衡量生命价值的迷思与不公》

(美)霍华德·史蒂文·弗里德曼/著 方宇/译也人·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3年11月

一场灾难,几多死者,痛苦只是一时,事后的赔偿引起的可能是漫长的折磨,也会有无穷的争议。弗里德曼从“911”写起,他说,那一天的三千多名死者获得的赔偿数额上下差距很大,最“便宜”的赔了25万美元,最高的赔偿金额则是700万美元,这些数字的计算,涉及众多难以梳理清楚的细节,而其中最为根本的一条原则,是成本收益计算。

书中出现最多的词汇是“成本收益”,是“经济学家”以及“厌恶”“厌烦”。经济学家总是使用成本收益原则来判断各种社会事件,付出多大的成本,就该有对等的多少收益,然而在给人命定价这方面,该原则的使用就会使人厌恶。在塌楼中死去的小孩,因为他一直是家中的“负资产”,光吃饭而不能为家里带来经济收益,为此家庭获得的赔偿就较少,而一个年薪可观的对冲基金经理人,因为他支持了全家的优渥生活,为此获得的赔偿就很高,这合理吗?此外,一对第二天就要正式结婚的男女,男人横死于灾难,就因为婚姻尚不存在,未婚妻就无法得到任何赔偿,这合理吗?一个名校高知和一个没什么学历可言的社工人员得到同样金额的赔偿,这合理吗?

虽然这本书写的是美国的事,围绕着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人寿保险体系、司法体系的运行展开讨论,但是议题对我们而言也都很熟悉,毕竟经济社会的运作规则摆在这里,“我的命值多少钱”这一灰色的问题,早晚会遇到。

No.7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 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

(荷)本雅明·范·罗伊/(美)亚当·费恩/著 高虹远/译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3年10月

立法者仅仅通过撰写文本,就希望改变真实的日常行为。但是,无论是印刷文本还是数字文本,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书本上的法律如何变成行动中的法律?这绝非易事。或者换句话讲,为了准确诊断社会问题,就需要将人类行为考虑在内。

这本书并不属于好看的,而且像第五章谈论的“公民服从”之类,看上去也距离中国人太远。然而越是往后,书中的创见就越多,其不是纸上谈兵地说法律制定者应该如何如何,而是探讨例如一个组织内部的成员是如何行为的,以及该如何知晓成员的想法,促成共识和互相理解。不论是企业经营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只要有心,都可以在书中找到有用的案例。

No.6

《蒙古世纪:元代中国的视觉文化(1271—1368)》

(英)马啸鸿/著 赖星睿/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年1月

巨大的杂糅感,是在探究元代文化时的常见感受。根据书中所叙述的视觉艺术材料,我们看不出像汉代、唐代、宋代那样特色比较鲜明的“气象”。元代像一个空间,恰逢那时的艺术家各自展示各自的本领,彼此难以看出呼应和联动,即便有,也不能“代表”元代。王朝的统治者和文人艺术家的关系貌似是彼此“搁置”的。这本书很漂亮,它的杂糅一定不免于批评,然而这种缺憾也标出了一种看待元代,以及看待其他中国朝代的方法。

No.5

 《依然疯狂: 女性作家与女性主义想象》

(美)桑德拉·吉尔伯特 /(美)苏珊·古芭/著 张艳/许敏/译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4年3月

出版界的人都意识到,方今最好卖的也最容易安全出版的是女性主题的书,于是许多匆忙攒起来的稿子,戴一顶涉女的帽子也就出版了。在这种形式下,可信赖的作者就显得难得了,昔日《阁楼上的疯女人》一书的作者,吉尔伯特和古芭,就是这样两位。

这本书看起来不过是对20世纪下半期的“女性主义史”的一次勾述,但写作本身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批评的水平。在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写作中,凯特·米列特的《性政治》一书,正是走的文学批评的路径,《依然疯狂》也是如此,在满目女作家和作品中,看到乌苏拉·K·勒昆、苏珊·桑塔格、托妮·莫瑞森等的名字,会是很兴奋的,不管作者对她们持怎样的评价。作品和作家的经历编织在了一起,体现了成色十足的人文主义精神。而且,此书写于川普上台、分裂主义政治席卷全球之时,今日读来,自能感觉到作者的女性主义立场是有坚实的基础的。

No.4

《游戏与人》

(法)罗歇·凯卢瓦/著 余轶/译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年2月

约翰·赫伊津哈的《游戏的人》虽为开创性之作,但年头较早,的确需要一本凯卢瓦这样的专著来深化这一主题。出于学术写作的惯例,凯卢瓦把游戏分了四种类别:竞争型、机运型、模仿型和眩晕型,从打牌、下棋、碰碰车到赌博,包括一定范围内的打仗,都可以在游戏的视角下进行观照。

他透过游戏的演化来描写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建构到今天的样子的,哪些游戏形态盛行于早期人类之中,哪些又为更为“文明”的社会所采纳。

凯卢瓦的书写比赫伊津哈更加清晰易懂,不无让人眼前一亮的表述。他更是谈论了面具、小丑这类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戴上面具的人,例如萨满巫师,他是真想把自己替换成另一个形象,拥有那个形象的灵魂,还是仅仅为了蒙蔽众人?众人为何又真的会被他催眠?而小丑又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他们对他人的滑稽模仿,究竟是如何取悦他人的?

此书是一本1960年代学术氛围的产物,凯卢瓦似乎过度地把游戏和社会实践联系在了一起,他在谈论游戏参与者需要默认的规则,以及溢出这些规则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破坏,在半个多世纪后看起来会不太着调,如今这类作品的侧重点可能会转移到游戏成瘾的生理学机制等等。但是他探讨化装舞会、狂欢节等活动中人的大脑所处的神经状态,却是给今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No.3

《焚身以火: 第四次中东战争与莱昂纳德·科恩的救赎》

(以)马蒂·弗里德曼/著 高冀蒙/译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4年1月

从加拿大来到以色列,书写以色列当今和过去的种种,马蒂·弗里德曼是个追寻梦想的人,他在各类写作中都提到,自己的闯荡是对命运安排的积极响应。他是听着莱昂纳德·科恩的音乐长大的,在加拿大,科恩一向被视为国宝,而当他在21世纪来到以色列,并在2009年去了科恩的特拉维夫音乐会现场,看到五万人如何为科恩陶醉后,他启动了自己的这一场写作冒险。

1973 年10 月的第二周,“赎罪日战争”爆发,遭突袭的以色列一度陷入绝境,而科恩在此时穿越西奈沙漠来到以军前线。他坐在弹药箱上,和几个军中的音乐人合作演唱,他不是来给以色列鼓劲的,一些人当时甚至不知道他是谁,他只是有意图地“恰好”到此,来感受战场,来获取灵感。

弗里德曼从科恩当时的手稿中取得了大量的内容,尤其是了解了《Lover Lover Lover》这首歌的创作和修改过程。他写了一个深刻的故事,一个即便是从未听过科恩的音乐的读者也会被打动的故事。在战争的一线,科恩对抗着自己心中的部族忠诚,想把歌曲唱给所有的人听,不只是以色列的战士,还包括他们的埃及对手,包括所有卷入其中、受伤和死去的人。

No.2

《乌贼骨: 蒙塔莱诗集》

(意)欧金尼奥·蒙塔莱/著 刘国鹏/译雅众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24年3月

蒙塔莱的诗集中译,值得始终期待。《乌贼骨》的深度和美学品质是很容易被误解的,他不会刻意用典,为意象充填学识,他是抒情的,富于音乐性和色彩的,在他的文字图景中有大海的潮气,柠檬的香味,有突兀的残墙,猛然的枪响,关键还有分秒毫厘之间的注意。

这个最新译本中,诗作的整体性保持得相当好,看不出故意制造的迎合中文读者口味的节奏,也没有对词汇的任何偏俗的使用。蒙塔莱的严肃性完全抗拒“金句摘抄”,并且,如果在他的诗中看到“眼前一亮的比喻”,那绝对是误读和错失。从第一首《柠檬》起,他的声音就是独一无二的,他多用第二人称的诉说、劝诫、表白口吻,但严格地把心事的流露限制在他所处的环境里,任何想要浅薄地“使用”他的表达的人,都应知难而退。

书中所附索尔米的诗评《蒙塔莱一九二五》实在是令人叹服,索尔米所说的“开放式的咸涩的气息令整本诗集芳香四溢”,在中译文中完全再现,真是绝妙好事。

译者刘国鹏在后记里的几句话,也是精到得不由我摘于此:“《乌贼骨》是一组消极而又无法摆脱的诗歌,是一组紧紧攫住我们的‘必然性’的诗歌,它是几乎不给我们留下一线生机,或许也是不留丝毫‘奇迹’‘神迹’的诗歌。”读者应该懂得,好诗所提升的和滋养的,远不只是“欣赏品位”“哲学素养”之类的东西。

No.1

《屏幕上的受苦者》

(德)黑特·史德耶尔/著 乌兰托雅/译新行思·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3月

2024年3月十一二岁的小孩拥有了个人第一个智能手机,第一次使用它,第一次在商品目录里划动,第一次登录社媒账号,第一次发出一张图。这些“第一次”意味着什么,是大人从未想过的。大人每天都在做这些事情,除了“如今生活很便利”“网上什么都有”之外,也不会有更多的反思。但在黑特·史德耶尔眼里,这类行为至少有一种意味:接受和拥抱拟像(影像和图像),远离和遗忘现实。

你购买一样东西,你认同的不是这样东西本身,而是它的图像,当这样东西到手,即便明显“与图像不符”,你也不会怀疑当初看中的图像的“正确”属性。不知不觉,屏幕不再是人与事物之间的介质,屏幕借助图像取代了事物,成为它本身。看看那些面对一个图像不断“打赏”的人,在他们冲动的幻觉里,金钱和屏幕中人一样都是数字化的,它的积累和消耗是从虚无到虚无。“他至少赚到钱了”——今日的人们说起那些聚集了大量口水的网红事物,总会暧昧地来这么一句。此即本书前言里的无情论断:“市场”是唯一的神明,人们忙于生产图像,谋取更大的“变现”机会,同时预期了它们的瞬息即逝。史德耶尔在第一篇文章中把今人的生存状态描绘为“自由坠落”,在第三篇里,她叙述了人们是从何时开始竞相把自己转化为图像这一“被欲望浸透的商品”。我们的孩子生在一个普遍只能感受图像的刺激的社会环境里。不要把史德耶尔的文章低估为愤世嫉俗,如果马克思活在当今,他写出的也会是她这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