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8喜欢:14
其实就是这样的,地产公司上岸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条是换行业,最容易是走老派港房的路,换商业。这条路不是急路,因为商业会沉淀大量资金,还有经营不善风险,一旦不是在行业鼎盛期激流勇退,很可能就被埋了,世茂集团,合景泰富这些就是例子,甚至感觉转型已经很充分的宝龙都没逃过违约的下场,龙湖集团,新城控股,合生创展集团等现在也都在边上挣扎,很险,包括万达。
另一条是加快周转置换,这条路不好走,其实目前也就$滨江集团(SZ002244)$ 走的比较好,这需要极强的产品力和严格的投拓纪律。说实话,走这条路的还有很多,就是这两年积极拿地的,希望用新的低价利润地去置换19-21年拿的烂地。$保利发展(SH600048)$ 以及他的小弟保利置业集团,民企的$绿城中国(03900)$ 也在尝试走这条路行,包括万科企业,金地集团。这条路有一个关键就是,地产什么时候回暖,事实上2022年央企拿地还很积极,但去年下半年起全都收缩了,因为根本看不到头,新拿的地又成了负担。所以,产品力相对没有那么强的万科,金地也逐步出现了问题,保利其实主要靠爹,以他的土储数量,行业调整其实是最难受的。
我个人还是喜欢完成转型的,目前看最稳的肯定是华润置地,而且好像也不是很贵了。再就是我自己的持仓新城发展,明确能看到地产出清,商业接力的节奏,也就是不管地产是否回暖,新城大概率都能上岸,这种节奏我在龙湖和万科还看不到。龙湖现在高毛利的天街业务才100多亿收入,剩下的100亿经营业务是低毛利的物业和公寓。万科也是,印象城其实没多少收入,什么物流泊寓的都不是很赚现金流。整体经营产生的现金流相比地产债务包袱还是太大了。只能说龙湖万科还是比较能抗,还能抗个2年左右,但如果地产一直不回暖,最终还是会被打败,所以还要看这两年的市场情况。

热门回复

建议你去看看倪某人前几天的谈话,然后深入思考,就知道能够熬过逆周期的,只有央国企和极少量的民企,剩下的该破产破产,该重组重组。但在破或重的同时,还要完成保交楼,否则可能有牢狱之灾。所以,现在分析房地产企业,无需看基本面或商业模式,只需要看所有制成分和债务情况,大致就得出“九成上市民企不能投资”的结论。

曾经,只是房地产行业本身的问题,但现在已经蔓延开去,演变成了经济问题,甚至是投资和消费信心的问题,继而变成了通缩挑战的问题。本只是纤芥之疾,因不断用药不当,慢慢扩散和严重起来。现在的地产行业已经不是行业本身的问题了。而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所以,除非万科有更高层次信用的背书,否则能否存活成疑。万科作为龙头尚且如此,试问再谈其他比万科弱的多的民企更多细节,又有何现实意义?

宝龙是短期扩张快了,宝龙自持收租物业比例是最高的,比净资产还高

哈哈哈,如果我是这个行业的ld,我断不会让行业发展到今天如斯局面。且,我只是理解ld的原话的推论,你挑战我没意义。

部长的原话是让一部分违法乱纪的企业破产,让资不抵债的企业重组,一视同仁给所有性质企业提供合理融资,保障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可没说要区分国企民企。

幸好你不是领导,什么只剩国企和少量民企,失业人数超4亿,然后一堆人上你家吃饭

讲话我看了啊,万科难道不是属于那少数应该活下来的民企么,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大笑],不出意外危机会慢慢移向保利,这么大规模的行业,势大力沉,哪里是这不痛不痒的调控能兜住的。

滨江暂时是狗屎运,杭州房产掉头向下,死死也是极快的

宝龙太可惜了。

#内房淘金# [很赞]
恐怕扛不住两年,回暖也别太指望了,只有降价才是出路。房产真是太贵了,掏空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