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召开座谈会,经济学家华生给出四条建议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4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蔡越坤2月19日晚间,“证监会官发布”最新消息显示,春节假期一结束,2月18日至19日,证监会召开一系列座谈会,会议由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和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主持。多位专家学者受邀参加座谈会,并建言献策。

2月21日,参与上述座谈会的经济学家华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会上主要谈了六点,在机制上采取可操作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有四个建议:

第一,证券市场的入口。这就是要守住高门槛的注册制大门。学生入学都要注册,北大、清华的学生要注册,三本、大专的学生也要注册。我们的资本市场当然是要搞“优等生”、高质量的企业进入的注册制。但只让优质企业入市说起来容易,难点和焦点是怎样识别高质量的企业。因为任何企业特别是科技科创型企业的未来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要借鉴国际成熟的经验,关键是抓住落实中介机构的责任。证监会手中不是没有手段和武器,不用等着其他法律的修改赋权。证监会手中的证券许可和市场准入资格就是最强大无比的工具和武器,关键是如何用好、用起来。对于涉嫌欺诈上市或重大造假虚报业绩等的证券公司和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几百万、上千万的罚款并不会触及灵魂,需要采取吊销证券许可资格或者至少停业整顿一年、两年的雷霆手段。对于累犯的机构和个人更要从严、从重查处。对推荐上市变脸多的中介机构,也要停止相关业务,让其长期再学习,提高反省。这样“刺刀见红”地处罚几家,震慑的利剑长期高悬,证券市场的入口就自然守住了。

第二,证券市场的出口,也就是退市。退市的力度肯定要加强,但股市无论大进还是大出都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资本市场强制性退市的比例,从国际比较来看,现在已经开始逐步提高并趋向合理,但是像国外那样大量主动退市的几乎没有。强制退市是突然夭折,数量太多,地方政府会有阻力,投资者损失也会很大。但就像人老了的自然死亡,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一样,证券市场也要主要推动“自然死亡”。这就要在鼓励和支持优质企业的收购兼并的同时,痛下决心坚定堵住壳资源的重组借壳。特别是市场的入口紧了,壳资源的价格必然更会被投机炒作,这样就会按下葫芦浮起瓢,完全扭曲市场投资理念。垃圾股的反复重组炒作是饮鸩止渴,既是内幕交易的温床,又会吸引一批批二级市场参与者“飞蛾扑火”。企业做坏了,没有重组的可能,就像自然死亡一样,股票价格和占市场的比例就会不断降低减少,最后退市也就会影响和损失很小。

第三,二级市场上的再融资和减持。这一点就像战争时首先要搞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一样,关键是要搞清楚谁是二级市场的融资者,谁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以原始股进入市场的大股东和持有原始股的公司高管是到证券市场来融资的,上市前溢价进入的VC和PE投资公司也是承担了很大风险的长期投资者。因此不应同等对待而应采取差别的政策。建议考虑VC和PE股权投资公司满足一定年限可以允许在上市首日就可出售。这样既可以防止公司上市时价格炒作过高,套牢二级市场投资者,又可以加快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回流,促进科技创业创新。但是对于公司的大股东、实控人、持有原始股的公司高管及其关联人,就需要有严格的经济约束措施,让他们主要随同上市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分享红利。世界上的事情都是相互约束的,可以考虑在企业申请上市和再融资时考量其是否能对长期持股做出自愿承诺,这样才可以保持二级市场再融资、减持和分红回报的综合平衡和股市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

第四,上市公司本身的质量建设和全过程监管。证券市场要以投资者为本,但是当前的上市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很多是以融资者为本、融资者控制,投资者没有话语权,监管者也隔着一层皮。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70%和持股17%都一样完全控股,大股东和实控人自然有动力不断减持。这样市场上的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平均控股比例很低,往往实际上是占总股本比例低的小股东,与二级市场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严重分离。在这种公司治理结构下,以投资者为本是不可能落到实处的。建议配套7月1日新公司法实施,证监会重新修订独立董事提名和选举产生办法,让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和治理结构安排能够真正代表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样做既可以治标,也是真正治本之道。

全部讨论

02-21 22:24

此话倒也有理。

02-25 09:06

华生

当前注册制和审批制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