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航司股价今日普跌 三季度合计净亏损311.49亿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经济观察网 邓军/文10月31日,国内“四大航”股价普跌。

截至10月31日收盘,中国国航(601111.SH)跌5.38%,报9.67元;东方航空(600115.SH)跌2.44%,报4.80元;南方航空(600029.SH)跌3.0%,报6.46元;海航控股(6002211.SH)下跌2.58%,报1.45元。港股方面,中国国航(HK0753)跌5.86%,报5.46港元;东方航空(HK 00670)跌4.43%,报2.59港元;南方航空(HK01055)跌4.26%,报4.05港元。

消息面上,10月30日晚,国内四大航空公司陆续公报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四家航空公司营业收入共计716.28亿元,共计净亏损321.49亿元。

其中,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1.36亿元、164.96亿元、293.44亿元、76.52亿元,相较于二季度分别提升了约71.01亿元、98.07亿元、99.98亿元、29.47亿元。但国航、东航、海航相较2021年三季度营收分别下降16.57亿元、12.95亿元,南航提升24.25亿元。

净亏损方面,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分别亏损86.68亿元、93.8亿元、60.99亿元、80.02亿元,相较于二季度分别收窄约18.67亿元、15.96亿元、8.93亿元、12.36亿元。

尽管今年第三季度国内“四大航”延续了上半年亏损的势头,但10月份以来,消息面开始出现积极变化。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吴世杰在10月26日召开的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三季度民航业共完成国际航线旅客运输53.7万人次,较二季度增长73.3%,较去年同期增长36.3%。

另据航旅纵横数据,2022年10月上半月,国内航司的国际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量超1700架次,比去年同期航班量有所上涨,出入境客流量有显著增长。其中,国内航司的出入境旅客运输量超11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约80%。飞常准的数据也显示,10月以来,国际航线(含港澳台)日均执行客运航班量达143班次,创今年以来新高,环比9月日均执行航班量提升16.69%。

此外,10月底民航业即将迎来冬春航班换季,多家航空公司于近期发布了冬春航季航班计划,宣布恢复多条国际航线。

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徐青在民航局26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中国民航执行2022/23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国际航线航班方面,目前国内外航空公司每周安排客运航班840班,也就是420个往返航班,同比2021/22年冬春航季增长105.9%。

对于航空业的后续走势,多家券商机构表示看好。

东兴证券研报此前指出,航空业整体恢复盈利必须仰仗国际航线,经过本轮疫情,行业不管是需求端还是政策端都真正见底,后续的趋势转向乐观,值得市场更多关注。天风证券认为,航空行业处于需求复苏前夜,航空股存在历史性的左侧布局机遇。

光大证券认为,随着新冠疫苗、治疗技术的不断推进,航空客运需求必将逐步恢复,一线机场公司、航空公司价值重估是确定性事件,股价短期波动不改航空机场板块上涨趋势。

国泰君安最新的研究报告称,尽管行业短期经营仍将承压,但中期复苏确定,长期前景乐观。疫情未改中国航空需求结构与长期增长动能,且空域瓶颈长期存在,拥有高品质航网的航司长期盈利终将超预期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