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当前利润剖解:板材亏损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的受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紫宸 来自中钢协的统计显示,3月份中国钢铁生产库存环比双下降。3月份重点钢铁企业日产量环比下降,整体库存有所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3月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平均日产生铁、粗钢、钢材分别为182.4万吨、169.5万吨、176.6万吨,环比分别下降2.1%、3.1%和1.7%。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就此分析认为,根据目前的数据,钢材去库有所加快,但仍有压力。上周,全国钢材社会库存去化速度有所加快,建材和板材库存下降幅度均高于上周。

来自这家钢铁行业研究机构在4月10完成的调研显示,在其调查的全国百家中小型钢铁企业中,有53家钢厂94座高炉进行检修(含停产及焖炉设备,下同),比上周减少7座,其中新增检修0座,复产7座。检修高炉容积为67910立方米,按容积计算百家中小钢铁企业高炉开工率为81.55%,样本统计较上期升1.9%。

上述机构分析认为,随着北方供暖季的结束,再加上国内疫情基本稳定,政府从政策上对钢厂减产、限产力度明显减小,因此部分前期检修的钢企业开始复产,导致高炉开工率快速上升。从区域看,本周复产的高炉以河北、山西、东北为主,其中河北复产高炉最多。

从成本看,虽然春节过后钢材价格震荡下行,但对于钢铁生产企业来说,多数钢厂仍处于微利状态,因此大部分钢企并没有主动检修的计划。从目前情况看,短期内国内钢企高炉开工率将会保持高位。

不过,受益于国内需求的逐渐复苏和政策的加码,国内钢企的生存状况依然要好于海外钢企。目前,因疫情的影响,海外高炉出现了大面积的关停,仅安赛乐米塔尔一家企业即关停了位于多个国家的高炉。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8219.4亿元,同比下降11.4%;营业成本7659.3亿元,同比下降11.5%;实现利润总额128.9亿元,同比下降34.4%,降幅比去年全年收缩3.2个百分点。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265 亿元,同比下降 6.04%;实现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35.8%;销售利润率2.35%,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在4月13日向经济观察网表示,从官方数据来看,1-2月份钢铁行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从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测算的钢材品种毛利来看,测算的六大品种(线材、螺纹钢、热轧带钢、热轧卷板、冷轧卷板和中厚板)整体在1月份平均毛利为316元/吨,2月则降至110元/吨,3月略有回升至139元/吨,4月前两周则降至69元/吨。

“特别是板材品种已经明显亏损了。而大中型钢企板材品种比例高,因此3、4月份钢企亏损面明显好转的局面估计难以出现。”王国清说。

作为钢材的重要品种之一,板材按用途广泛应用于汽车、造船、电工、装备制造、桥梁、锅炉制造等领域。

兰格的数据显示,主要应用于建筑领域的螺纹钢,吨钢毛利润在前三个月以及4月前两周分别为:334元、148元、162元和166元。而主要应用于制造业的热轧卷板同期吨钢毛利润则分别为247元、-56元、-39元、-139元。

王国清分析认为,目前建筑钢材需求释放明显,建材成交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但板材需求仍显不足,海外疫情蔓延对制造业出口形成一定影响,同时板材也是我国钢材出口的重要方面,2019年板材出口占全部钢材出口量将近60%,因而当前板材受到影响更为明显, 国内市场呈现长强板弱的分化局面。

王国清认为,尽管目前板材需求有不足,但在逐渐好转中。可以看到,汽车产销3月份环比大福增长,挖掘机销量同比也转正,因此,预计二季度板材需求尽管可能低于去年同期,但下半年形势随着全球防控效果显现,会有明显转好。与之相较,建材需求在全国重点工程项目及新基建项目推动下,整体表现可能会好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