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2017年博雅干细胞失去控制,不再纳入合并报表,2018年初正式分手,虞建明的生物医药梦破碎。

2018年,公司再度计划以7.9亿收购宇航汽车,进军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但在资本市场一阵骚动后,这笔并购也无疾而终。

后来公司买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技术,转而从事月桂二酸(长链二元酸)的生产销售。

2023年1月,公司公告,鉴于公司全称已由“宁夏新日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宁夏中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使公司证券简称与全称相匹配,拟将证券简称由“新日恒力”变更为“宁科生物”。

公告表示,公司独家买断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法月桂二酸规模化生产技术,并设立子公司宁夏中科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5万吨/年月桂二酸项目,该项目已建成投产。今后将依托上述生产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深度合作,专注于长链二元酸的技术创新和下游产品的开发,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全产业链技术研发能力,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对于去年上半年度的业绩下滑,宁科生物曾表示,公司业绩下滑系中科新材产能未能充分释放导致毛利率减少。

可见,本次停产的中科新材其实早就出问题了。 在3月底 公司公告了子公司中科新材停产后,有记者走访了当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的宁科生物子公司现场大门紧闭,门禁闸机布满灰尘,显然已停产多时。 一路之隔的研究中心,也处于停工状态。

同时在现场了解到,公司陷入停产的原因在于产品质量一直不达标。一位现场工作人员称:“没有大批量交货,主要还是产品质量不太稳定。”

事实上,自宁科生物的长链二元酸投产后市场就传言不断,有媒体报道所谓“三代中科院技术”没有得到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验收。目前的技术源于一家有争议的公司山东瀚霖,这家公司剽窃了凯赛生物的生产线。更有质疑声音表示,宁科生物的长链二元酸制备有技术缺陷,无法产出合格产品。

这就能理解公司去年上半年长链二元酸的销售为啥这么低迷了。”

中科新材受增资款未实缴到位的影响,流动资金不足于2023年4月停产,公司就当前困难局面向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汇报,2023年7月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设立纾困帮扶计划,并与政府纾困帮扶平台签署了《纾困帮扶协议》,纾困规模不超过8,000万元,专项用于中科新材恢复生产,鉴于纾困帮扶资金规模有限,纾困期间中科新材仅维持小规模产能运行。报告期内,中科新材产能未能充分释放,实现营业收入5,839.45万元,毛利大幅减少,计提存货及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约1.7亿元,计提非关联方借款利息导致财务费用增加,实现净利润-4.19亿元。

一个个的,真精彩啊。

去年还是卖了2000多吨长链二元酸的。

全部讨论

最早凯赛的一批生产技术人员离职,去烟台莱阳建了翰林,还把凯赛的技术拆分后注册了专利,凯赛还在专利诉讼中输了 。背后都是故事!

05-07 13:54

长篇故事,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