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网:能否活在赶集和58之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从姚晨的“赶集啦~ 找XX找XX找XX……”(抱歉,后面那段实在记不住)到杨幂的“5~8~同~城~……”,相信大家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公交车上,总是或多或少地被这样的铺天盖地、掘地三尺广告轰炸过,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简直令人发指。但从另一方面折射出的,是这种网站传播的乏力和砸钱的无奈。

前几天微路演来了一个“行家网”,是一个C2B模式的本地服务交易平台,也就是一个找人服务的平台。用户用招标的方式寻找园艺师、训犬师、营养师等服务提供商。

网站和APP开发完成以后,首要问题可能就是如何吸引客户了。虽然在互联网时代,好的产品都带有媒体属性,但是这类网站实在是很难形成自传播。朋友圈和微博上都很少见到有用户自发传播赶集网和58同城的,除了58同城赴美上市那会确实火了一阵。那么行家网前期如何寻找客户?

可能只有一条路--砸钱。初期的时候网站获取用户成本高且用户很难沉淀下来。因此,项目的关键在于获得用户成本和单个用户产生价值之间要能够找到好的方式。也就是说要么能找到大量的廉价的用户流量,要么能够提高单个用户的变现效率。两者做到一点就有机会了。

近年来做非标产品的网站越来越多。为什么?因为好做的标准产品都已经被巨头做完了,很难有机会。对于非标产品来说,B2C的模式不好做,比较行得通的是行家网采用的C2B的模式,即用户自己提需求来选择提供商。而对于网站来说,为了降低用户的搜索和沟通成本,需要把非标准的产品充分地标准化,这也是这类网站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例如用户在行家网找训犬师时,需要填写狗的大小、年龄、品种、行为、需要训练的项目等。要把产品标准化,需要对行业有一定的理解。但这也是初创企业战胜巨无霸的途径之一,我的建议是行家网可以从赶集网或者58同城不做的或者用户体验极差的产品开始做起。当然,创业之初资源有限,深度广度不可兼得。因此选择突破点很重要。

另外,这一类网站用户迁移成本比较低,用户黏性不高,因此很难建立起壁垒。这也就是为什么这类网站即使在我们看来已经人尽皆知,却仍然需要不断地砸钱做广告吸引新用户。目前来看,已经上市融资成功的58同城更胜一筹,虽然广告质量貌似不如赶集网。行业壁垒低导致复制比较容易被复制,行家网就算起来了也可能很快会被抄袭,所以可能需要持续地创新或者持续地砸钱。本地服务类网站的壁垒就在于服务提供商。因此公司发展初期需要和商家搞好关系,以及联合商家推出一些新颖的玩法,来吸引和留住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