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2喜欢:5

药闻| 近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综述:从2020兴起持续到2021年的中国生物技术创新部门的崛起。

2020年将被生物技术界铭记,但不仅仅是对大流行病的反应。生物技术的融资额度大增,首次公开募股(IPO)、后续募股和私人投资都刷新了记录。尽管有些人低声警告说有泡沫,但其他人仍然说大流行病只是加速了生物技术进入 "新常态",在更广泛的投资者组合中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更突出的地位。

一群快速增长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正在开发差异化药物,不仅面向庞大且日益创新友好的国内市场,而且面向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FDA 官员越来越愿意接受在中国收集的药物数据。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抗癌药物,百济神州的Brukinsa(zanubrutinib,一种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口服小分子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于2019年底在美国获批;少数其他公司已获得 FDA 快速通道或突破指定或即将提交。

差异化药物的演变可能会给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带来速度和效率优势。“一些中国出生的生物技术公司比外国公司更有优势:国内研发基地带来了更具竞争力、价格更实惠的药物,”总部位于中山的 Akeso 首席财务官 Michael Xi 表示,该公司于 2020 年 4 月在香港首次亮相时筹集了 3.3 亿美元。预计今年将在中国提交 PD-1/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抗原 4(CTLA-4)靶向四聚体人 IgG1 双特异性 mAb cadonilimab(AK-104),并正在美国进行宫颈癌注册试验,其中该抗体获得了 FDA 的突破性认定。

中国的国内交易所正在迅速提供替代方案,并且越来越欢迎国内生物技术公司。根据 Dealogic 的数据,自 2018 年允许亏损公司上市的规则变更以来,香港证券交易所已筹集了全球生物技术 IPO 带来的 540 亿美元中的近四分之一,其中包括 2020 年生物技术 IPO 的超过 64 亿美元。香港生物科技指数的权重排名前十位的公司包括 Innovent、Akeso 和药明康德,2020 年上涨 50%,是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两倍。后续资金筹集的资金几乎与去年在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一样多;Innovent 的 6.1 亿美元让 2021 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未来十年内将医疗保健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百分比从目前的 5-6% 翻一番。(在美国,医疗保健支出占 GDP 的 18%。)中国也在大幅削减仿制药的价格,以鼓励该行业为更多创新药物提供资金。正在投资生物技术,作为投资公司的有限合伙人或通过提供廉价土地或无息贷款。它还要求创新公司的税收低于其他公司。现在中国的药物和临床试验审批速度要快得多,对满足未满足需求的产品进行快速通道和优先审查,并接受国外试验数据。

也有缺失的部分。中国仍然严重依赖西方市场的基础发现,部分原因是缺乏对基础研究的投资。本地企业家太少,投资者的税收减免太少,技术转让不发达。患者比比皆是,但没有足够的临床医生进行试验等。(连接放评论区)



全部讨论

2021-07-16 07:24

见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