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巨头“卖矿”,中信系新“航母”接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添加oppland123,进不良交流群【文末扫码报名】

来源丨不良资产行业观研综合

编辑丨Daisy

破产重整,涅槃重生

6月19日晚间,千亿元市值的矿业巨头洛阳钼业一纸公告宣布,将旗下超过10多年未开发的核心钼矿,以超2.5倍溢价转让。这也令洛阳钼业获取约15亿元的财务净收益

而接盘方则为新成立的中信系“航母”——中信国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国安实业)。在一年多前,该公司刚接手陷入债务危机的中信国安集团旗下优质资产,分别成为三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

溢价超257%

此次收购之所以引发关注,一是中信国安实业成立以来首次亮相于公开交易市场,二是接盘价格超高,三是标的新疆洛钼尚未开发,处于亏损状态,可谓风险与惊喜并存。

公告显示,洛阳钼业拟将所持有的子公司新疆洛钼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洛钼)股权的65.1%股权(对应实缴及认缴注册资本9.8亿元),作价29亿元转让予无关联第三方中信国安实业。

据悉,新疆洛钼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为15.05亿元。当前,洛阳钼业持有新疆洛钼65.1%的股权,为后者的控股股东。此外,河南豫矿鑫源矿业有限公司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分别持有新疆洛钼27.9%和7%的股权。

新疆洛钼旗下核心资产为位于新疆哈密市的东戈壁钼矿。该矿也是洛阳钼业旗下三大钼矿资源之一,其余两矿分别为河南三道庄钼钨矿和上房沟钼铁矿。

资料显示,东戈壁钼矿为新疆第一个特大型斑岩型钼矿,具有规模大(矿石储量达1.42亿吨)、品位高、埋藏浅、易露采的优势。但自2010年被洛阳钼业收购以来,由于前期环保及技术原因,该矿一直处于未开发状态。

洛阳钼业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东戈壁钼矿的钼品位为0.115%,资源量(按金属量计)为50.82万吨。

正是由于旗下钼矿尚未开发,新疆洛钼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1~4月,新疆洛钼均未产生营业收入,其净利润分别为-887.54万元、-198.71万元。截至2024年4月末,新疆洛钼的净资产为13.36亿元。

而经评估,新疆洛钼于评估基准日2024年4月30日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47.71亿元。与其净资产13.36亿元相比,新疆洛钼估值溢价幅度达到257.06%。

有何来头?

此次接盘的中信国安实业又有何来头?

资料显示,中信国安实业间接持有A股上市公司中信国安36.44%股权,为其控股股东。同时,中信国安实业还直接持有中信尼雅(原中葡股份)44.93%股份、白银有色30.39%股份,分别为上述两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据悉,中信国安实业成立于2023年2月,成立至今不到一年半时间。该公司背靠中信集团,中信集团直接持股31.67%。

而其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应对重整主体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国安集团)此前发生的债务危机。

彼时,中信集团共计投入120亿元重整投资款,采取“出售式重整”模式,通过设立全新的中信国安实业,吸纳原重整主体中信国安集团旗下的优质资产,从而实现资产剥离。

换言之,中信集团将中信国安集团的优质资产,注入到中信国安实业,以便让中信国安实业轻装上阵,而中信国安集团则留下来继续处置剩余不良资产,用处置资产的收入清偿债权人的债务。

重整之路

1.混改之后举债扩张

中信国安集团是一家30年历史的老牌国企,前身为国安宾馆。中信集团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北京国安实业发展总公司,后更名为中信国安集团。

2014年,中信国安集团启动混改,引入五家民营企业股东。混改之后,中信国安似乎有点“海航集团”的意思,大肆扩张。除了坐拥三家上市公司以外,还通过旗下国安通信、西藏满庭、国安化工等多个平台,间接投资了江苏有线、报阅传媒;间接持有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鸟巢)、银联商务、360诸多知名企业,以及山东东明农商行部分股份。除此之外,还认缴45亿元参与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

国内跨界落子,全球范围内在亚洲、美洲、非洲亦大举投资,包括美国NextVR公司、南非第一黄金公司、安哥拉社会住房、玻利维亚盐湖众多项目。

到2016年,其合并资产规模已经已经达到了1663亿元,相比混改时翻番。与此同时,集团全部负债也上涨到1312亿元。

2.负债1700亿,危机爆发

因为举债扩张,老中信国安终于在2019年发生债券实质性违约,当时其总债务规模高达逾1700亿,而账面现金仅85亿。

于是2022年初,交通银行菏泽分行申请对国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除了交通银行之外,债务人还包括北京银行、中关村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

3.重整之路:现金投资+资产注入+协同发展

也正是这个时候,中信集团向财政部报告了中信国安集团的情况。并成立高规格的工作组进驻国安集团,帮助其整合资产,筹集资金,解决当下的债务问题。

庞大的债务规模对于中信集团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同时破产重整这项业务中信集团此前也没太多涉及。不过这都没有影响国安集团的重整速度。一年之后,也就是2023年2月,中信国安旗下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中信国安有限公司、中信国安投资有限公司、中信国安城市发展控股有限公司、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国安第一城景区管理有限公司七家公司开始进行实质合并重整。

根据重整协议,中信国安保留资产和选择留债清偿的债务整体打包,出资设立新国安集团—中信国安实业,轻装上阵。而老的中信国安集团则留下来继续处置剩余不良资产,清偿债权人的债务。

通过股权受让、增资及以股抵债等方式持有中信国安实业股权,中信集团共计投入120亿。

2023年6月,中信国安实业正式揭牌成立。

2023年底,中信国安集团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北京市将其作为央国企重整的标案案例。

中信集团此举也被视为其进军不良资产战略的重要实践。

END

以下为自营平台广告

* 凡注明“来源:不良资产行业观研” 或标注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不良资产行业观研。

* 任何单位及个人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请注明来源不良资产行业观研。

* 文中未注明出处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编辑。

相关阅读

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消费金融机构更好地优化数据管理?

交通银行公布207家催收合作名单!

催收新罪名成立!

商务合作、资产推介、加入不良资产资源对接群、投稿、爆料、转载文章等

欢迎扫码添加微信:小研

添加时请注明公司及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