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科技的确定性唯一性20240407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5喜欢:10

第一、华为AI芯片算力的成功的确定性

第二、英伟达16万亿的市值。戴尔科技6585亿,超微电脑4032亿的市值

第三、华为AI算力的代工的高新发展软通动力两个的总市值的不到700亿。涨到1700亿预期也不会高。

2024年开年以来,大科技的这把火是越烧越旺。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也更加坚定了发展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决心。为了缩小中美之间的科技差距,我们必须加大投入,努力赶超。在众多高科技公司中,华为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深厚的技术底蕴,无疑站在了这一波科技浪潮的前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华为作为国内大科技方向的核心企业之一,其成功不仅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科技实力的整体提升。

在这样的环境下,A股里华为线的热度也跟着水涨船高。而在华为的众多合作伙伴中,软通动力无疑扮演着核心且具代表性的角色。

那么,软通动力究竟在华为线里承担了怎样的角色呢?

简而言之,软通动力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致力于向下游客户提供包括软件咨询、设计开发、测试和运维在内的全方位服务。企业往往会因自主开发软件所涉的诸多困难,而选择将此类任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商,而软通动力正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软通动力的服务领域广泛,主要涵盖通讯设备、金融科技、互联网服务和高科技与制造四大行业。其中,来自通讯设备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40%,凸显了其在该领域的深厚实力。

提及软通动力与华为的关系,可谓是深厚而稳固。

作为华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服务供应商,双方的合作已长达16年之久,华为更是软通动力的第一大客户。鸿蒙系统,作为华为的重要战略布局,分为面向终端消费者的鸿蒙OS和面向下游企业及终端消费者的开源鸿蒙两部分。

开源鸿蒙作为一个基础操作系统,为企业客户提供了进一步开发的平台。而软通动力在这一领域的作用不可忽视,其代码修改量在开源鸿蒙社区中位列第三,为社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更深入地推进开源鸿蒙系统的拓展,软通动力专门设立了子公司,并邀请华为参股5%,进一步巩固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除了鸿蒙系统外,软通动力与华为的合作还涵盖了服务器操作系统欧拉、数据库系统高斯,以及华为云和鲲鹏生态的搭建等多个领域。

这也使得来自华为的收入在软通动力的营收中占据重要地位,从2018年的43.33亿元稳步上升至2022年的79.83亿元,占比持续超过40%。

在整体业绩表现上,软通动力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18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从81.39亿元攀升至191亿元,稳居行业前列。尽管2021年净利润出现下滑,这主要是由于华为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所致,但公司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

然而,2023年前三季度,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企业在软件开发和智能化转型方面的意愿减弱,对软通动力的业绩产生了一定影响。公司实现营收128.3亿元,同比下降9.54%;归母净利润为3.52亿元,同比下滑47.6%。

尽管如此,随着华为鸿蒙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已突破7亿大关,并持续获得如高德地图、美团、网易游戏、微信、京东等大厂的认可,纷纷推出鸿蒙版本的APP,

软通动力作为华为的重要合作伙伴,有望在未来充分受益华为的崛起。

当然,也有人担忧软通动力对华为的依赖过重,一旦双方合作出现变故,可能会对公司产生较大影响。

从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的连续变动趋势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华为的影响力确实不容小觑。在2021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软通动力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呈现出下滑态势。

这背后的一大原因在于华为拥有强大的市场话语权,因此其转嫁成本的能力也相对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其合作公司的利润空间。

但即便如此,软通动力作为华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服务供应商,其未来的发展仍具有诸多看点。

首先,公司正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科技含量和重要性,以期望提升毛利率。例如,软通动力已经成功打造了首个具备跨指令集的操作系统SwanLinkOS,并持续推出基于该系统的软件发行版,主要面向商显、电力、工业和教育等行业。

此外,公司还自主研发了企业版服务器操作系统天鹤(iSSEOS),完成了对Intel、海光、鲲鹏、飞腾等主流Arm/X86架构的兼容适配,并推出了开源欧拉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

其次,软通动力也在积极拓展其硬件业务,通过收购同方计算,进一步丰富了其在服务器、PC整机等硬件领域的布局。

这一举措有望与原有的软件业务形成优势互补,全面布局华为软硬件一体(鸿蒙pc+华为算力),形成“鸿蒙+欧拉+高斯+昇腾+鲲鹏”的全产业链“软件+硬件”一体化布局 ,提高公司竞争力,如此一来,软通动力的市值必然会再次大涨!

另外,在客户拓展方面,软通动力也在持续努力。虽然来自华为的营收占比仍然较高,但这一比例正在逐步下降。除了华为,公司还拥有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字节跳动、滴滴、京东、新浪等在内的众多行业头部客户。值得一提的是,阿里还是公司的间接股东。

此外,公司与三大运营商、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等也建立了合作关系。经过多年的积累,软通动力已经与1000多家国内外各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为公司的业绩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的来说,作为国内领先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软通动力已经深度参与了华为多个操作系统的生态构建。随着华为的全球扩张,软通动力有望凭借其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充分受益于这一趋势。

此外,公司不仅在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提升自身科技实力,还积极拓展软硬件一体化业务,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和服务范围。同时,公司也持续积累了大客户资源,与众多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举措都为软通动力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考虑,软通动力在多个领域均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明确的成长路径,其未来的成长性相对确定,值得市场关注。

第四、

软通动力,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他却是一家隐形的软件巨头,要知道软通可有10万员工,它的客户包括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软通动力员工分布在这些企业的各个项目中,为它们提供软件开发、测试、运维、咨询等服务。它是中国最大的软件外包公司,也是隐形软件巨头。

软通深受IT人士和大学生的偏爱,很多学生一毕业就通过软通走上了工作岗位。

张林是一位2023年毕业的985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在校期间就表现出了非凡的编程能力,参加过多次国际竞赛,获得过不少奖项。

他的导师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是未来的软件界之星。他的同学们也都羡慕他,觉得他一定能进入BAT等顶级互联网公司,拿到高薪和股票,过上梦想中的生活。

然而,张林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好几个互联网公司的offer,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他毅然选择了软通鸿蒙项目,一个由软通动力为华为提供软硬件一体化支持的项目。

他的导师和同学们都很惊讶,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放弃那么好的机会,去做一个外包的工作。

他们纷纷劝说他,说外包的工作很辛苦,很无趣,很没有前途,很难有成就感,很难有归属感,很难有发展空间。

张林却很有想法地说,别看软通是外包,可是好学技术啊,大厂看起来很光鲜,可是真正的技术活都是外包干的。

他说,他对鸿蒙很感兴趣,他不想在互联网公司里做一些重复和无聊的工作,被各种KPI和OKR束缚,被各种内部竞争和政治斗争困扰,被各种996和007折磨。

在软通有个好处,反正没有年终奖,有项目就干,没项目爱干嘛干嘛去,这样张林可以钻研自己的东西,为早日摆脱打工而努力!

张林的话,听起来好有道理,也很有魄力。

他其实也知道,外包的工作并不那么美好,工作很不稳定,随时可能被客户取消或终止,没项目就没收入。

而且外包的工作很不受尊重,很容易被客户或内部员工看不起,很难得到认可或奖励。

但是,张林还是选择了软通鸿蒙,他觉得这是一个值得一试的机会,也是一个能够证明自己的舞台。

他相信,只要他努力工作,勇于创新,不断进步,他就能在鸿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自己的尊重,享受自己的成就。

所以软通也看到了这些年轻人的力量,决定给他们一个机会,这次收购同方,就是一次伟大的尝试,要用20亿来构建软通的核心技术产品,为年轻人打造一个改变世界的舞台!

软通动力虽然赚钱不多,但是稳定啊。

别看它做外包,但是业务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达23.6%。

软通动力不仅有稳定的现金流,还有强大的客户资源,它与华为的合作历史超过15年,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历史超过10年,与腾讯的合作历史超过8年。

软通动力是这些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它们的战略伙伴。

软通动力不满足于做软件外包,它还想做软硬一体化,打造核心技术,为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这不,它用20亿买下了同方电脑,打算兴建鸿蒙基地,为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支持。同方电脑是国内最大的PC制造商之一,拥有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与软通动力的合作将为鸿蒙生态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好电脑,软通造,未来的电脑,越来越依赖软件,软通有多年的解决方案经验,又接了很多大项目,以后发展更快了。

软通动力不甘于做外包,千千万万的软通人想要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这是一次战略性的投资,也是一场豪赌,成功的话,又能批量创造一批百万富翁,亿万富翁!

全部讨论

04-07 12:23

不妨碍它步入调整,等下个周期吧

05-02 21:24

软通给你多少钱

吹票哥。反向指标

04-07 11:44

看来华生科技还有空间

04-07 11:24

华为黑磷电池和黑磷芯片也是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