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大众公用(SH600635)$ 创投大佬眼中的科创板

  源星资本董事长、管理合伙人卓福民对上证报表示,科创板包含三个关键点:
  一是新的市场,二是新的制度,三是新的安排。新的市场放在第一位,本来A股三个板是存量市场,搞科创板就是增量,在增量的同时搞新的制度——注册制。而新的安排就是根据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特点可以尝试包括同股不同权、不盈利也可以上市、股票价格的发行机制可能市场化等等一系列新的举措。
  “2018年创投界在震荡中徘徊前进, 2019年我还是比较乐观认为春天的脚步声已经临近,2019年监管层一定会把科创板这项工作推出来从而引领创投行业新的高潮。”卓福民说。
  盛山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甘世雄对上证报表示,创投环境总体肯定越来越向好,股权投资和证券市场的投资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补充。我认为,科创板加上注册制如果明年做好了,就会对整个人心、信心、脱虚向实,大政策的引导大有裨益,对上海、长三角更是意义非凡。
  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有机会能登陆未来的科创板呢?
  卓福民认为,科创板的推出首先是要解决当前资本市场的短板,即对科技创新型企业服务不够的问题。因此,卓福民将自己心目中能上科创板的企业应具备的特质归纳为四个字:急、高、新、大。
  “急”是急需。中国在原创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需要大量的原创技术,所以要输血、要大力支持原创技术。
  “高”是指技术含量高,现在中国的模式创新很多但硬科技、原创技术少,因此要把这部分挖掘出来从而在整个资本市场起到引领风向标的作用。而且应该以硬科技为主,强调原创技术,不排除全球联合创新但是自主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新”是在整个新技术革命里比如生命科学,生命密码的解密等等方面有新的拐点出现时一定要抓住、支持它,让它起来。
  “大”是指影响力大,不一定体量大。
  卓福民特别强调,科创板千万不能搞成迷你版的创业板,不是支持小微企业的概念,科创板必须姓“科”,以科技作为引领的方向,从这个意义来说跟科技相关的所谓的门槛条件也应该往这个方面去设置。
  对卓福民的观点,盛山资本创始人甘世雄也非常认可。
  “我们国家最缺的还是在原创技术方面,所以首先从硬科技,从技术创新入手,这是国家应该重点支持的。”甘世雄表示,随着近年来的发展,中国涌现出了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已经有能力和意识去做自主创新,去遵守国际化、市场化、规范化的游戏规则,将来的科创板就是要传递这样的信息。“在这方面上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经过20年的发展,张江从生物医药、芯片技术乃至于人工智能等领域,我觉得都已经初步具备这样的积累了。全球视野、世界技术、中国落地,我们在张江是看得到的”。
  创投应该怎么布局?盛山资本甘世雄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能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主旋律,就像当初的移动互联网一样。当然还有5G及物联网也会带来一些革命性的机会,这既是社会发展大趋势,也是科创板要孵化主推的主流,都值得投资者重点布局。“我们盛山资本只聚焦在大健康和大智能,尤其是把大智能拿来给大健康赋能。在这个细分领域,我们拥有很强的专业优势。我们投研团队里几乎都是产业背景出身的技术男,技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