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大王”频繁减持,再套现超2亿,股价以狂跌回应……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11喜欢:2

撰文| Erin

编辑| 顿河

大牛股实控人控制的公司“清仓式”减持,股民不买账,一开盘就差点高位闪崩。

5月7日,被业界称为“膏药大王”的羚锐制药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河南羚锐集团的一致行动人信阳新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锐投资”)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0867500股,即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92%。减持期间为2024年5月13日至2024年8月12日。

若以5月8日收盘价25.09元/股计算,这笔减持将套现高达2.7亿元。

消息发布后,5月8日一开盘,羚锐制药就遭遇股民“用脚投票”,盘中跌幅一度超过8.5%。有股民直接因此表示“对羚锐制药高增长的持续性存疑。”

值得注意的是,新锐投资的持股比例就是1.92%,也就是说本次减持几乎是“清仓式”的。而在2023年11月,羚锐制药实际控制人的另一一致行动人新县鑫源贸易也实施了“清仓式”减持,750多万股在半年内全部清仓完毕,累计套现超过1亿元。此外,羚锐制药的高管也在今年3月突然减持,董事吴希振、监事李进拟合计减持不超18.61万股。

公司业绩高涨,股东减持套现其实并不稀奇,但如此频繁的减持也不免让股民对公司的成长性存疑。

羚锐制药作为国内骨科中药贴膏剂龙头企业,拥有上百种产品,消费产品遍布于骨科、皮肤科、儿科、营养补充剂等品类,处方药业务覆盖麻醉科、心脑血管科等治疗领域。羚锐制药的核心产品骨科领域的通络祛痛膏、降糖类产品参芪降糖胶囊都在《国家基药目录》,为其业绩稳定奠定基础。

从业绩角度来看,羚锐制药的其实每年的成绩单都称得上优秀。2023年实现营收33.11亿元,同比增长10.31%,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22.09%,扣非净利润5.34 亿元,同比增长30.61%。同步发布的Q1业绩也都保持两位数告诉增长。

高涨的业绩也被羚锐制药兑换成高分红比例,根据其《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公司预计分配现金红利约4.51亿元(含税),占归母净利润的79.41%,较2022年进一步提高。

但在一片向好下,其实暗藏隐忧。羚锐制药的销售费用在2023年高达15亿元,几乎占据营业收入一半,并且每年递增,10年间翻了8倍。相比之下,羚锐制药的研发费用却仅有1亿元,不足销售费用的十分之一,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3.23%。

事实上,销售费用下不来、研发费用上不去一直都是A股中药企业的“通病”,E药经理人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已披露2023年业绩的A股中药企业中,有超过60%的企业销售费用同比增长,但也有40%的企业研发投入同比下滑。

羚锐制药的研发投入水平却处于行业平均以下,销售费用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据悉,A股中药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例约为5%;销售费用占总营收比例约为37%。

此外,羚锐制药的财报还显示,2023年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91万元,同比下降44.91%,资产负债率为40.95%,同比上升1.21个百分点。

通常来讲,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说明企业资产中来源于债务的资金占比较大,而来源于所有者的资金较少,进一步表明财务风险相对较高,或许这也是此次股东坚持,羚锐股价狂跌,二级市场股民“逃离”的原因之一。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全部讨论

05-08 23:42

作家👍

这文章水平太高由于高手往往不咋爱讲话,你也少讲吧

05-09 07:33

要研发隔壁左江科技,药明康德。你懂什么叫中药吗?

05-09 17:39

点开K线一看今年人家好像是在狂涨吧,就5月8日跌的多了点,这个狂跌从何谈起?

05-09 17:04

高研发费用的中药股可以统一排除

博眼球的问题,文章没深度,思考没啥洞察力。国内多数自媒体的通病。

05-09 06:47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05-09 06:32

用事实说话,继续持有能不能赚钱,否则这篇文章一文不值。

05-08 23:55

估计收了钱,为赋新词强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