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百济、君实等青睐,欧洲为何会成创新药又一出海 “热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欧洲这一创新药出海目的地似乎愈发受到重视。

一直以来,美国因其强大的市场份额备受偏爱,往往成为国内大多数创新药企“出海”首选。不过,这一趋势在近段时间有所转变。

如10月底,有消息显示,百济神州PD-1替雷利珠单抗治疗鼻咽癌适应症将于2023年转战欧洲;不到一个月,君实生物PD-1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鼻咽癌适应症于11月15日直接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交上市许可申请。越来越多药企出海目光盯向了“欧洲”。

欧洲何以成为创新药企出海香饽饽?其实,在屡受美FDA打击后,PD-1转战欧洲并不难理解。

“这样的例子较多,总体来看,欧洲的药品审评审批还是相对FDA要宽松些,这也是不少药企青睐欧洲的一大原因。”一位长期关注医药领域的分析师告诉E药经理人,由于近年来FDA监管趋严,在进入美国市场遇阻后,不少企业开始考虑进入欧洲市场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欧洲市场整体商业潜力巨大。2021年全球创新药销售额数据显示,欧洲五国(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占有16%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

一位创新药企COO此前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也曾表示,可以将出海的目光放的更广阔。许多药企都将目光投向美国市场,但其实欧盟市场作为一个整体,也是全球创新药物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不仅市场非常成熟,规模也不亚于美国,且新药研发投入较高,是许多创新药I期临床实验的首选。

实际上,一直以来欧洲市场对新型生物技术的接受程度都相对较高,一组数据可以加以印证。德勤数据显示,自2015年至2020年,新兴生物技术公司推出的新产品在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平均每年占EMA批准药物总数的33%。

不过,进入“欧洲”市场也并非如此容易,同样面对不少问题。

“因为欧盟国家众多,存在各国市场准入及法规的不同,需要实时更新,最好能在当地成熟经验及团队的协助下共同完成推进。”上述分析师指出,或在进行临床试验时先专注于某一个具体国家或区域,按其规则行事,待产品上市后,再扩大适用人群,“如果产品想在欧洲上市的话,最好能提前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统一卫生技术评估”或将成为创新药物快速进入欧盟市场的助推器。

2022年1月11日,欧盟出台了新法规《欧洲卫生技术评估》,将用2022-2025为期三年的时间用来制定和部署具体的科学评审规则。该评估将通过来自欧盟12个国家的13个卫生技术评估机构共同组成的欧洲卫生技术评估网络(European Network for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EUnetHTA)进行联合临床评估。

上述分析师表示,由于欧洲地区较为零散,“联合临床评估”将会使评价标准更趋于“统一”,对于不少国内药企将是一件好事,但临床试验等要求或相应提高。

此外,在欧洲市场投资发展及市场准入策略方面,也有部分国内药企考虑在欧洲市场License-in/out策略,选择通过合作或授权的方式进入欧洲市场。如9月29日,先声药业与欧洲老牌药企Almirall公司共同宣布,就一款先声药业自研的临床前自身免疫疾病创新药SIM0278达成授权许可协议,Almirall公司获得该药在大中华以外地区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权益,先声药业将收取至多4.92亿美元总里程碑付款,其中包含1500万美元首付款。

登记邮箱信息

订阅E药经理人

信息服务

扫描二维码

精彩推荐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再鼎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