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光伏技术路线感觉

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60喜欢:30

——————————

昨天听在硅谷做投资的朋友聊天,从芯片极限说到材料革命的问题,再说到投资界的困惑:不知道哪种材料会赢?该投资哪种材料?老红说,这不和当前的中国光伏一样吗,P型走到了极限,N型哪种技术路线会赢?

当前的光伏技术路线之争,是产业诞生20年来从未有过的复杂。复杂到资本过去很快就会选择一种技术路线,现在只好长时间选择多种技术路线。复杂到过去只多做不多说的隆基,现在变得不停地说BC的优点,让人反而觉得隆基不够自信。

老红不懂技术,面对如此复杂,只有不停的阅读,读的多了,虽然没有结论,总会有一些不知对错的感觉。

此时有四个突出感觉:

Topcon是被资本最多选择的。

三年前读到的信息是,Topcon设备可以从PERC设备更新改造而来,于是,“老势力”企业会选择Topcon,“新势力”企业会选择HJT。后来发现Topcon是有独特竞争力的,“新势力”企业的一道,选择了Topcon,结果快速崛起。Topcon的独特竞争力,不但资本用最大规模的投入给予了证明,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也用实证结果给予了证明。上半年组件发电量数据显示:2023年,TOPCon、IBC分别较PERC高1.2%、0.75%,2022年,TOPCon、IBC分别较PERC高0.97%、0.39%。选择Topcon的企业则用不错的效益给予证明,代表企业的晶科能源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0.97亿元,同比增长61.25%;归母净利润63.54亿元,同比增长279.14%。与晶科过去总是销售额增长大大高于利润额增长相比判若两人,与选择BC的隆基业绩相比此消彼长。

读到HJT、IBC很多优点,但还没读到必胜的理由。

三年前老红读到的信息是,HJT的成本高于Topcon,IBC又高于HJT,但转换率和综合竞争力的顺序是反着的。后来发现,好像不是这回事儿。首先,从量产效率此时读不出谁将必胜的理由,Topcon最高是25.9%,HJT最高是25.6%,HPBC最高是25.3%;其次,从产能此时读不出谁将必胜的理由,2022年底TOPCon电池产能为100GW,2023年底将超过500GW。2022年底,HJT电池产能约为11GW,2023年底将达82GW。目前BC电池,爱旭股份有25GW 的ABC电池和组件产能,隆基绿能有30GW的HPBC电池产能;再次,从企业效益此时也读不出谁将必胜的理由,Topcon代表企业晶科的前三季,企业利润增长279.14%。HJT的代表企业中,老企业的爱康还在亏损,新企业的华晟今年9月才开始盈利。BC代表企业中,前三季利润,爱旭增长35.77%,隆基利润只增长了6.54%。

光伏产业的生态正在从简单变得的复杂。

过去的光伏技术进步,资本的选择是轻松的,无论是薄膜和晶硅之争,还是多晶和单晶之争,资本都会在两年内帮助产业结束争论,一切都很简单。现在变得复杂了,无论是简单的组件尺寸之争,还是复杂的颗粒硅和棒状硅之争,尤其是当前让人眼花缭乱的电池片多种技术路线之争,时间超过了三年,资本再多也一时决不出胜负。这让老红明白,产业生态正在变得复杂而丰富,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性价比的技术路线产品。

怎么看隆基选择BC电池,一定是个躲不开的问题。

隆基是光伏龙头企业,是老红必须努力读懂的企业,可这次真的被整不会了。因为过去三年隆基自己都没想明白,直到9月5日才刚刚想明白。而对隆基最终选择BC,有限的技术知识不能让老红明白,不理想的隆基三季报也不能让老红明白,于是,只能从隆基过去做事的逻辑和成功率,来推论隆基这次选择的合理性。老红想到了两件事情。

一件是大家都知道的隆基过去选择单晶。因为认定单晶代表明天,于是“赔几千万”也要选择单晶。这是选择做“正确而难做的事情”的逻辑。钟宝申说:“我觉得可能过去真正投入BC电池并深入研究的企业,应该说不算很多。因为大家过去可能还是考虑到BC电池的难度”;

另一件就是隆基当前选择“制氢设备”。目前看,光伏加工企业的长期发展路径,大都选择从光伏到储能再到其他,唯有隆基选择从光伏跳过储能直接到制氢。这是选择做“正确而更远的事情”的逻辑。李振国说:“我们还不能说服自己,无法证明自己在做储能上有能力比其他企业做得更好”。

在方向判断正确的背景下,做“难做的事情”、做“更远的事情”从而差异化,是隆基过去几年,在资本推动、同质化严重的光伏产业做事的逻辑。只是这样做事,风险大、成本高,必须有最好的未来判断能力,和最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不是所有企业能够做到的。隆基过去是这样做的,成功了,现在产业竞争环境要复杂的多,还能成功吗?

就在本文要写完的时候,读到了隆基这段话:“公司认为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由技术、服务和战略三个因素形成。在技术快速变化的过程中,能够形成领先的技术;在行业偏同质化的时候,公司如果能够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则客户愿意提供商业机会;在战略上需要更早地建立新的能力”,这好像是在映证老红对隆基做事逻辑的分析。

什么叫能源革命,不是简单的一种能源对一种能源替代,而是不知道哪种能源生态对哪种能源生态的替代。对于本次能源革命,大家现在都知道方向,却不知道最正确的路径。敢于探索和别人不一样的路径,就成为本次能源革命最需要的东西。无论隆基选择BC成功与否,这种敢于探索的精神是需要的。

以前的能源生态是简单的,是资源+资本,资源是有限的,资本是无限的。正在到来的能源生态是复杂的,是技术+资本,技术和资本都是无限的,在这一背景下,赌一种技术路线赢的思维也许是错误的。

参考资料:

《数据显示:N型组件发电量优势突出》

《异质结的历史性时刻!华晟新能源宣布,9月首度实现运营盈利!》

《38家TOPCon、HJT、BC主流厂商电池、组件转换效率排行榜!》

《看HJT厂商的业绩,才明白头部厂商偏爱TOPCon是有原因的…》

《对话钟宝申:科技巅峰,BC已来!》

《光伏新赌局》

红炜

2023.11.5.

相关文章

隆基三季报的不意外和意外

当前 Topcon玩的是规模,BC玩的是独特

隆基需要慢慢地读

隆基像个中年人 通威像个小伙子

大家对隆基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隆基像“胖东来”好还是不好?

隆基选择Topcon 只说明“一种光伏板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隆基猜得头疼

隆基亏在看上去缺少“狼性”

隆基Hi-Mo6产品发布会最想发布的是什么?

同是隆基业绩 产业人看到90亿,股票投资人看到6%

隆基“不推”什么是因为还没太想明白

隆基“不赌”

2021年 隆基都在忙什么?

协鑫、隆基 “两只老虎”

隆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凭什么宁德时代的股价是隆基股份的6倍?

隆基通威两个人的舞台

全部讨论

有个问题很需要红哥帮助市场澄清一下——BC与TOPCon不是对立的,因为他们不是同一个范畴的概念,并不相互排斥或者竞争。BC是广义的金属化互联技术之一,解决的是电子流动问题;TOPCon是钝化技术,解决的复合(损耗)问题。
与BC/FC(Back/Front Contact,单面接触)相对立并构成完整集合的是DSC(Double-Sided Contact,双面接触,截至目前的主流),不是TP。大家所说的TP电池实际是采用了TOPCon钝化技术的DSC电池(严格来讲,应该叫做TDSC)。BC结构的电池也同样可以叠加TOPCon钝化技术,成为TBC电池。而TOPCon电池,如果想要尽可能地接近理论极限,最终也必然BC化,成为TBC。
殊途同归,不同只在于先迈哪条腿。左腿——先TOPCon,优点是公共汽车很方便,缺点是谁都能上同质化,核心技术不在电池厂手里,先甜后苦;右腿——先BC,缺点是探索无人区,难度太大,优点是电池厂能最大程度地掌握核心技术,先苦后甜。
自开始探索光伏电池以来,BC一直都是选项之一,而且是梦中情人。但是,截至HPBC量产之前,BC都被技术和工艺难度所困扰,在$隆基绿能(SH601012)$ 之前,没有人能够以低成本量产BC电池。
有一种观点——HPBC≈PERC+BC,我觉得也不是不能这么说。但是,这岂不是更加证明了BC的巨大效益?HPBC,因为是BC,所以比PERC,在电池端高2个百分点,在组件端高1.5个百分点,在发电端归一化发电量也有一定优势。
事实已经证明,BC无疑是增效的利器。理论也指向,BC是晶硅电池的终极形态。至于现在是否要选择这条先苦后甜的路径,那就看各家觉得自己的身子骨能不能撑得住了。以活到下一集为最高追求的,你就去N-TOPCon卷;想要活到最后一集的,你就为BC时代而努力。

2023-11-11 23:12

根据TÜV今年9月的最新评估数据,PERC的组件效率中位数是20.96%,TOPCon和HJT分别为21.57%和21.58%,BC电池组件的测试数据最高,为22.25%。目前隆基HPBC电池的转换效率为25.5%,最高可达29.1%,折算成组件转化效率是23.3%,高于TÜV发布的中位数。

2023-11-11 17:33

老师,是P型走到了极限,还是PERC走到了极限?
差别很大噢
另外从设备上讲,TOPCON也因为能承接大量PERC时代的工艺技术,同HJT的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资本青睐。
隆基HPBC在设备上并不吃亏,却实现了BC结构电池正面的完整钝化。同样使用了polo工艺。
至于为什么是P型晶硅,李总的工艺窗口,需要更多大拿来科普

2023-11-11 09:15

隆基哪有30GW的HPBC。。。搞笑。。。李振国吹牛逼也信。。。公开只有6GW

2023-11-11 19:38

作为投资者,我的信息都来自网络,行业真实的情况也许与个人的理解相差甚远。行业的发展会遵循客观规律,那么哪些企业能做到尽最大可能接近客观规律,大概率可以取得竞争最后的成果。所谓格局、眼光大致说的是这个意思,有些事情拉长时间看才能看清

2023-11-14 00:06

什么叫能源革命,就是用更便宜、安全可控、便捷的能源。

2023-11-11 23:19

坐等隆粉来踢馆

2023-11-22 17:26

“在方向判断正确的背景下,做“难做的事情”、做“更远的事情”从而差异化,是隆基过去几年,在资本推动、同质化严重的光伏产业做事的逻辑。只是这样做事,风险大、成本高,必须有最好的未来判断能力,和最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不是所有企业能够做到的。隆基过去是这样做的,成功了,现在产业竞争环境要复杂的多,还能成功吗?”

2023-11-17 11:28

学习

2023-11-14 00:51

技术的统一性代表着资本的绝对支配性。理解这句话,就会明白隆基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