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种投资者变成了“秃鹫”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牧原的“平台”有多大?$牧原股份(SZ002714)$

在一个比较长的猪周期内,面对着上市以来首次出现的年度亏损的阴影,牧原今年到底该如何突围?如何继续保持行业领跑者的地位?这是一个广受业内外关注的话题。

4月10日的全球豫商大会上,秦英林以“创新”为题,作了一次主题发言。他特别强调,“我们视创新为基本功,而不是额外的加分项”“养猪很传统,技术很前沿,进入新时代,创新无极限”,并指出,创新支撑了牧原“全产业链发展”。

这话说起来有点笼统和抽象。不久前我和省内一家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谈起牧原的发展,用了这样几句话来描述它的创新,“它正在发力平台经济,并已成为一家平台企业”,“它在新质生产力建设上形成了突破,并正在行业内形成新质(型)生产关系”。

此话怎讲?还是先从牧原这两年的改变开始:养殖端扎根减成本,加工端扩枝要规模,产品端散叶要利润,这大概就是牧原体现出创新作用力的主要领域。

一头猪未来平均成本要降低600元,这已经说得够多了。现在要强调的是它为了降低这成本,而在育种、饲料、设备制造等各个环节所做的战略布局和具体做法。

以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饲料为例。

牧原与西湖大学合作,由河南牧元安粮合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元素驱动(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氨基酸,生产解决生猪产业卡脖子问题的小品种氨基酸,以此作为大豆的替代品,“旨在实现无豆养猪的创新目标,为生猪饲养高成本带来颠覆性的改变”。据介绍,这是牧原与西湖大学联合,将科研成果推进产业赛道的第一个高新技术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分三期完成。一期计划今年8月建成投产,年产合成生物产品3万吨”。

捐助与合作,这本身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牧原开始收获作为西湖大学创始股东的巨大科研红利。

近期,我接触了很多合成生物、未来食品的科研机构、投融资单位和生产企业,如江南大学、漯河医专、河南投资集团汇融基金、朴弘投资等,总体感觉,未来已来,植物基的氨基酸、人造肉、CO2合成淀粉、人造奶等食品、饲料以及聚乳酸制各种新材料,正层出不穷推向市场。牧原和西湖大学开发氨基酸做大豆替代品,正是这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如果成功,将会彻底改变中国养猪业的高成本现状,势如破竹之态不可阻挡。

当然,根据牧原的战略雄心,它在氨基酸饲料上形成突破,并不仅仅是为了自身应用,而是要向全行业开放,要促使全行业打破国际大豆垄断,彻底降成本。

去年参加牧原的活动,就充分感受到了牧原作为头部企业的开放性:从信息到技术,从管理到市场,它正谋求全行业的共生共荣共享。

比如它现场向扬翔、新希望等“竞争对手”的高管和工程师颁发百万元大奖,比如它公布自身在病死猪和成本管控等方面的敏感大数据,等等,都没有对行业设防,反而为整个行业赋予了协作发展的正导向。

一个企业,做到这种程度,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企业了,拥有、了一些为人称道的“新质生产关系”。

探究起来,如今,牧原在多个产业的细分节点,都可以独立运营,横向性变成一个产业,育种、装备制造、饲料,等等,哪一块都可以培育成一个大的产业板块,在产品开发应用上产生盈利,而不仅仅为自身的封闭的产业链条服务——要知道,多市场主体接入,多资源要素整合,多服务方式提供,以产业互联网的智能化、数字化链接“销供产服”“三二一产”的各个环节,实现政企研学的有机融合,这就是平台经济的典型特征。

截至目前,牧原产业平台已聚合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800多家,其中制造型企业数百家,这里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养猪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农牧装备制造中心。其中,他们与千红制药合作,用猪副产品生产肝素钠,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年产值已达50亿。

同时,牧原还在肉制品制造销售的中下游发力,现在已与双汇、三全、思念、锅圈食汇、益海嘉里、正大集团、路易达孚等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做预制菜和其他肉制品深加工项目,目的是打造出一个万亿级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不擅长的产业领域就搞对外合作,在携手发展中互惠互利,这也是平台经济的典型特征。

原来我们曾说它要弥补自身在消费互联网产业领域的不足,说的就是这个。企业只要开放就有创新,模式的、技术的、管理的、人才的、资本的,等等。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牧原正在正确的战略导向上和健康的全产业链延伸道路上往前发展。

还有一点,牧原的管理也在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就是它也开始进行集中管控下的分布式布局了:一个大集团下的多管理节点、多成本控制中心、多利润中心,多细分产业板块、多对外合作方式、多独立运营团队、多利益相关者生态营造,如此等等,数字化的应用,让传统大企业集团的管控模式,不可避免发生了改变。所以,数字化,真是好工具。

以上,都是牧原这些年展现出创新的地方。不一定概括得准确,但企业的基本价值面却在那里清晰地摆着。所以我的看法是,扎根实业,秉持创新,拥抱开放,切实解决中国人的吃肉问题,无论业界风云如何变幻,养猪“首富”的帽子,秦英林或许还可以再戴好多年,牧原的基本盘,不会出现大的撼动。

有一种投资者叫“秃鹫”

孙旭阳写了一篇《秃鹫买房,秃鹫卖房》的稿子,说现在出现了一种靠买卖房产取利的群体,“多从别人的不幸中获益”。他在文章中小心翼翼用了“秃鹫”一词,大概是想给某些主体和人以一些尊严。

其实在国外,收烂掉的不良资产的投资者,都被公开称为“秃鹫投资者” ,被称者,习惯成自然并坦然接受。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这个样子吗,你不烂掉我不找你。

几年前,我在郑州参加过几次公开课,主题就是秃鹫投资,不良资产包括闲置房产、荒废土地、负债企业等的投资购买、运营管理、倒买倒卖等等,说开来其实都是正大光明的事。

可问题是,经济下行,从事不良资产买卖的“秃鹫、鬣狗、胡狼”们都出现了,和各种会所、律所等构成一个个庞大的生态群体,乌压压俯冲向中国大地。而那些一直高歌猛进的雄鹰们、狮子们要么跑了要么躲起来了要么没了,经济的某些组成部分进入存量博弈的主流形态,这就让人觉得,黑铁时代真那么肃杀荒唐。

其实细想想,什么都过剩,不让秃鹫们上场让谁上?在不良资产的价值发现和倒卖买卖之外让这些人赚点钱,也属天经地义。四大资产管理是中国秃鹫们的王,他们领头,这世界不折腾折腾就不会安宁,各类资产和资产包的神主就不会“各安其位”。现在以旧换新,我相信秃鹫们的机会会更多。

至于老百姓的房子车子咋处理,秃鹫们会按市场规则走的,旭阳说的洪洞县里无好人,市场人一般是不会认这个道德意义上的账的。也许,活该有些人要在这个时代浪潮中倒霉?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秃鹫胡狼们啥时出现过食物中毒事件的?人,倒可以因食而亡,但变成了秃鹫,就没事了。

你看,现在秃鹫们真是越来越多,好生意也真是应运而生了啊。

来源顶端新闻

#汽车股再走强,赛力斯直线飙升# #黄金股再度活跃,莱绅通灵9连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