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市场行情复盘:价格反弹破坏降价放量模型
12 月上游价格刚开始跌的时候板块是跌的,板块是跌的。跌到一定位置之后,板块大涨,市场预期价格快速下跌推动需求快速启动。但是过年之前以及年后这两周,产业链价格又出现了快速的反弹。
硅料价格年前降到 150 元/kg,甚至传出 100 元/kg 的价格预期。年后硅料价格反弹力度较大,达到 230-240 元/kg。节后两周反弹对市场预期造成了一些破坏,所以春节后整体板块的表现非常平淡,主要原因是之前市场的股价中行业降价放量的预期包含比较满,节后价格反弹破坏了这一预期。二、光伏产业价格跟踪:上游价格反弹接近尾声,价格有望进入年度级别下行通道
近期我们观察到上游环节价格已经是强弩之末,行业成交量正在不断放大,而此前价格的下跌和反弹过程中,行业成交量都不大。目前这个位置上硅料供给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我们判断上游价格正式进入了年度级别的下行通道。这一轮上游价格反弹已接近尾声,自媒体所说的行业博弈并没有发生,行业下游开工、招标、交付的情况还是持续推进。

这个位置上我们认为对板块中下游的环节进行加大配置的比较好的时机。继承我们之前的观点,整个行业将从之前的资源为王转向订单为王,组件、逆变器很具备投资价值。

三、投资建议
组件环节弹性大的主要是买硅片的公司,如果客户结构还比较好(主要是海外客户多),那整体我们觉得确定性就会进一步增强,因此按照这个逻辑,首推横店东磁亿晶光电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
价值标的包括四大组件公司天龙晶晶,股价是明确的上升通道、隆基、晶科、晶澳(排名不分先后)
买硅片的中小型组件公司,前期受到上游压制最大,现在是一个修复的阶段,修复到位之后,要考量成长性。

逆变器中地面电站为主的阳光电源上升通道是非常明确的,德业、固德威、锦浪等公司我们认为随着二季度旺季趋势日益临近,这些方向都有很强的配置价值。

四、我们为什么会做出涨价反弹见顶的判断
这一轮价格反弹和过去不太一样,包括前期的价格快速下行,也和过去不太一样,包含很多人为因素。
12 月中下旬到 1 月,价格快速下跌主要是行业进行了一轮去库行为,光伏行业往年一季度都是淡季,同时今年过年也比较早,所以实业界预期进入到淡季的时间比以往更早,组件厂12 月进行了去库存的行为,减少了对市场流通量采买的需求。我们看到 12 月、1 月硅料供给都在月度 40GW 左右,组件单月生产量在 30-35GW,供给稍微过剩一点,但是并不是绝对过剩,去库行为使得价格松动,降价过程中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放大的波动。
这个时候买方不愿意去买,卖方也没有急于出货,除了硅料外,硅片跌幅比较大,电池也有不小的回撤,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电池保持了不错的盈利水平。
过完年之后价格开始快速反弹,主要的原因是两方面,一方面下游需求非常不错,头部组件企业和四季度出货量差距不大,中国需求在持续恢复,1.8 元/W 的价格已经被全球大多数项目接受,这个是价格反弹的基础。
第二个我们观察到上游硅料环节有不少公司出现了屯库挺价的行为,大概有一半的供给被屯成了库存,导致市场流通量比较小。同时下游需求不错,所以价格就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反弹。
硅料流通量小,也造成了硅片的反弹。去年 12 月 182 硅片也进行了一轮去库,库存基本都被清光,过完年之后出现硅片一片难求的局面,主要是因为上游硅料的紧缺,硅片产能利用率很低。

但近期我们观察到硅片企业开工率在上一周已经提升到 80%以上,硅料到硅片的生产周期 2周,我们判断硅片在未来 10 天左右供给就会放量。目前硅料企业开始开仓放料,之前有些企业报价还是在比较高的位置,但是近期成交价预期已经来到 230-240 元/kg。这个情况来看,我们认为 2-3 月硅料供给就会来到 11 万吨/月,并且随着后续硅料新玩家入场,市场格局会比现在更分散一些,供给也会更充足。我们预计硅料月度产能年底在 18 万吨,折合年化 900GW 组件产能,主要的产能释放在下半年。

因此,我们认为硅料的主要下行通道会出现在下半年,随着产能的释放,上游价格的上涨已经接近尾声。当下这个时间点,我们做出硅料价格进入长周期下行通道的判断。五、在这一轮行情当中,哪些环节受益比较明显?没有太多硅料的客户抄到硅料的底,但电池组件厂基本都抄到了硅片的底。
跌的时候一体化组件不敢买硅料,涨的时候硅料厂也不卖。这个维度来看,硅片厂、一体化组件厂没有抄底到太多的低价硅料。但是 1 月电池以及买硅片的组件厂基本都抄到了低价的硅片资源,对他们的业绩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支撑。
这一轮行情中,硅片厂大多数没有硅料的抄底(有没有个别情况不清楚),但是电池厂和电池&组件企业基本都抄到了低价的硅片资源。周转较快的企业在一季度弹性会大一点。
组件公司盈利释放会比较明显,弹性是比较充足的。大公司库存是滚动的,四季度高价原材料库存还没有滚完,但是这些大公司订单价格也比较高,所以整体来看是受益的。随着原材料进入仓库,2、3 季度单位盈利能力都是向上提升的趋势。
当下绝大部分组件、逆变器公司市场对出货量、单位盈利预期不高,现在绝大多数一体化组件公司业绩预测停留在 70e,只包含了四季度单瓦盈利线性外推的情况。硅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订单多的公司对产业链的议价能力都是比较强的,今年明年都会体现出来。目前全国备案核准容量在 300GW,今年 120GW,还有相当多的容量留给明年。
近期我们也外发了横店东磁的报告,上调了 2023 年的业绩,幅度达到 15%,这个也是一个偏中性的预测,并不算激进。这就是买硅片公司的典型代表。从市场行情来看,我们认为上游价格进入到下行通道,我们预计 10-15 天之后硅片供给就会比较充足,一季度各家公司的业绩表现都是比较不错的,买硅片的中小组件公司弹性比较大,如果客户结构比较好,海外客户为主的,今年弹性会比较大,整体来看我们对行业始终相当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