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不明真相的群众:还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去风入松书店,看到有一堆过期杂志在卖,随手拿过来翻一翻,一下感受到有一股子吸引我的,独特的味道。这才开始注意到这杂志的名称,就叫《三联生活周刊》。
我想这杂志既然这么让我喜欢,为什么不跟它有更具体深入一些的接触呢?于是按杂志上的联系电话打过去问能不能去实习,接电话的人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去到杂志社,安定门内净土胡同五号,一栋旧楼里的几间办公室,虽不豪华,但也蛮有腔调。见到主编朱伟先生,是个温文尔雅的人。让我困惑的是,贵为主编,应该收入不菲,为何他的西装袖子上打着两个补丁?朱主编指示一个成熟老练的记者指导我,是为王锋先生。于是我就在这个杂志实习,虽然没写啥稿,但是参加过几次选题会,其间有个叫刘怀昭的美女编辑,在主编讲话的时候,频作鬼脸,颇为可爱。
我的实习没啥成果,没写啥象样的稿子,实际的情况是,我为了以后找工作方便,去到更大牌的媒体实习了。但论工作的独特氛围,还真是净土胡同这几间破屋,给我印象最深。后来基本一直是这本杂志的忠实读者,也认识了这家杂志社更多的编辑、记者,其中不少现在还是很好的朋友。
后是,再后来,再后来,好象也不怎么看了,当然,并不是说不看这具体的杂志了,是所有报纸杂志都不怎么看了,连我自己工作的报纸,都不怎么看了。为啥?因为有了互联网。在互联网的包罗万象、即时互动比起来,任何一家媒体的腔调,可能吸引力都被降维打击了吧。
我想,世界变化很快,科技日新月异,没有什么东西是永存不朽的,但也有些东西,存在的时间之长,强度之高,也超出人的想像,比如一本杂志的味道。
这个,可能是每个在那家杂志工作过的人应该感到骄傲的。光顾抒情,忘了回答题主的问题了:
三联的定位,按我的理解,它的读者主要是讲究点小资情调的知识分子。
销量高峰期可能会有十几万份,当然不是那么确定。
文本套路与选材呢,其实他们杂志社内应该有很大的分歧,就是硬新闻派与软题材派。硬新闻派喜欢做事件性时事新闻题材,讲究扎实的采访与严谨的写作(无一事无出处)。软题材派不喜欢碰事件情的题材,喜欢用优雅的文本表达对社会生活的细腻感受。
这两个派没能有机统一,所以杂志的味道,也有些变来变去。
引用:
2023-02-03 22:12
@不明真相的群众 方丈,《三联生活周刊》它的定位、销量、文本套路、选材等等,您如何评价这本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