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系统之选股模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一直在考虑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也尝试过很多方案,却发现无法建立起自己满意的系统。

之所以不满意自己的系统,那就是自己的理想系统应该是不能错过一只大牛股,需要能选出所有的大牛股。结果可想而知,最后终于明白,根本不可能存在这样的系统。

既然不可能存在留住所有大牛股的系统,那么能否逆其道而行之,那就是自己的系统起码需要过滤掉99.9%的垃圾股。即使这个系统会错杀一些超级大牛股,那又如何!

投资的第一要义不就是安全吗?不就是保证本金不亏损吗?所以,自己的交易系统需要保证自己的本金安全,那么就需要淘汰所有的垃圾股,即使错杀一些大牛股,也要在所不惜!在选股方面,就应该宁可错杀100只大牛股,也不能放过1只垃圾股进入自己的系统。

所以我把自己的投资大范围划定在:

1. 分红总额必须大于融资总额。(例外:除首发上市融资外,没有进行再融资,而且在持续分红,因为上市年限不够,分红总额小于融资总额的股票)

2. PETTM必须小于20。

3. PB必须小于3。

也许大部分人对上面3条会嗤之以鼻,他们可以信手拈来举几个反面例子,某某股票PETTM就大于20,某某股票就从来不分红,他们照样几年涨多少倍。

我说过不可能存在完美过滤掉垃圾股的同时又保留所有的大牛股的完美系统,我接受系统存在缺陷,系统错过大牛股的缺陷是可以接受的,系统要是无法过滤掉大部分垃圾股才真的危险。

在投资生涯中,我相信大家先后都会大概经历以下几个步骤,下面就以我自己的例子回顾一下,

1. 刚开始入市,完全不懂股票是什么,买什么股票全靠百度,听朋友介绍的阶段。

2. 长时间在第一时间断迟早会经历市场的毒打,这个时候发现亏的有点肉疼,然后开始告诉自己,这么下去可不行,然后就去找书看,大部分人会看《蜡烛图技术》等有关的技术派书籍。

3. 第二阶段的时候有可能会赚点小钱,彷佛自己就是天选之子,发现了市场不为人知的技术指标,开始痴迷各种技术招式,沉迷其中,不出意外的话意外马上就到,一波熊市,瞬间教会技术派如何做人。

4. 发现技术路线走不通,就开始选自价值投资,开始买各种价值投资的书籍,看财报的书籍,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沉醉其中。研究各种财务指标,彷佛获得了投资的真谛,一家公司拿过来,能说的出个123456,也获得不错的收益。

5. 这个阶段也会看财报,但是不沉迷于财报,财报当然要看,但是不机械的去理解看待财务指标,看3张表,更多的是去看财报的文字部分而不是数字部分,去体会公司的情况,去体会整个行业,看的是未来,对市场做到了深入的洞察。

我认为自己处于第4阶段,离第五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里要指出的是,能够进入第四阶段已经战胜了市场上超过95%的人,因为绝大部分的人都会停留在第2,甚至第1阶段。

第5阶段需要一定的天分,不是人人都能够达到的,这类人大概就是真正的天子骄子。也许我永远也不可能进入到这一阶段。

第四阶段存在误区我想就是机械的理解财报,死板的套用财务指标,甚至搞出很复杂的高科技,函数,python。其实完全没有那个必要,永远记住,投资是门艺术而不是一门技术。

综上,由于自己还处于第4阶段,即要看财报,也不能机械的套用财务指标,我为自己建立了以下的选股系统,

系统从3个方面去判断一只股票,

首先,从当前的股息率和负债率进行评估,占比60%。

注:股息率(最保守的分红率,最保守的每股收益计算出最保守的股息率,而不是历史股息率)

其次,从将来的业绩预测(同花顺上有)和每股未分配利润进行评估,占比30%

最后,从历史的分红和派现融资进行评估,占比10%

全部讨论

03-29 11:11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