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15

编后记

张志雄:投资真的不简单

2007年12月的《Value》刊登了一篇有关塞思·卡拉曼的《安全边际》的读书札记,便有读者上门与我们谈生意,说该书没有再版,在e-Bay上的售价超过1,000美元,他想以1,000美元卖给我们。我当然拒绝了,这价格明显不符合安全边际嘛。但这也让我有所好奇,设法搞到这本书,看个究竟。看完这本书,觉得它对中国现今的投资者极有针对性,便想以内部报告的形式译成中文,让《Value》的读者独家分享。

《安全边际》字数不多,译成中文也就13万字,分三部分。我读第一部分《多数投资者会在哪里跌倒》时,眼前一亮,因为根据我近20年大量阅读投资书籍的经验,让读者感到投资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的书和人,凤毛麟角。中国股市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已经出现过两波投资(机)方法热潮,第一波是技术分析热,它告诉你只要掌握股市价格走势的基本要素和指标,熟记各种图形模式,再加以变化,便可战胜股市。这对投资人来说是极大的诱惑,因为世上没有比仅看图形就能赚钱更容易的事了。当然,这波潮流在2001年开始的大熊市中遭到彻底失败,因为残酷的行情几乎把所有的技术分析迷信者害惨了。

回顾往事,我们发现技术分析的成功者都是“老师”,他们只是靠教授技术分析知识和出书赚钱而已,不过,其中的佼佼者下场未必妙,像畅销书《短线是银》的作者唐能通就遭“受害人”举报,被证监会登报“请他来喝茶”,后者逃之夭夭。

第二波价值投资热则从2005年延续至今。在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价值投资就被比较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内地来,我和《上海证券报》的同事做过不少工作,但仅是潜流而已。这波热潮与前一波技术分析热看似截然相反,背后的思维方式却是相似的,那就是投资还是简单的,只要你信奉“价值投资”,一定能赚大钱。而且我注意到,在民间鼓吹“价值投资”最热烈最夸张的人不少是从技术分析的信奉者转变而来的(他们的解释是巴菲特最早也相信技术分析)。要形成群众性的热潮,首先要简单易懂,其次是可以自我循环论证,消除怀疑。

例如价值投资被人概括成“买入(好公司)持有”,多么简单啊。要找好公司还不容易嘛,任何一家商业媒体上都会介绍一些好公司,它们往往是行业的龙头或老二、老三 ,认同度极高。持有,更是简单,那就是安心睡大觉不卖啦。问题是 ,买入后股价暴跌怎么办 ?尤其是买入的股票价格被过分高估,一路下跌个50%乃至70%怎么办?这些,“价值投资者”照样有办法,他们高喊考验自己信念的时候到了,现在如果谁动摇了,把股票卖了,就是“甫志高”(叛徒)或是“伪价值投资者”。一旦股市大跌,他们就会聚在论坛或某些著名“价值投资者 ”的博客里,相互鼓励呐喊,倒也热闹。这种对资本急剧损失毫不在意 ,反而做出快乐状的姿态,让人想起宗教中有关魔鬼试练的说法。不过,他们比宗教信徒更为狂妄 ,在股价高涨时 ,有不少人就狂喊暴风雨来了也不怕 ,跌个50%也没问题。而宗教徒在祈祷时一定希望上帝“给予我们的试练不要多于我们所能承受的”。

见祖国大陆的“价值投资 ”如此热闹,台湾人也来混个脸熟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3月出了一本《超越巴菲特》 ,作者周皇仁和梁凯恩英姿勃勃 ,做背靠背状,颇有好莱坞警匪片的派头 ,手中就缺两把枪。封面上有两行字颇为醒目 ,一行是“我的人生目标是30年平均复利35%”,稍懂投资专业这一行的,都会吓一跳,因为当年巴菲特30年的平均复利不会超过 25%吧。“我”是作者之一的周皇仁,介绍是“台湾华波超巴投资公司董事长 ,上海同亿富利投资管理公司执行合伙人兼基金经理人,巴菲特投资研究团队执行合伙人。15年证券市场经验,近7年复利投资报酬率17.4%,近3年复利投资报酬率35.5%。研究沃伦·巴菲特价值投资法至今12年,超过60,000小时。”周先生在股市里做了15年,近7年年复利投资报酬率17.4%,近3年复利投资报酬率35.5%,这样的业绩我周围的不少朋友都超过了,可没有谁自夸要“超过巴菲特”啊,更不会以此命名公司啊。不好意思,笔者虽没细算过自己的投资业绩,但肯定要比周先生好,投资只是我的业余爱好,在我看来,只是自己运气较好而已。最新鲜的说法是他研究巴菲特“超过60,000小时 ”,巴菲特变成一门外语啦。另一行字是 :“这是股神沃伦·巴菲特高度关注并正在阅读的一本书”。好啊,受到价值投资大师的首肯了。 2007年,国内有一本“价值投资 ”书籍很畅销 ,有崇拜者献计献策 ,是不是翻译成英文,让巴菲特瞧瞧,礼尚往来。这回,巴菲特终于直接看中文书了。怎么回事 ?原来2006年6月底“与巴菲特午餐慈善义卖会”全球竞标,作者之一梁凯恩以100美元之差“饮恨”输给了段永平。“我们转而将出价竞标传真给沃伦 ·巴菲特的秘书 ,告知我们正在着手写这本书 ,后来得到的响应是:‘沃伦·巴菲特先生很关注 ,并且允诺一定会好好地阅读本书!’”呵呵,亲爱的聪明的读者 ,你们认为滥用别人的礼貌是件礼貌的事吗?当年我得知段永平以620,100美元的代价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就认为这不是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行为,可能是“别有用心”的宣传吧。我的议论马上遭到网友的攻击 ,而上述的手法再次仅供参考。梁凯恩花大价钱要与巴菲特吃饭干什么?看看他的介绍吧——“台湾亚洲超越极限公司总经理 ,著名行销大师 ,亚洲超级演说家 ,曾获得国际大师马修·史维、罗杰·道森、安东尼·罗宾等授予的14张国际讲师授证。著述《别说不可能》被译成多种语言 ,在两岸三地发行量超过100万册。”励志大师啊。

励志大师与价值投资有何关系 ?这个奥妙我有机会再聊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那些内地所谓著名价值投资者的博客 ,你会发现他们的内容大多是励志 ,吸引了一批批急着想发财致富的人。而《安全边际》的内容风格与《超越巴菲特》之流恰恰相反 ,孰是孰非请读者明察。在附录一的《做一个有思想的投资者》中有对《安全边际》的详尽导读。

附录二的《晚上睡得着比什么都重要》是塞思 ·卡拉曼2007年 10月20日在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的演讲。在过去的25年里,卡拉曼所管理的基金年复合回报率为 20%,客户当初的1美元如今已经超过 94美元。卡拉曼虽然没有超越巴菲特 ,却牢记了他最重要的法则——“不要亏钱”,在25年中有24年成功地做到这个法则。卡拉曼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他坦承从不为回报设定具体的目标 ,他首先关注的是风险 ,只有那时他才会判断 ,是否所承受的每一种特殊的风险会带来回报。具体到今天的中国人,面对高通胀,如果你为了战胜通胀而急于出手买房或买股票 ,这就是为投资回报设定具体的目标。若具体到各种基金与理财产品 ,在你的印象中 ,又有几家是不暗示自己可能达到某某回报目标的?而结果又有几家能持续地在业绩不大幅波动的情况下获得如卡拉曼那般优异的回报的?两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投资不简单》的读书笔记,而《安全边际》还是告诉大家,投资真的不简单。

$格力电器(SZ000651)$$东阿阿胶(SZ000423)$$长江电力(SH600900)$

全部讨论

2016-09-08 22:50

2016-09-08 21:48

张志雄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