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招商银行:银行股投资面临的最大“致命威胁”—坏账率飙升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6回复:172喜欢:42

ny:银行股投资面临的最大“致命威胁”

2018年10月26日

作为,曾经的“银粉”,曾经的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投资者,曾经的长达数年的小股东,虽然已经不再持有银行股,但是作为一个重感情、重历史、重未来的投资者,总是还少不了对银行业关注和思考。


过去10年,长期投资银行业的投资者们,都获得了还算不错的投资回报。

这,一方面,由于商业模式的问题,银行业相对市场上的大多数公司,日子还是要好得多。当然,这个市场上,90%,甚至95%的公司,都是没有投资价值的。

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处于上升期,银行业自然好做坏账可以被后来每年增长的信贷投放稀释覆盖。但未来,如何演变,很难说。

但总体来讲,银行业是“账面盈利大于真实盈利”的行业。这也是银行业的商业模式问题之所在。


说得再简单直白点就是:假如银行业的贷款增速下降,甚至零增长,负增长,银行业的坏账率,会怎样呢??

资产不扩张,银行就坏帐了,甚至资产扩张增速下降,就坏账大爆发了。这是银行业投资面临的问题根本之所在。

俗话讲,过日子是过未来。

放在投资上,就是:投资就是投未来。

如果对银行业:看长期,看未来,看真实盈利能力,即盈利能力盈利质量。

如果将来:经济增速GDP、货币发行量M2增速速率下降,信贷投放增速速率下降等,注意不是总额,是速率。速率下降后,将会导致银行业坏账率快速上升。

然后呢,也必然导致银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甚至某些年份亏损,导致净资产减少。

这就是,银行股投资面临的致命威胁:信贷增速、资产扩张增速下降,注意,不是总额下降,是速率下降,就会导致坏账率爆发,而影响银行业的盈利,甚至形成银行业的经营危机。


深入分析,下面这些因素可能会是传统银行业信贷增速、资产扩张增速下降的主要诱因:

1、经济下行的风险。

银行业作为百业之母,高度依赖宏观经济。这个,是不争的事实。况且中国经济经过过去40多年的高速粗放式发展,不仅面临增速下降,还面临环保因素、劳动力短缺、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有效贷款需求下降、过往累计问题爆发等多重不利局面。

2、国际局势的风险。

中美贸易战、中国大国崛起过程中的经济波动和战略角逐,都是很容易发生摩檫,甚至成为经济下行的风险因素。

3、坏账爆发的风险。

银行业是20倍杠杆经营的行业,如果坏账达到5%,基本上就是股本金亏掉。会计意义上就破产了

4、银行业全面对内对外开放的风险。

银行业有限度的全面对内外资放开经营,长期看是必然的。如民营资本、外资、外资银行进入银行业。这,必然会加剧银行业的竞争,抬升成本,挤压利润

当然,我也相信:本土银行会在竞争中,由于本土优势等,优于强于外资银行。

5、新兴互联网银行的竞争和搅局。

浙江网商银行,深圳微众银行,已经成立和运行。

看看余额宝的发展速度、规模,就知道这个的威力了

至于注册资本等等,应当根本不是问题。

在资本市场,只要有钱可赚,钱,资本,根本不是个问题

这个,缺的是政策,不是钱(资本)。


附注一:

希腊国家银行,2012年—2015年,股价:最高价677元,最低价0.16元,

附注二:

渣打银行,2012年至2015年,股价最高价260元,最低价66元。(在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触底的最低价是63元。)


@今日话题@不明真相的群众 

$工商银行(SH601398)$$建设银行(SH601939)$$农业银行(SH601288)$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18-12-20 11:39

专题:投资首先是定性,定性定不准,把账本翻烂,有用吗??

$招商银行(SH600036)$$民生银行(SH600016)$$工商银行(SH601398)$

2018-11-13 09:57

假如银行业的贷款增速下降,甚至零增长,负增长。这个根本不成立,为什么,央银年年在放水呢,年年放水,数字不就上去了吧,

2018-11-03 10:13

中国是什么国家,麻烦用脑子想想,美国是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这么发达还是那么依赖银行,银行还是盈利那么强,我国还是发展中中国家,更加离不开银行,未来的中国经济还是以银行为主导。

2018-10-31 17:41

图片评论

2018-10-30 14:07

附注一:
希腊国家银行,2012年—2015年,股价:最高价677元,最低价0.16元。
$中信银行(SH601998)$$光大银行(SH601818)$$华夏银行(SH600015)$

2020-08-17 09:10

张化桥:银行业是世界历史上管理最糟糕的。一直是。
终于有人写了书,说这句话。Absent Management in Banking: How Banks Fail and Cause Financial Crisis. 作者:Christian Dinesen.
我在中、外五家银行工作了近二十年,我一直觉得中、外银行的管理都不如胡传魁,更别说座山雕。我没见过好的。
此书的作者在银行工作多年,写了这本书。一个核心结论是:銀行的高管们太在意跟别的银行攀比,而又不注意宏观趋势。图。
说起宏观趋势,我和同行们都必须惭愧:中国的信贷膨胀早就严重过剩,可是我们还在大搞信贷,而且是次贷。高质量的客户早已被过度服务了。而过度服务(过度信贷)把本来优质的客户也变成了次贷客户。
——————是这样吗??


$招商银行(SH600036)$$农业银行(SH601288)$$中信银行(SH601998)$

2018-12-30 23:02

放美国银行的图上去,比渣打银行更有说服力。

2018-12-30 21:34

转发

2018-12-20 11:49

敢问一句:您这文章是节选别人的,还是原创的。为何渣打银行的截图只截到2015年呢?是为了取个最低的数值吗?抄送到谷子哥看看,@ice_招行谷子地

2018-12-02 20:29

麦肯锡公司的研究显示,金融行业占中国的经济利润,高达80%。

这,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