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28喜欢:5

闲聊,通过生意观察世界的变化。

按我肤浅和可能错误的理解,酱油还是个传统加工生意,大豆白砂糖包材占生产成本的大头,5-10倍规模之下采购议价很难不明显,规模带来的人均产值也会和别人拉开很大差距,还有对上下游的控制力和占款。

工艺技术方面,这玩意应该几百年下来很成熟稳定了,难说什么颠覆式创新革命生产力,因此怎么想都觉得强大的规模效应很难被颠覆,应该滚雪球越来越强大、稳步提高市占率才对。

那么为什么感觉最近一两年海天的市占率反而有所下降呢?半年报说:“外部销售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碎片化的需求,对公司过往积累的优势是一个挑战...

猜此处“过往积累的优势”应该指传统渠道优势,虽然有牢固毛细血管一样的经销网点利益集团,随着中国零售行业巨变,酱油也受到拼多多、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的冲击。购物需求变得碎片化、入口多元化。

“...因此公司需要应时而变,应势而变,应市而变,加快在产品、渠道、终端建设等全面变革,推动员工、销售人员、经销商一同转变思想,争夺市场机会,通过切实有效的变革,重新获得新优势,从而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力...”

这里说的“重新获得新优势”应该也是指学习跟上新渠道的竞争吧。

“...产品方面,随着市场渠道和竞争的加剧,虽然酱油、 蚝油等核心品类依然保持领先,但是明显感受到市场在细分,竞争在加剧,公司正在着力在品种, 口味、规格等细分赛道上发力。 ”

还是说的渠道碎片化,对产品端带来冲击影响,比如社区团购便宜的产品是不是实际规格小些?用户对质量和添加剂更容忍?海天未及时思考应对,老产品并没自动脱颖而出。

记得巴菲特讲沃尔玛costco的时候也曾点评过「渠道」与「品牌」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强大的渠道会弱化品牌,在某些品类尤其容易发生替代,我们知道沃尔玛们做大做强之后自营品牌都占到销售额不小的比重。

在中国相似的故事发生着,拼多多作为超级强势「零售」的崛起,用高性价比的白牌商品吃掉了多少品类「品牌」的蛋糕。在新渠道崛起伴随着消费习惯转移的浪潮下,旧品牌坐着吮吸大拇指就自动丢掉一些市场份额,海天已经算是非常强势的品牌了,拥有非常显著的规模优势,我觉得短时间内虽然丢一些市场份额,只要及时战略应对,大概率还是会重回增长正轨的,长期看社区团购的小白牌商家欠缺足够的底牌跟海天战斗。

全部讨论

酱油这玩意,大部分人不会为了便宜两块钱去买个没听过的品牌的,毕竟是天天往嘴巴里去的东西。参见芒格说箭牌口香糖,大意是说谁会为了5分钱便宜往嘴巴里塞一个不知道是啥的玩意儿。海天主要问题是太贵,等一个好价格。$海天味业(SH603288)$

很棒的思考。关于护城河的强大程度的思考,我觉得芒格的一个框架不错;多去构想一下后来者(新进入者或原落后者)会如何去challenge之前的领先者,这是他在心中反复推演后认为Costo护城河足够牢固的方法。 具体到当下的消费品来说,渠道端近二十年发生了非常大的结构变化,即互联网平台和自媒体的强大,这其实大大削弱了老品牌的护城河。因为其护城河部分来自于渠道端过往投入带来的品牌。新渠道带来两方面影响:1、让新的心智品牌得以更快更低成本地得以打造;2、传统渠道中无法满足的长尾需求则在这里可以满足。
当然不同细分消费品类原领先者抵御这种侵蚀的能力不同。就酱油来说,感觉护城河依次弱于高端白酒、牛奶。酱油当下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成长,后续大概率量到顶、价微涨、本平稳假设下,不知道这个估值如何匹配?竞争也没那么乐观,作为送到嘴里的东西,我大概不会为了省2毛钱在超市货架上随手选一瓶不知名品牌的酱油,但应该不会认为千禾厨邦不能选,且难以形成明显的心智区隔。

2023-10-20 11:49

品牌力不够强产品差异化不够大的消费品,大概率会被渠道侵蚀

2023-10-21 07:22

海天酱油在我们这里从来都是最后才选择的品牌,工业化痕迹太重。

2023-10-20 12:05

感谢分享,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