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热议养老金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以下内容来自【第一财经】 作者:齐琦 编辑:林洁琛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个人养老金融需求不断增长。

5月27日~28日,2024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杭州举办,在构建多元养老金融体系主题论坛上,业内共同探讨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如何创新与完善。

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在会上表示,积极有效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趋势,需要加快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其中,金融业要抓住养老金融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养老财富的积累和储备提供更加安全、稳定、可持续的保障。

“目前我国养老金体系高度依赖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较大。”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优化税收优惠、提升产品收益率、改善流动性以及完善监管体系,是推动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关键。

全球养老金资产下滑,可持续性挑战加剧

全球范围内,人口和经济结构都发生着巨变,养老金储备承压的同时,全球各国的养老金收入替代率普遍出现下滑趋势。

贝莱德集团中国区负责人范华在论坛上介绍,2022年末,全球22个主要经济体的实收养老金资产合计达到47.86万亿美元,较前一年大幅下滑16.7%。同时,由于投资收益率降低、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增加以及缴费人数不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养老收入替代率为55.3%,其中美国为73.2%,中国为68.3%,均较往年有所下降。且随着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预计到2060年,退休人口的平均退休金领取时长将是1960年的两倍,而人口抚养比将达到4倍。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给养老金体系带来一定的挑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9亿,占全国人口的21.1%。

魏晨阳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目前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不足,成为制约我国个人养老金发展的瓶颈。为推动个人养老金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丰富养老金融产品选择,加强创新,并提升民众认知与信任。

魏晨阳认为,养老储备焦虑的根源在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财富储备不足、养老金体系失衡,以及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匮乏等多重因素。同时,这也反映了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居民对养老生活的更高期待,并期待有多层次、多样化、高标准的养老服务。

对于国内养老金市场,魏晨阳建议,首先在政策和行业层面需共同推进养老金体系的改革。同时,个人层面,提升养老意识,提前做好养老规划,包括储蓄和资产配置。此外,养老金体系的优化也应协同发展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在解决支付能力的同时,要针对各年龄段的老人(如活力阶段、康养阶段和长期看护阶段)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形成可持续的养老产业。

养老金不仅靠“缴”,更要靠“投”

当前,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过程中出现“开户热、缴存冷、投资冷”的现象,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为6000万户。

对于第三支柱发展不及预期,范华表示,养老金积累不仅靠“缴”,更重要的是“投”。基于此,全球养老金管理人正积极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养老金保值、增值的压力。

具体在养老金投资策略方面,范华分析称,以目标日期策略为典型,该策略依据参保人的生命周期特点,综合考虑股票、债券、存款及另类投资等大类资产的风险与回报特性,为不同年龄段的参保人量身打造资产配置方案。经过长达30年的实践与发展,目标日期策略已成为大多数养老金计划的首选。其次,为增强抗通胀能力,管理者们加大了对非标另类投资的力度。数据显示,在全球养老金规模最大的七个国家中,另类资产在养老金投资组合中的占比已从2002年的9%显著增长至2022年的23%,其增幅位列各类资产之首。

“全球化股票投资也成为新的趋势。”范华进一步分析称,过去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主要国家的股票资产中,海外股市的投资比例已从之前的1/3上升至2/3。

对于夯实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体系,魏晨阳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首先,在政策层面,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吸引力是关键。通过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差异化的税收优惠,可以激励更多个人参与养老金的缴存;同时,需扩大养老金融产品种类,提供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另外,提高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投资回报,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以增强投资吸引力。

资本“长钱”和养老产业共荣共生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积累的养老金被称作‘长钱’,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也从资本市场的发展中获益,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期望,这种共荣共生的关系在中国得以复制,以实现养老金增值与资本市场发展的双赢。

“不过,当前中国养老金在资本市场的参与度不足,投资工具相对匮乏。”周延礼坦言,建议深入研究保险业参与资本市场的策略,提升投资能力,并强化风险管理。

周延礼称,养老保险资金应作为“耐心资本”,利用其长期性和规模性优势,通过投资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为资本市场带来稳定性和发展活力。

会上,董克用还提出了依托市场机制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的观点。他认为,应充分利用主板、中小板和新三板等市场优势,进行低成本、低风险且支持长期融资的直接融资活动。

董克用还提到了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的重要性,并提倡采用PPP(公私合作)模式,通过多渠道结合社会资本,将闲置资源有效转化为养老设施,从而推动养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他还认为,政府也应通过设立政策性产业基金等方式,主动引导和推动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此外,加强投资者教育也十分必要,”范华强调,养老不只是老年人的问题,提升公众对第三支柱养老金重要性的认识,并培养以投资准备养老的观念,增强对养老金融产品的购买意愿。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排版丨张志敏

审核丨魏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