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投资总结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沪深300指数回报: -11.38%

自己管理的组合在全年里回报:-4.33%

2023年经济受许多因素影响 (俄乌战争,巴以冲突加上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指数呈现震荡下跌。年末上证指数再次跌破3000点,市场的情绪低迷。这些宏观因素的影响,我始终认为是很难去预测到的,投资人如果单方面依赖于宏观经济的预测去做投资,我认为是非常难的。我认为买股票还是回归到最本质的问题,也就是投资人实际上是在真正的投资于这家公司,所以关注企业的基本面,找到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留好足够的安全边际,并且长期持有才是我认为最有效的投资。宏观的因素可能只是影响了企业的短期业绩,但是创造出长期超额收入的企业绝对是有核心竞争力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护城河。

2023年里,自己对组合管理有了更深的见解。在23年年初的时候,我从以前的仓位意识到变成一个满仓的思维。经过反复理解了段永平,唐朝以及多位价值投资人对资产的理解,我学会到了每一样的资产都有着自己的预期回报,所以就必须要考虑到组合里面的机会成本。例如目前10年期的国债的收益率是2.56% (截取于Choice), 而当前的沪深300的市盈率是10.96倍(预期收益率9.12%),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指数的预期收益率比投资国债的预期收益率高出三倍有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毫无疑问的去投资于沪深300。组合管理就是对资产的比较,选择最有性价比的资产,所以我认为管理组合的目标就是把整个组合的机会成本降到无限底,也就是很难更好的替代资产来去取代现有的资产,这才是真正组合管理的目标。我在组合管理里,也开始不会设置任何的回报目标包括止盈或者止损点,卖资产也不会基于自己是赚是亏,而是基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企业的基本面恶化。第二,企业的价格严重高于价值,持有类现金资产的收益还比投资企业高。第三,有更高的资产去替代,也就是不断降低机会成本。这些变化,可能是我2023年最大的思维转变。

说回到自己2023年投资的资产,2023年投资的公司跟2022年基本一样,每一家公司在组合的占比也差不多,以邮储银行腾讯为主要资产。打算在这里聊一下我的心头好邮储银行,主要是想简单分享出来,若干年后看回自己写的东西看一下是否被验证。先来说说银行这个行业,我认为银行这个行业拥有着最稳定的商业格局。从1990年到现在,全国性的银行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六大国有行为首加上股份制银行。可以在全国性发展业务的银行就只有十几家,所以我认为银行的竞争格局有点像寡头竞争,形成这种竞争格局无疑是政府的监管严格加上银行牌照发放的限制。所以在这种格局下的银行,也不用过于担心外来竞争者可以进入这个市场来去取代现有银行的地位。再说说银行自身的特性,我认为银行本质上的业务就是卖钱,卖的产品每一家银行都一样,所以在存贷端很难做到差异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哪一家银行可以做到在同一样的资本下,吸取到更多的存款再贷出去,哪一家银行就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而邮储银行,因为历史缘故(可自行查阅,还蛮有趣的),就偏偏有着超出于其他银行的吸储能力。邮储银行有着16.73的财务杠杆比,是所有全国性银行最高的一家银行,比第二的农业银行高出3倍。吸收的存款是占总负债的93.68%。并且邮储的近四年的生息资产收益率是在国有银行里面最高的。所以,我认为邮储银行有着先天的护城河。当然这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也就是吸收回来的储蓄,因为资本充足率的问题限制了贷款端,这也是邮储银行一直需要定增的原因。再来说说另一项银行主要收入,中收吧。中收一直是可以使银行产生差异化的业务,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可以说是所有零售银行的标杆。邮储银行目前被定义为零售银行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拥有着中国最多分行的邮储银行,使得发展零售业务更有优势。在2022年跟2021年的年报中,邮储的中收增速都高于零售标杆的招商银行。再说一下价格吧,我认为目前中国的银行业大部分都是被低估的。许多的银行的市值将近是公司的股东权益一半,我认为这是极为低估而不寻常的,当然我认为价格只是市场先生不断敲门报出来的价格,并不总是等于公司的价值。我愿意长期持有邮储银行,直到该有的价值显现。

展望2024年,我也不会试图预测今年经济会怎么样,专心研究企业的基本面,不断学习才是我最应该要做的事情。

*上述内容均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