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终总结2022年拟布局板块

发布于: Android转发:3回复:9喜欢:3

2021年收益75%左右吧,最后两个月卖了国电南瑞,买了几个小票,收益降下来了。

今年20%的股票贡献了80%的利润,南瑞拿的时间最长,零零碎碎的大概十个月吧,到十月底的上涨基本都吃到了,而且是重仓,贡献了大概50%的收益吧;第二支是金发科技,年初炒作疫情严重时买的,拿了个把月吧,基本上算是在最高点附近卖的,18进的,26~27元左右出的;第三支是英维克,拿了一个月吧,28~29进的,40清仓,40加仓,44清仓;其他看好的股票很多,但基本上都卖飞了。

几点总结:

1)一年时间其实挺长的,最重要的是心性的修炼,好的股票基本上回调时间不会很长,不要太贪心,拿住就好,回过头来看看南瑞是不是这样。

2)逻辑重要,但要跟上市场的步伐,不要太超前做布局,散户布局时间很短,主力和机构布局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上个热点走完前不要着急布局下一个热点,散户最大的优势就是灵活,设置好锚点,启动时买入就好。

3)热点的跨度周期还是比较长的,冷门的想要爆发都是有迹象的,且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启动的,自己的股票及板块没动静要果断切换。

2022年目标收益率50%吧,重点方向几个:1)电网设备:国电南瑞思源电气,这两个里面选一个吧;

2)环保及资源回收:浙富控股,叠加了抽蓄的概念;

3)机场,酒店,影娱:上海机场首旅酒店光线传媒

4)电网调节资源相关股票:上海电气龙源技术

5)证券股票:东吴证券

6)人口老龄化:荣泰健康

其实和十月份那个帖子差不多,还是这几只股票和板块。

顺便说下节后首先布局的股票,$龙源技术(SZ300105)$$上海电气(SH601727)$

节前国电电力基本涨停带动了一波电力股热点,今天也看了几篇相关的帖子,但是这个要认真分析思考:

1)当前的电力集团转型做新能源,并不能給其带来收益上的增加,大家都做这块,那就是内卷或零和博弈。上一周期水电大幅增长的逻辑在于,水电成本是低于火电的,火电的市场都是其潜在的增量市场,且出清价格是按照供电名单里面最高的报价来,所以之前水电的增长有其逻辑性。新能源这块你能取代谁,取代自家的火电?

2)当前煤电的价格下,火力发电的边际成本不到2毛钱,新能源的成本至少是2毛以上的,这些传统电力集团新增绿电对齐带来的是年度盈利的下降。当然,电力央企由于其属于民生方面的基本盘,首先要考虑的不是盈利。

3)全社会用电量:这个不会大幅增加,一年能有个5%的增量就不错了,指望这点增量来提高发电集团的估值是不会被市场认可的。电动汽车,数据中心和物联网的增量跟现在的全社会用电总量相比不是很大,五年内这块能有个10%就不错了。

4)调节性资源:这个是电力企业可能发生的增量收益,但占比比较小。受益最大的是电厂设备改造的小而美的公司。

国内为了完成双碳目标,现在是大跨步的在往前走,电力市场机制这块一直在蠢蠢欲动,但都只是蹭蹭,不进去。我们做生意或打工,首先都要考虑钱从哪里来,怎么能保证我干了活能收到钱,是怎样的结算方式,报酬值不值得我出卖我的劳动力或资产?这些都理清楚之后才会形成良好的商业闭环。现在电力市场的情况就是:

谁出钱还没定,你给老板打工让秘书自掏腰包去付工资,谁愿意?

报酬定的太低,大家没兴趣干这活;

这两个也是最重要的,相信这块很快就会来的。

最后说一下,电力央企新增绿能需要配套消纳能力,一个是配电化学储能,另一个更简单经济的是灵活性改造,后者的经济性和量级会大于前者,灵活性改造也保证了电力企业未来在新能源增量上是比没有电厂而只能配电化学储能的企业有优势的。

上面的逻辑没有问题的话,选定了股票就不要慌,越跌越补。欢迎大家来挑战逻辑!

全部讨论

2022-01-02 01:06

你牛逼,我国电南瑞拿的时间比你长多了,但受安全边际这个教条所害,一直不敢加仓,基本上就是最开始的建仓等回调到安全价位,结果就一直没机会加仓,我拿了500多天,才赚30万。。。拿了个寂寞

2022-01-05 12:37

龙源技术要改造吗

2022-01-02 04:08

火电板块华能国际发电成本在3毛2的3毛5之间。每度电发电成本为285克。换算成煤价成本。算的是华能60万的机组。

2022-01-02 00:59

认同电网逻辑,但是选了南网下的小标的博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