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癌症报告”看乳腺癌:守护乳房健康,是每个女人一生的功课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女性癌症类型,且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预防乳腺癌,是一位女性一生的功课。

乳腺钼靶和乳腺彩超检查,对各年龄段女性及高危人群来说,都是重要的乳腺癌筛查方法。

《2020世界癌症报告》在“预防乳腺癌”章节中提到: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群体中最常被确诊的癌症类型,此外还对全球目前乳腺癌的控制现状做了概述,通过对流行病学的研究分析,揭示了地区、人种、经济水平、筛查普及率等方面对乳腺癌发病率的影响,从而提出了乳腺癌高发的可能原因,并推荐了乳腺癌预防的关键性措施。

报告显示,2018年全世界约有210万新发乳腺癌病例和62.7万乳腺癌死亡病例,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反映了明显的国际差异[1]。根据下方“2018年女性每10万人年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估计值的全球分布图”和“2018年女性每10万人年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估计值的全球分布图”,不难发现——高收入国家的乳腺癌检出率高于中低收入国家;但大多数中低收入国家的乳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死亡率较高。

(图源:2020世界癌症报告)

那么,为何高收入国家的乳腺癌患者人数多,但生存率反而更高、治疗效果更好?面对乳腺癌这一“女性杀手”,是不是所有女性都要引起警惕?女性朋友们可以通过哪些检查手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来预防乳腺癌?

01 科学筛查,可以挽救更多乳腺癌患者的生命

根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在2017年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乳腺癌新增27.9万患者,共造成6.5万女性死亡。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约为当年全球的两倍多,与之对应的乳腺癌死亡率在我国未发现下降趋势。

相较于其他癌症,因乳腺是浅表器官,乳腺癌是生存率相对较高的癌种,通过精准的筛查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并积极治疗,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自上个世纪末先后制定并推行了女性乳腺癌群体筛查指南,提升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同时保证了较高的5年生存率。

可以说,导致高收入国家乳腺癌检出率高的一大原因,正是乳腺癌筛查的普及。

5年生存率,是评估肿瘤治疗成功的一种指标。如果是早期乳腺癌,五年生存率约为95%以上,而晚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约20%,生存时间也会比较短。

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于雷医生进一步解释,“除了规范的治疗方法外,乳腺癌的早诊早治是提升5年生存率的关键。目前国际上有规范化的乳腺癌筛查方法,希望有更多的女性朋友们意识到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护乳房健康。”

02 自己摸摸乳房有没有长硬块,也算筛查吗?

以临床专业角度来看,乳腺癌的常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医生临床触诊和影像学诊断,其中影像部分以钼靶和超声为主,这些检查手段都能起到有效检出早期乳腺癌的作用。不过,不同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可能不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过度检查同样没有必要。

针对中国女性群体的乳腺癌筛查项目选择,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肿瘤科陆琼医生补充说,“亚洲女性大多是乳房腺体多、脂肪少的致密型乳腺,乳腺钼靶在这种乳腺类型中对某些病变敏感度低,会降低病变的发现率;而应用钼靶+超声检查,则可以提高乳腺癌的筛查敏感度。所以,对于钼靶检查提示腺体为c型或d型的女性,推荐大家选择‘钼靶+超声’联合检查。”

《2020世界癌症报告》列出的部分癌种筛查表格中,对“乳房自检是否可以起到降低死亡率”给出了结论——将乳房的自我触摸作为筛查手段对乳腺癌的检出及疗效无帮助[2],换言之,平时的乳腺自检绝对无法替代必要的乳腺癌筛查。而且,没有受过专门医学训练的女性在自我检测时,会因为对身体构造的不了解,把摸到的正常腺体或肋骨误以为成肿块。不准确的检测结果带来的过度焦虑,对健康无益。

(图源:2020世界癌症报告)

03 所有女性都要做乳腺癌筛查吗?

当我们平时谈及体检和疾病筛查时,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平时身体状况不错的话就无需去做全身或专项身体检查。但《2020世界癌症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一点:乳腺癌的预防,是每一位女性一生都要关注的事情!

对于疾病,尤其重疾,人们都有着本能的恐惧。但,患不患乳腺癌不取决于去不去医院。去看医生可以排除疾病,解除心理压力,一旦确诊为乳腺癌,早期发现也能及时治疗,提高生存可能与生活质量。

04 我该如何判断,哪种检查适合自己?

《2020世界癌症报告》中提到了多项乳腺癌的高危风险因素,包括生殖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基因因素等[2]。

结合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官方乳腺癌预防指南及《2020世界癌症报告》,我们建议普通人群中:25岁到39岁的女性朋友们每1-3年进行一次乳腺彩超检查;40岁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临床乳腺检查或钼靶筛查。而针对25岁以上的乳腺癌高危人群,我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乳腺癌钼靶筛查

那么,乳腺癌高危人群有哪些特征呢?

在各项高危风险中,有许多女性对“乳腺癌遗传倾向者”的自我判断不明确,以为亲戚中只要有乳腺癌患者,就算是乳腺癌遗传倾向者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瑞金医院舟山分院肿瘤科执行主任、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肿瘤科医生黎皓医生为我们解答,“这样理解不完全正确!如果亲戚70多岁才罹患乳腺癌,那就不一定是乳腺癌遗传倾向者了。大家可以根据以下这几个特征,初步判断自己是否为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一,在带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

二,有1个及以上具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为发病年龄≤50岁的乳腺癌患者;

三,有1个及以上的近亲为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四,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具有血缘关系的近亲患有乳腺癌和(或)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

其他还有一些判断标准,建议有更多疑问的朋友进行专业性评估,排除或确认自己是否为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科普小结

乳腺癌发病率的逐年升高,正在威胁全球女性的生命健康,应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与重视。《2020世界癌症报告》中除了强调乳腺癌筛查对早期发现的关键性作用以外,也呼吁大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据《英国癌症杂志》2018年发表的一个研究认为,有23%的乳腺癌,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来避免[4]。

所以,建议大家多运动,适当减脂不但可以塑身也能提高体内免疫系统的调节能力;不吸烟、少喝酒;避免接触和服用有雌激素活性的物质;定期科学进行乳腺癌筛查,预防乳腺癌,守护健康。

专家指导小组

参考文献

[1]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Siegel RL, Torre LA, Jemal A (2018),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68(6):394-424.

[2]WILD C P, WEIDERPASS E, STEWART B W. World Cancer Report [M]. 2020.

[3]网页链接

[4] Brown, K.F., et al., The fraction of cancer attributable to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in England, Wales, Scotl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United Kingdom in 2015. Br J Cancer, 2018. 118(8): p. 1130-1141.

美中嘉和原创文章 转载需授权

阅读原文

$泰和诚医疗(C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