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作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8
对于医疗行业可信度有5个级别
1,有过大量的治疗经验(但是有可能把重复了几百年的错误当做经验,本草纲目中的那些就是)
2,大量的治疗前后对比(但是治疗前后的评价是主观的,没法度量)
3,大量的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可以更可观反映效果,但是还有安慰剂效应和变量控制问题)
4,大量的随机对照实验(FDA就是这级别,但是实验永远有局限性,因为用样本代替整体总会有偏差。一个群体的实验结果有可能对另外一个整体不成立,个体也有差别)
5,在4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个人的不同,用大数据分析综合各种因素定制个人精准治疗方案。(目前的基因精准治疗就是这个方向,个人定制的基因药物也是)


作为病人肯定优先选择可信度最高分方案,当最高分方案缺失或者无效时再去冒更大风险尝试次等级的方案。

事实上几乎所有正常人都是这么做的,即使中医粉们也是先去看现代医学,也就是4这个级别的医疗(5目前在发展,而且很贵)。大多疾病在这一级别已经解决,解决不了的才会去退而求其次。

比如愿意参与新药实验,去找有名的老中医,去找偏方。


很多人用可信度更差的方法治好了可信度更高没治好的病,就相信那些可信度差的方法。这是非常可笑的,因为大量的还是治不好,只是你运气好罢了。

而中医粉们还怪大家生病了不第一时间找中医所以中医没机会发展。这就是没有逻辑。如果中医真的那么有效,大家自然会用脚投票,毕竟身体都是自己的。

中医粉们应该怪中医自己没有努力提高可信度。